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时间:2022-06-14 01:20:02

完善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2013年年初,北京、河北、上海、江苏等地灰霾多次来袭,PM2.5污染物引发的出行不便、健康威胁、环境恶化等问题备受关注。灰霾尚未解决,媒体惊爆多地无良企业向地下水层排污,有专家惊呼,我国现有清洁水资源不到三分之一……

中共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手打造美丽中国、梦想中国。我们要活下去,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保障生存安全,刻不容缓!

由此建议:

1.改变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一是改变官员政绩考核体系,转变“GDP至上”的政绩观。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地方政府应以此为导向,建立科学、全面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考核力度。对地方政府和主要官员实行发生恶性环境污染事故“一票否决制”。

二是建立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环境问责机制,牢固树立地方政府“一把手”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实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和地方政府双重问责。只有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坚决问责,才能使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不敢逾环保“红线”半步。

2.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关于公开环境保护监测数据的职责,保障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

在未知PM2.5污染物概念之前,我们一直以为北京的灰霾大雾天气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直到美使馆公布了比官方更为堪忧的大气指数后,我们才恍然大悟,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异常严峻的地步,而忽视公众知情权的北京市环保局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还让本应早已提上日程的保护措施一搁再搁。

建议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定期全面公示地方环境污染监测指数职责,提高官方环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如若政府不履行的,或公开的数据不真实、不全面的,在政绩考核时应予以相应的扣减。

3.加快排污费改税的推进力度和速度,尽快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取缔排污费、征收环保税的财政改革,建立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财政支出

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立了排污费征收制度。这种通过提高污染成本减少污染的财政管理理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生态破坏的巨大压力,排污费改税的呼声越发强烈。早在2010年我国就在江西、湖北两地进行试点,但到目前而言,排污费改税仍停滞在调研阶段。因此建议,一是在充分吸收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排污费改税。二是将税收统一上缴中央财政,再由其统筹分配,科学管理,拿出一定比例经费,以专款专用的方式反哺地方,用以防治大气、水污染等开支,并用公开化、透明化的方式,监管资金的用途与功效。

4.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由于污染的流动性、跨区域性的特点,使得治理环境问题时更需要符合客观规律,即除了从本地污染源头上查处、防治外,更应该建立跨地区的联防联控机制。如京津冀、长江三角区、珠江三角区等,通过动态监测、动态治理,让环境污染防治更有成效,更符合科学规律。

5.加快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完善

建议加快修订《环境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将新型的污染物、污染方式等纳入法律规制的体系中,并对污染单位以及相关责任人施以重罚,提高其破坏环境的法律成本。对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存在包庇、隐瞒、通风报信或怠于履行监管职责的,应严厉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6.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产品

从严控制机动车的保有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加快地铁、轻轨、电容式公交车等“零排放”交通工具的发展速度。

7.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尽可能多的吸收社会组织和成员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来。

一是在环境监督环节中由国务院环保部向社会公开甄选、聘请环境保护观察员,建立各地的环境保护志愿者库,并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员负责某一地区的环境监督。被聘请的环保观察员可以就当地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情况直接上书至环境保护部,从而可以越过被监督的地方政府。

二是将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不敢用、不愿用或用不好的管理权力下放给社会组织,逐步构建分类监管、资源引导和行为控制的新型管理体制。对于环境保护中的专业性、特殊性的工作,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在资金拨付上向社会非营利组织提供支持,以使其提供政府所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如定期对空气、水、土壤等进行环境监测并公布,加大力度宣传环境保护,传递生态文明的理念等。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四川省委常委、民进四川省直工委主委)

上一篇:鲁迅逝世10周年祭在上海 下一篇:发挥优势,聚焦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