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万富翁“全景图”

时间:2022-06-14 03:43:15

作为全球富豪密集地区之一的香港,几年来“百万富翁”人数一直持续增长。不过,由于去年投资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导致香港“百万富翁”人数和资产均受冲击。

根据花旗银行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香港的“百万富翁”人数为52.7万,较2010年减少3.1万;平均拥有的净资产,由去年的980万元下跌至930万元。

退休人士、家庭主妇占富翁四成

据这份调查报告披露,去年的“百万富翁”人数,也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二次超过50万人,仅次于2010年水平,“绝对数目仍相当高”,相当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百万富翁”。

在年龄层分布上,50~59岁的“百万富翁”人数最多,占比为31%;其次则为40~49岁,占比为29%;39岁及以下者亦有21%;60岁及以上者为18%。这些富豪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约11万人小于40岁。已婚者和未婚者的比例,分别为79%和15%。

在家庭消费方面,“百万富翁”在子女的教育上花费高昂,平均每月花费1.42万港元,其中有4100港元用于课外活动。

在职业分布上,退休人士占比为21%,家庭主妇为18%。花旗环球个人银行服务副总经理林钰华表示,这两类 “无需工作”人士共占比近四成。虽然比例最高,但不代表他们一直以来均“无需工作”,之所以能跻身“百万富翁”行列,亦是由于此前工作期间的赚钱、投资积累,以及掌握家中财政大权所致。

至于管理及行政人员、专业人士和自有生意经营者,占比分别为18%、13%和10%。这些在职“百万富翁”的每月平均收入约为4万元。

若只想认识“百万富翁”,则可选择到湾仔走一走,因湾仔地区每四位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位是“百万富翁”,为香港“百万富翁”密度最高的地方。

以地区划分,港岛区每六人中有一个“百万富翁”,九龙区则每10人中有1个,新界及离岛每13人中才有1个“百万富翁”。

林钰华解释,近年因政府加强旧区重建等城市规划,加上地产商近年亦有在九龙区发展豪宅,令居住在九龙城及观塘区“百万富翁”人数升幅最大。西九龙富翁人数六年间由3.4万增至9.9万人;九龙城区富翁则由1.4万人增加至4.6万人;观塘更由3000人急增至3.5万人。

有钱人投资楼市意愿降温

房地产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之一,占全港GDP的比重20%以上,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从“百万富翁”在物业投资方面的数据变化,也能看出香港经济的一个侧面。

2011年,港府为缓解过热的楼市,出台一系列政策令楼市降温。该年香港楼市总成交81939套私人楼宇,自2008年起总成交套数连续三年上涨后,出现大幅度下滑,较2010年成交套数下跌33.78% ;楼市成交总金额4373.2亿元,同比下跌20.11%。此外,2011年香港二手住宅成交71435套,成交总量也大幅度下滑,同比下跌35.79%。

花旗报告称,尽管81%的富人拥有至少一项物业,在平均值为930万元的净资产中,不动产的平均占比达到72%,较2010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但对于2012年的香港楼市前景,调查结果显示,看淡楼市的“百万富翁”比率,由19%激增至71%。各种迹象显示,富豪们的买楼意愿较低。香港主流媒体的观点有“抄底本港楼市的时机未到”、“本港楼市下跌预期已经形成”,以及对“小阳春”的后劲存疑等。有多家机构预测,本港楼价今年内将至少跌10%。

有财经专栏作家认为,楼价继续大涨的空间并不大。因为目前港府的新居屋政策已然改变,未来兴建的居屋不再与市价挂钩,而改与住户家庭收入相匹配。香港楼市正在被重新分割成豪宅和中低价两个物业市场。前者价格主要由外来(包括内地)投资资金决定,跌幅应该不会太大;后者的需求则因与新居屋重叠,主要是香港本地居民住屋需要,每年5000个新单位供应,已足以对冲甚至压抑中低价住宅楼价的上行可能。更进一步看,尽管目前交投活跃,香港楼价恐怕难改中期下行的趋势。

也因为如此,今年的香港楼市,估计大部分的富人还是会持谨慎态度。

股市波动直接影响富翁人数

股市向来是香港人表情的“晴雨表”,这里有太多人的财富跟股市紧紧相连,尤其是那些“百万富翁”们。股市可以造就年轻富翁,同样也会成为财富的“屠夫”。

受到欧债危机等不利消息影响,去年环球股市出现一轮较大的调整浪,港股更成为重灾区,恒指全年跌幅高达25%,拖累不少持有股票的市民身家大缩水。

林钰华提出,去年香港富翁人数的减少,主要由于去年的投资市场波动导致。有数据显示,受股市影响,香港排位前40大富豪有24位的身家下跌,富豪的总资产缩水7.4%,财富总值有1,510亿美元。排首位的李嘉诚身家缩水8.3%为220亿美元;李兆基财富跌13%,以170亿美元晋身第二名;郭氏兄弟财富蒸发23%,排名跌至第三位,身家为154亿美元。

大富豪身家下跌,“百万富翁”的荷包也缩水。不过,相比股市和物业,目前有超过一半的香港富翁更看好人民币存款、外汇及基金等投资产品,由前年的六成增至七成,而外汇及基金的投资比例,亦分别由前年的59%及45%,增至去年的66%及55%。

据悉,2011年有73%的富人投资或拥有人民币资产,成为房产及股票之后第三大资产配置渠道。谈及今年的投资策略,40%的“百万富翁”表示,会以人民币投资产品作为首选,股票投资则为次选。

近几年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产品仍是香港富户热衷投资的对象。截至2012年3月底,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机构数已超过150家,发放人民币贷款280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占香港全部银行存款的10%左右,人民币已成为除港币和美元之外的第三大货币。

当然,在香港发展金融服务业的同时,如何惠及民生,提高市民收入,港府还应该做得更多。有专家称,一直以来,金融服务业占了香港经济最主要的份额,产业结构单一留下不少后遗症。比如市民的资产增值过度依赖股市上升,一旦经济形势不好,“百万富翁”便损失惨重,连带实体经济也受到冲击。因此,专家建议,在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应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庞大的资金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使香港涌现更多的“百万富翁”。

上一篇:乍暖还寒,股市能否迎来第二春 下一篇:港府千亿信贷计划助力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