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内化,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中心

时间:2022-06-14 02:21:35

词语内化,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中心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学习若干篇优秀文章,接触了诸多的词语和句子,但是若让他们口语交际、作文训练,却显得词语匮乏。为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抓好词语内化的训练内容,全方位地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内化

一、理解――词语内化的第一步

语文教师都明白,语言的学习与掌握是与词语的理解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深入地理解了词语,他的头脑中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记,词语内化才有可能。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理解作为学生语言训练的重中之重,作为词语内化的第一步,作为首要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理解语言,去促使学生的词语内化,形成词语活化、动化的效果,给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最佳效果。

二、积累――词语内化的第二步

我们语言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课文中丰富的语言素材积攒于学生的语言“仓库”中去,在学生需要之时,就会派上用处,涌现于纸面,展示出来。为此,我们在词语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词语,掌握词语深刻的内涵,牢牢记忆在学生的头脑里,成为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素材。教学中,学生会伴随着语文阅读的不断延伸,他们所接触的词语的数量会逐渐增多,但是不排除一点可能,大部分的词语学生的理解只是表面的、肤浅的。若是将其变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就可以抓住词语进行形象感悟,深刻理会,认真积累。

三、运用――词语内化的最后一环

词语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在运用时有充足的储备。学生词语内化训练的效果,其主要观察点就是运用这一方面。运用效果优秀,其说明只有一点,这个学生的语言内化积累效果好。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加强词语运用方面的专项训练,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语言训练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1)提供运用时机。如《我的战友》中“纹丝不动”一词,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这篇课文写出“纹丝不动”的具体原因,接着结合课堂及学生实际,口述几个必须“纹丝不动”的场面,再接着让学生用这个词语练习写话。(2)创设运用情境。如,在《月光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一幅美丽的画面,欣赏美景给人们所带来的纯真感受,体味大海的“波涛汹涌”,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所“陶醉”,而后借助动作、神情、语言深刻理解“波涛汹涌”及“陶醉”的含义。

上一篇:小学音乐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 下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