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辽河油田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22-06-14 10:23:20

浅谈辽河油田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如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也日益进步,来自各个国家、企业或跨国公司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的石油企业的竞争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油公司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员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管理问题,这已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辽河油田公司(以下简称辽河油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骨干企业,因此对于加强辽河油田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辽河油田

一、辽河油田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比例不均衡

辽河油田人力资本流失严重,而且流失的人员绝大多数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辽河油田从80年代后引进的本科学历以上人员的流失率已达到很大的比例,一些高科技人才把在油田工作当成一个踏板。

(二)冗员问题严重化

辽河油田冗员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问题的突出化是制约企业组织正常运作的最大障碍。

(三)中高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认识不够,即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再造是一种可以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二是不会投入相应的培训经费,他们认为对员工培训和开发是一种成本支出,不会有很大的投入回报,因此对员工的培训的态度不是很积极。

(四)激励不足

激励不足是辽河油田现今存在的最大问题。石油企业正负激励都严重不足。辽河油田人力薪资报酬、激励机制单一,缺乏活力。用人机制不灵活,激励手段不给力,严重地挫伤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创造热情。

(五)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不相适应

辽河油田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其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而企业战略要求企业的员工还有管理人员要有一个长期的统一规划,而现行的人力资源远远的不满足企业战略的需要。企业培训工作也很不完善,与人事部门脱离,只是进行一些短期的业务培训。而且,就是针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只是注重眼前的现有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利益。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完善企业的用人机制,实现以人为本,留住人才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持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辽河油田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员工的利益,因为员工不仅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要素,也是具有自身需求和社会价值的个体,所以必须以员工为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把人力资源看作是辽河油田最重要的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每个油田员工的特长充分发挥,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要注重和员工的沟通,良好的沟通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和温暖感,而这种归属感和温暖感又会大大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各个层次的沟通来改善员工的想法,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让他们时刻有主人翁的感觉。把人才留好,把人才用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在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的同时,还要关注对员工职业发展目标的考核。还要全面加强企业文化的建立,培育员工企业主人翁的精神。

(二)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

辽河油田的分配制度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把员工的责任、权利结合在一起,加大薪资结构中“流动工资”比例,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过程中存在的员工薪资与劳动力市场的脱节以及工资水平根本反映不了岗位劳动差别等问题,要彻底打破在薪酬改革中形成的平均主义,要实现贡献大多收、贡献小少收的现状。完善和健全业绩管理和激励体系将是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变革的核心内容:保证核心骨干人员的稳定性,逐步实现薪酬的市场对应和外部公平性,系统解决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实现部门业绩、个人业绩对公司战略的支持,保证考核的量化和高效,通过业绩与收入的动态激励管理,体现物质为主的激励效能,保证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三)彻底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的意识

在面对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发生转变时,辽河油田必须充分认识到,作为有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大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必须真正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外部环境转变,真正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这是实质性的变革与进步,也是构成提升和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

(四)制定合理的培训体系

石油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应把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教育培训网络。同时培训应重视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岗前培训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前提,不论员工的学历如何,进入公司之前,都必须接受定期的“岗前教育”,培训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技术;灌输企业的信条、文化、公司理念,实施人格培训、基本素质技能培训。技能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内容,辽河油田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度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知识工人,必须清楚认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清晰界定部门职责和员工岗位职责,解决组织设置、人员设置的合理化,提高人均产量,建设和培养“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工人技师”三支队伍,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力度。

(五)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高度出发,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诊断,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供应瓶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科学高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辽河油田管理者只有与时俱进,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的形势,深入分析辽河油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是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晓冬.提升绩效管理执行力[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3).

[2]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查尔斯,孙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科学规范管理 降低配网线损 下一篇:我国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