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德治国与思想道德建设

时间:2022-06-14 10:26:47

浅谈以德治国与思想道德建设

【摘 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管理国家的两条方略。对以德治国的实施,我们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继承和发扬优良道德传统,注意把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环节,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顺利推进以德治国的实施。

【关键词】法治;德治;思想道德建设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手段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相辅相承,相互促进,二者均不可偏废。在社会实践中,很多问题,通过“法治”不能解决或不能很完善地解决,这就需要政治家、理论家、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努力,为以德治国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但随着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重物质利益,轻道德追求;重现实眼前利益,轻理想和长远利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本文就德治与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作些探讨。

所谓道德,它是社会形态之一,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国家有什么样的“德”,拿什么样的“德”去治理国家。

以德治国在中国传统的治国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悠久文明历史的组成部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贫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些显示了古代的“德治”思想。在西方的政治哲学中也有丰富的“德治”思想,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中不仅有着丰富的伦理学内涵,而且以德治理论为中心。古代“德治”在思想内涵上,就是以民为本。去私任公,爱利民众是古代德治基本的判断标准。因此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基础。

以德治国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国,借助于道德的力量来维护我们的社会,来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那么我认为以德治国首先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来要求和教育我们的干部,同时要以社会主义道德来教育人民、教育和培养我们的青年,加强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根据以德治国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为他人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样的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在共同理想的前提下,允许多种道德规范并存,既体现新时期道德的先进性,也保证了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譬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以及先公后私;有奉献才有索取,同时也要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提倡尊重人,关心人,扶危济贫;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思想道德建设的阶段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要实现“德治”,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就不能教条式、僵化地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必须针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时代要求,各种民族文化历史背景和习俗,不同的道德水平,实施道德教育。对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提出不同的内容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有利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理论研究,夯实其理论基础,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清新形势,把握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当前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给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利弊,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吸收西方现代化社会的文明成果和道德规范,大胆学习和借鉴,丰富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努力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去不断完善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机制、评判标准与思想道德环境建设相结合。人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又对社会历史产生巨大影响,譬如培养 “四有”公民,这就是一个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评价标准;同志对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的 “五个加强”也是我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标准;在考核领导干部“德”、“能”、“勤”、“绩”把“德”放在首位,评价一个公民也把道德品质放在首位,这些道德规范能起到激励和约束每一个群众的作用。

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从党的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加强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人们的精神面貌就好,党内外的风气就好;凡是削弱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们的精神面貌就不好,党内外就歪风盛行。邓小平同志曾在六・波后告诫全党: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特别是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归根到底就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恩格斯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要采用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树立榜样,典型示范,帮助后进,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注重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身教重于言教等原则,促进大众道德的转化,提升道德境界,规范道德行为。但应该注意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取代思想道德建设,因为思想道德建设又有其特殊性。不能强求于大众必须怎么做,只能在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怎么做?不这么做的坏处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把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有效结合,有利于德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冯俊文.“以德治国”就是以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道德去治国[J].高校理论战线,2001(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作者简介:李薇薇(1982- ),女,汉,重庆人,本科,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初探当前企业经济管理问题与策略 下一篇:国内城市少数民族移民宗教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