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14 08:53:11

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就应用推广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稳步推进和优化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关键词:粮食收购 财务管理 一卡通

一、推广运用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所谓粮食收购“一卡通”就是采用RFID技术,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非接触式卡片,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卡号作为身份标识,实现粮食出入库业务“一站式”全流程操作服务。粮食收购“一卡通”以粮库的业务需求为出发点,针对粮食出入库业务中存在的业务繁重、工作枯燥、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人手短缺、数据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易出错和员工营私舞弊现象等管理中的难点,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采用数据库技术、RFID等手段,建立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解决粮食出入库的业务需求,实现了粮食收购流程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不再需要手工单据的填制与传递,加快了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处理速度,彻底把售粮、收粮作业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了多环节、多层次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够自动、实时、真实、准确地采集上传数据、汇总、结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还具备了粮食收购管理人员监督、追溯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了“收人情粮”“开人情价”和克斤扣两、压级压价等现象。

二、推广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2014年夏季开始,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陆续在我县粮食企业的粮食收购中应用推广,这是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规范粮食收购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在应用推广“一卡通”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受传统粮食收购方式的影响,粮食收储库点、粮食经纪人和农户已习惯于传统的粮食收购模式。少数收储库点负责人存在着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等,个别的受经济利益的影响,有抵触情绪,在宣传、培训、实操时不重视、不支持,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粮食经纪人和农户一时对“一卡通”业务流程和益处难以接受到位,从而影响了“一卡通”业务在粮食收购中的推广使用效果。

(二)硬软件配置不足。在硬件上,由于受低价中标的影响,配置低、网速慢,时常发生死机、蓝屏、重启、病毒、无法开机、内存异常、键盘不灵等问题。在软件上,由于全省没有统一标准的“一卡通”系统软件,区域内没有统一规范的网络服务,我县使用的软件客观上还存在着程序设计合理性、执行政策合规性、软件运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软件的开发不成熟,所输出的计价结果还不完全符合国家粮食“以质认价”办法的规定,凭证、报表格式及输出结果还没有达到中储粮直属库的结报要求,许多方面有待不断升级完善。

(三)业务上还不熟练。收储库点员工人少、年龄老化,专业人才匮乏,对新业务接受能力偏弱,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现场业务操作效率有待提高。一是对“一卡通”业务服务意识认识不够,操作服务环境有待改善。二是人员培训的效果不好,实操要点未能完全掌握。三是自身业务能力跟不上,部分人员平时操作量少、熟练度不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延长了业务办理时间。四是准备工作不充分,未能提前建好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等客户档案准备工作。

(四)制度上急需完善。尽管“一卡通”业务是按流程操作,按人设岗,相互制约。但收储库点人少,一人多岗常见。这对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还有距离。岗位操作流程步骤还没有细则,预案准备还不足。

(五)维护服务跟不上。由于粮食收储库点多、面广,粮食经纪人、农户对国家政策性售粮涌跃,当收购旺季、晴好天气,收购入库进度要快。全县23个收储库点,都在高频率使用“一卡通”系统,难免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如没有已定预案,软件公司或电脑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必然影响粮食收购入库秩序和进度。

三、推进和优化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积极宣传,稳步推进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工作。如何推广使用好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关键是要解决好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必须从统一思想认识入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好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一卡通”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县粮食局、县农发行、中储粮直属库及收储库点要充分认识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积极引导企业使用“一卡通”业务方式,通过对粮食收储库点、粮食经纪人和售粮农户对使用“一卡通”业务的宣传引导,使其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谋求便捷、促规范的收购路径,增加对“一卡通”业务的了解,通过对前后两种收购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使其认识到“一卡通”业务 “快捷、安全、便民”的好处,使更多的人掌握“一卡通”业务的使用知识和技能,“一卡通”业务才能逐步为更多单位和个人接受。收储库点负责人在思想上要重视,摆正位置,带头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推广工作跟进到位。

(二)高度重视、优化环境,满足粮食收购“一卡通”软硬件条件。“一卡通”作为智能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复杂而讲究的系统应用工程,其硬件和软件都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否则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首先,要有制作“一卡通”的卡,这种卡必须是多分区,与分区密码校验,具有多用性、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智能卡,这是“一卡通”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根据粮食行业的特殊性,制定、设计和开发统一标准的粮食收购“一卡通”软件系统,便于执行好粮食收购政策、软件完善升级和维护管理;便于粮食系统上下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数据传送汇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再次,县级粮食局和购销公司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硬软件环境。最后,要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的内部安全控制体系,如建立防火墙、保持防病毒软件的及时更新,利用ID号及密码验证来阻止非法人员侵入系统等,以确保传输数据的绝对安全,防止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和人为破坏,尽量减少由于内部人员的道德风险、系统运行风险、病毒或黑客攻击所造成的损失。

(三)积极引导、密切配合,确保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工作取得实效。县粮食局、中储粮直属库和农发行要牵头组织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经营者、软件公司和维护团队召开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使用工作联席会议,积极引导粮食企业负责人、粮食经纪人、种粮大户的推广工作,研究解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粮食收储库点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操性,主要对“一卡通”系统数据录入、复核、出错处置、交互上报的全电脑化操作流程,由专业人员讲解业务从设置、信息读取、检验、过磅、除皮、结算付款等所有步骤,现场面对面耐心细致地讲解、操作、答疑、考核,努力提高收储库点一线人员软件操作运用与管理的能力。县粮食局要强化督查、驻点服务,帮助协调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各购销企业要明确委派会计人员为收储库点专业辅导员,各收储库点要指定专业操作人员,做到分工协作,流程清晰,确保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向广大农户宣传“一卡通”业务流程和益处,争取理解和支持。

(四)建立制度、完善机制,确保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工作落实到位。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要依据信息化的特点,结合粮食行业的特殊性,制订岗位责任管理、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正确划分每个工作人员的权限,通过培训来提高业务人员对“一卡通”业务的共识,对数据的安全性、正确性保持足够的警惕、定时备份。县粮食局、县农发行、中储粮直属库通过联席会议工作协调一致,制定好实施预案,加强对“一卡通”业务推广工作检查监督,按照“规范工作流程、规范安全管理、规范便民措施”的要求,真正做到宣传到位、检查到位、考核到位、责任到位、处理到位、服务到位。收储库点要积极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认真执行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的岗位操作规程、细则和制度,宣传引导粮食经纪人和售粮农户现场售粮流程,为“一卡通”业务推广创造良好环境。

(五)强化服务,及时跟进,确保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正常运行。任何计算机系统都存在着由于操作失误,软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导致系统资料丢失甚至瘫痪的风险。由于粮食收购的现场人员集中、业务量大、温度较高、操作环境不好,这对计算机硬软维护尤为重要,通过专业人员的远程协助和现场技术指导、处置服务来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收储库点业务人员应加强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维护软件正常运行、熟练应用网络,能排除可能出现的一般故障,确保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正常运行。

总之,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是未来粮食收购的大趋势,也是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规范粮食收购行为的重要举措。尽管目前还处于应用推广阶段,随着粮食收购环境的改善,只要各方精诚合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强化监督管理,做好宣传引导,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创新完善,粮食收购“一卡通”业务推广工作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江苏连云港浦东国家粮食储备库.连云港浦东粮库夏粮收购流程实现一卡通[EB/OL].江苏粮网,2015-06-18.

上一篇:小企业内部控制与《小企业会计准则》协同实施... 下一篇: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