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时间:2022-06-14 01:30:03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对人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反复训练。据说一个好的习惯,至少要重复21次才有可能形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持久性,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抓起,处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让良好的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性格,一种意识,一种思想,使其终生受益。下面谈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掌握学语文的方法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古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语文课标里更是强调“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可见,教师从小就培养学生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也可反映出,培养小学生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让学生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语文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四十分钟独霸课堂,讲的“不亦乐乎”,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甚微;高明的老师则不然,他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他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而是利用课文,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朗读”等方面的习惯……促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形成。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搞封闭式,不能机械死板地学。在课堂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成为能否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著名教师王崧舟的课堂教学折服无数语文教师,课堂中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次轻轻地抚摸对他而言总是在课堂中信手拈来,记忆特深的是在一次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对文中一词有不同理解,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这时,王老师微笑着俯下身从抽屉中拿出字典认真的查阅起来,看到这,大家不约而同的翻动起字典……这样在不经意间,紧张的空气得以缓和,学生直抒胸怀,在最佳的学习氛围中,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也培养了学生认真求学的学习态度。“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快速形成。

三、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灵魂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在语文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课标中对语文“交际性”的定位就足以说明这点。因此,勤于思考善于表达也成为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目标,如教《孔子拜师》时,从课题入手,问学生有何疑问。有的学生说谁拜谁为师?有的问孔子是谁?……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一下子抓住重点。再如让学生分层质疑:在学生自读课文时,让智力一般的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尽量自己解决。智力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能提出比较深刻、别出心裁的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中,给定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互相质疑,大胆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四、广泛阅读大量积累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理如筑墙,学文如积沙”,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一条捷径,读背是学习语文的成功经验,而记忆是孩子学习的最大优势。抓住关键期,让孩子大量诵读优美的儿歌、童谣、童话、寓言和浅近的古诗,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名家名篇 、古代诗文等材料储存在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开学初,我就通览全册课本,开学第一周我就让学生画好全册背诵积累的优秀句段,使得学生每天自觉地有背诵的知识,加上每周五两节规定的课外阅读,做好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加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在不自觉的阅读中慢慢的转化为自觉地读书意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中逐步提高。

如果说“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崔峦老师总结的教语文的魂,那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教语文的法。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方法做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做纽带,辅以学生的善思能辨、广征博引,培养好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定会有一个新的天地。

上一篇:论小学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下一篇:学会阅读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