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实习与就业“零距离”

时间:2022-06-14 01:15:52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实习与就业“零距离”

【摘要】本文就目前中职学校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举措,借助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学生实训基地,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

5、6月份,又到了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阶段。如何借助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搭建学生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平台,实现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促使校企深度融合成为中职学校工作常态,这是关键。

“教学生学游泳,将其带到教室里上理论课、在浴缸里做实验,不如将其带到游泳池和江河里不断实践和总结。”故此,重庆市工业学校从2013年就开始探索“重点专业+校办实体+行业企业”的办学模式。

经过近四年的摸索和创新,目前学校校内合作企业共有三家,涉及环保监测、LED光电生产线、CMA精密加工产品研发及生产。校外包括辉门、京东方等二十多家企业的“订单班”,通过这些校内外合作企业,共建共享了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校企融合平台。

一、当前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校企深度融合动力不足、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的存在,将进一步影响校企融合地深化和拓展。

(一)校企深度合作动力不足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育机构,主要着重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对口、稳定状况。而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完全是学校的实习机构。这是两类具有不同追求目标和价值取向的组织,如果企业无利可获,两者之间的合作条件很难达成,企业就不会尽心、尽责的深入开展合作,合作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我校环保监测的合作企业,因为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为了争取更多订单,必须减少基础业务量,而是拓展高层次的监测业务,这就对校内经营条件,包括电力、场地大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00多亩,学生规模近5000多人,目前教学场地非常紧张,加上学校地处渝中区,周边扩展不可能,所以短期内在场地和电力方面都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运行与学校办学诸要素缺乏有机结合,导致无法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最优效果。

(二)校企深度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人才培养是一种长效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这对于企业来说,短期内是看不到效益的。大多数校企合作的形式都是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企业接待专业教师顶岗实践,企业真正主动参与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情况很少。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的校企融合造成企业与学校之间很难进行真正的合作。再加上如果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最终企业投资学校很难获益。

我校LED光电生a线,由于企业技术更新较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订单量锐减,教师和学生到企业的可能性减少。CMA数控生产实训基地由于学校教师水平有限,同时往往是学校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再安排教师到企业,真正长期投入到研发的情况较少,使得校企合作激励等相关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校企融合长效机制无法建立。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校共建了二十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但是在完成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

由于校企合作的不深入,存在实训基地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地稳定性差。校外顶岗实习企业由于学生的不负责任、不能吃苦而随意离岗、废品率高等问题而迁怒学校,终止实习基地合作关系。同时由于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时间过长,企业管理简单粗暴,忽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导致学生离开实习基地。这类问题导致学校计划长期重点发展的企业随之泡汤。

(2)学校专业和企业用人结构匹配度差。由于国家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以及部分服务性行业收入较低,企业数目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建筑工程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需求。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较难选择到合适的实习岗位,不少学生顶岗实习都是自己解决。也无法做到专业对口。

三、校企深度合作与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共同推进

如何通过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开发建设,以我所在重庆市工业学校为例,我认为应该依托本校地处大西南直辖市的优势,拿出适合自己学校的几项举措:

(一)采取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推行多元化校企融合办学模式

(1)落实订单班培养。重新整理原有订单班,按照企业需求的人才质量安排教学,实现培养、就业一体化。特别是校企办联合建筑工程科主动出击,借助学校成功校友,积极寻找建筑类合作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

(2)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平等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加入职教集团。比如我校牵头成立的“重庆市环保产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学校、企业、行业的人才培养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设立名师工作室。学校通过引进的博士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室,带动教师培养、促进学校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二)全员参与深化校企合作,开发新的特色顶岗实习基地

职业学校发展关系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建立一种长效的奖励机制。

争取全员参与,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教师,激发那些开发建立有效实习基地的教师。同时,要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增进了解,注意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实习工作中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更好地匹配起来,使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三)勇敢地走出校园捕捉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建立并实践为企业服务的观点

积极捕捉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向合作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双赢。利用学校的地理优势,集中精力做好与行业知名的龙头企业的合作,打造专业出口、学生就业质量的特色品牌。只要勇敢地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的用工一线,与企业直接面对面交流,聆听最真实的人才需求呼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和零距离对接,顶岗实习工作就一定会呈现出“柳暗花明、“海阔天空”的局面。

上一篇:企业政工工作要把握好干部职工心态 下一篇:基于SCP框架的茶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