浅析《正名》的辞格

时间:2022-06-14 10:26:50

摘 要: 荀子《正名》一文修辞手法丰富多采,多用比喻、对偶、对比、排比、层递、顶真、设问等辞格,本文试作分析。

关键词: 《正名》 辞格 分析

荀子《正名》一文修辞手法丰富多采,多用比喻、对偶、对比、排比、层递、顶真、设问等辞格,有深入浅出的功效。

一、比喻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明喻是分明用另外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的譬喻。

1.以正道而辨奸,犹引绳以持曲直,是故邪说不能乱,百家无所窜。

这里的“以正道而辨奸”是本体,“犹”是比喻词,“引绳以持曲直”是喻体,是明喻。这是说分辨奸佞须以“道”为准绳,如同用绳墨打出的直线一样分清曲直,形象而具体。

2.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说恶用矣哉!

这里把“民之化道”比成“接受神灵”一样快,也是明喻。

3.从道而出,犹以一易两也,奚丧!背道而内自择,犹以两易一也,奚得!

这里是两个比喻的连用,“从道而出”和“背道而内自择”是本体,“以一易两”和“以两易一”是喻体,“犹”是比喻词。

二、对偶

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成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辞。

1.故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上以明贵贱”和“下以辨同异”构成对偶。

2.辞让之节得矣,长少之理顺矣,忌讳不称,袄辞不出。

这是对偶的连用。

3.故王者之制名,命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率民而一焉。

“命定而实辨”和“道行而志通”构成对偶。

4.辨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辨则尽故。

这也是对偶的连用。

三、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1.权不正,则祸托与欲,而人以为福;福托于恶,而人以为祸,此亦人所以惑于祸福也。

这是运用对比,使“福”与“祸”的界线更加鲜明,突出人们对于祸福的迷惑。

2.如此者,虽封侯称君,其与夫盗无异,乘轩戴,其与无足无以异。

这是运用对比,说明这些封侯称君的人如同盗者。

3.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势列之位而可以养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为天下多,其私乐少矣。夫是之谓重己役物。

这是运用“为天下多”和“私乐少”进行对比,说明“重己役物”的道理。

四、排比

用三个(或更多)内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体相等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来阐明道理、反映事物、表达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这就叫做排比。

1.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

这是词组的排比,举例说明当代君王是如何确定名称的,刑法的名称依循于商代,官名依循于周代,文名依循于《礼》。

2.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

这是运用五个短语构成排比,阐明君子如何用道引导人们。

3.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冶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便辟者之辞;故能处道而不贰,吐而不夺,利而不流,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

这是排比辞格的连用,说明士君子的论辩。

4.志轻理而不外重物者,无之有也;外重物者而不内忧者,无之有也;行离理而不外危者,无之有也;外危而不内恐者,无之有也。

这是四个单句组成的排比,说明“轻理和离理”就会内心忧恐。

5.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

这是用四项排比阐明内心忧恐的具体表现。

6.故欲养其欲而纵其情,欲养其性而危其形,欲养其乐而攻其心,欲养其名而乱其行。

这是运用四个单句构成排比,说明想要“欲、性、乐、名”,但是结果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7.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这是三个词组的排比,说明君子应该谨慎地对待无稽之言、不见之行和不闻之谋。

五、层递

层递是按语言排成从浅到深、从低到深、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层层递进的顺序的一种辞格。其成立必须有:(一)要说的有两个以上的事物;(二)这些事物有轻重大小等比例;(三)比例有一定的程序。

1.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这里运用层递,阐明性、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

这是运用层递,阐明实、命、期、喻、说五者之间的关系。

3.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

这是运用层递说明“道、心、说和辞”之间的关系。

六、顶真

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

1.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这是用“性、情、虑”构成顶真。

2.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前两句是用“知”构成顶真,后两句是用“能”构成顶真。

3.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

这是用“悫、易使”构成顶真,说明“民悫则公”的因果联系。

七、设问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的,名叫设问。这种设问共分两类:(一)为提醒下文而问的,我们称为提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为激发本意而问的,我们称为激问,这种设问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

(一)提问

然则何缘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约其名以相期也。

这里运用“缘天官”来回答“何缘以同异”,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激问

岂为夫南者之不可尽也,离南行而走也哉?今人所欲,无多;所恶,无寡。岂为夫所欲之不可尽也,离得欲之道而取所恶也哉?

这是连用两个激问。

八、引用

文中夹插先前的成语或故事的部分,名叫引用辞。引用故事或成语,约有两个方式:第一,说出它是何处成语故事的,是明引法;第二,并不说明,单将成语故事编入自己文中的,是暗用法。

(一)明引法

1.《诗》曰:“JJnn,如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此之谓也。(引自《诗经・大雅・卷阿》)

2.《诗》曰:“长夜漫兮,永思骞兮。大古之不慢兮,礼仪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引诗已失传)

3.《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t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此之谓也。(引自《诗经・小雅・何人斯》)

(二)暗引法

1.“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

“见侮不辱”是宋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和《荀子・正论》。“圣人不爱己”是哪个学派的观点已不详,可能是墨家学派的观点,见《墨子・小取》。

2.“山缘平”,“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以用实以乱名者也。

“山缘平”是名家惠施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寡”是宋的观点,见《庄子・天下》篇。

3.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

第一句是荀子对道家消极倒退思想的批判。《老子》第二章中提出:“民无知、无欲、无为。”第三十七章中又提出:“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二句是荀子对孟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和宋“固寡”思想的批判。

《正名》中运用上述修辞格的特点是: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有时单独使用一种修辞格,有时又是修辞格的连用、套用。如:“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这是排比和对偶的连用,前三个分句是运用主谓结构构成排比,第四、五分句构成对偶。

参考文献:

[1]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章学诚.章学诚学术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研究 下一篇:漫谈细节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