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港地区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比较

时间:2022-10-03 12:21:36

北京、香港地区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比较

【内容摘要】随着地铁在全世界的发展,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也越来越完善。大部分地铁线路在规划之初就从主题、公共艺术、建筑风格、导视系统、人性互动、APP等多个角度进行设计考率。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目前不仅需要方便出行,而且也成为城市整体景观的一部分。文章主要选择了北京和香港地区,对两地地铁的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地铁 导视设计 视觉环境设计

一、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的开端

早在英国伦敦地铁诞生之时,地铁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便已经开始了。最初,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是为了帮助乘客有效地在地铁内部辨识方位。随着地铁在世界的全面发展,地铁内部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可辨别性、记忆性、舒适性等元素都被考虑在其中。

香港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人口不断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地铁就在香港地区应运而生;而北京作为内地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其导视设计与视觉环境设计对我国的地铁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二、地铁导视设计分析

当人身处不熟悉的环境中,最希望能直接在空间中获取熟悉稳定的信息。在导视设计中通常就采用视觉符号和图形来克服语言的障碍,用形象的可视语言表达文字内容。

在地铁中,导视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地铁本身处于“相似”的地下空间中,人们缺少熟知的参照物,只能按照导视系统进行线路规划与寻找目标地。在地铁导视设计中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标准系统化、地域差异化和可读性。

无论是北京地铁还是香港地区地铁,在标识上都遵循了标准化的原则,无论在标识的形式上、内容上,还是在位置上,都采用了统一的标准。如上文,香港地区地铁中不同站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迪士尼线路中采用特别定制的列车;北京的地铁中更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定制了站内的设计,如2008年建成的奥运线,奥体中心站上采用和水立方相同的设计,北土城站运用了青花的设计语言。这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美与文化底蕴,更是让乘客感受到每个站台的特性。

香港地区和北京的地铁导视设计都以清晰易懂为首要目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乘客获取最有效的信息,避免了无效停留时间,如香港地区的站牌采用了自发光灯箱加大字体的设计。各个站牌无论字体和标识上都相当统一辨识度高,让乘客一目了然。另外,巨幅的大汉字书写的站名墙辨识度也相当高。然而北京地铁通常把文字图案挂在柱子或墙壁上,需要灯光补充照明,而自发光的指示牌通常用在楼梯拐角等位置和消防疏散标识上。

香港地区地铁中盲文标识齐全,位置明显,甚至有盲文的地铁线路图;北京地铁中盲文设计在通道的扶手上,处于乘客的必经之路上,也是一种先进的设计,但是没有盲文的线路也给乘客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图1)。

系统化的标识方便乘客形成习惯,增加心理舒适度。香港地区地铁的整体环境设计较为简洁,统一度也较高,北京地铁各线的风格并不一致,很多电子标识牌的文字形式悬挂位置并不统一。

三、地铁视觉环境设计分析

(一)标志设计

香港地区地铁开通于1979年,其标志设计得到大众的肯定:深红底色,上下的两个弧形,分别代表九龙半岛与港岛,竖线则暗示地铁联通两地的作用。北京地铁始建于1965年,其标志以字母“G”“D”“B”为主要构成元素,分别代表地铁隧道、地铁拼音首字母、北京拼音首字母(图2)。

(二)环境设计

香港地区地铁的装修风格既整体又个性,每个站用不同颜色的马赛克装饰墙面,让人过目不忘。在站名标注上香港地区地铁也做了独具匠心的设计,除了常规站牌外,在站台墙面也绘有中国书法字体的站名,不但具有识别性,而且也将这座国际型都市中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展示给世人。

香港地区对地铁环境的设计在迪士尼线路上有更为集中的表现。其是唯一一条为迪士尼主题公园而开设的线路。从站台设计到车体外观,再到车内的种种装饰,处处隐藏着米老鼠的形象,使游览者从旅途的开端就步入迪士尼如梦如幻的世界中。

现在北京地铁除了有完善的寻路系统、指示牌之外,在环境视觉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车站主题环境的营造,更多地将古都的文化气息融入到“地铁”这一现代化产物中。地铁雍和宫站在出入口采用仿古的红墙碧瓦,车站内的红色圆柱、汉白玉栏杆都与雍和宫的气质融为一体。还有上文中提到的奥体中心站采用水立方的设计、北土城站采用青花瓷的设计,这都是北京地铁与地上文化合二为一的完美体现。地铁南锣鼓巷站更是在灰色墙面上绘制着北京特色人物与场景剪影,营造出一种京味儿的胡同感受。这些场景是用琉璃块以马赛克的形式拼凑而成,每一个琉璃块里面有一个二维码,感兴趣的人拿出手机一扫,就能更细致地领会北京的胡同文化,这个高科技的运用让人们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加轻松地体验了传统。

结语

可以看出,在香港地区地铁和北京地铁中都不约而同地对视觉和环境有意识地进行了设计和规划。事实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已经成为了地铁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文化的标识和体现。相对来说,香港地区地铁在设计上更加统一和成熟,而北京地铁更富有传统特色,但在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中却不如香港地区地铁成熟。

【注: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3]马伶伶,李得伟.墨西哥城市地铁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地铁的启示[J].都市快轨交通,2012(5).

作者沈亦伶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

赵雁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专设计色彩课程改革 下一篇:中国画的创作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