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话“语言文字运用”

时间:2022-06-14 08:33:40

三维视角话“语言文字运用”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特征定位上的最大亮点是: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比2001年的实验版课程标准,语文教改之路已足足行走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其间历经了多少的实践、探索和反思,反反复复,行行停停,终究尘埃落定。众多专家一致认为,这次语文课标修订可以看作是我国课标理论探索的一个重要突破,它预示着一个“以语用功能为主”的语文课程时代的开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固然有着众多元素,诸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以及教材设置等等。就目前情况来看,最直接、最有效也最有意义的变革当从教学内容这一层面突破。“‘教什么’比‘怎么教’来得重要”(王荣生教授语),教学内容的改变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而先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也是出在教学内容的定位上,教学内容的变革才是质的变革,核心的变革。

那么,在“语言文字运用”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定位呢?笔者认为,当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角度去加以思考和实践。

一、微观层面:感受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指向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阅读教学,首先必然要去关注“语言文字”,学生要学习和运用的自然是教材所选课文里的“语言文字”。而课文里的“语言文字”,多是编者精心挑选而来的出自名家名篇名作,自然值得教师引领学生去咀嚼、品味、赏析一番,再加以习得、运用。

这一层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从字、词、句几方面予以定位和关注。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作者在用字、遣词、造句上的秘妙之处,充分挖掘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特色和艺术,让学生切身感受、深入感悟,从而悠然心会,体会到文字的运用之妙。

可能有教师认为,这一层面的教学内容,先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啊!咬文嚼字,品字析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力,也就是语感。这样的说法并没有错。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两者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先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分析,往往指向于让学生从文字品析中获得情感的积淀和体验,指向于感悟。而现在的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赏析,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作者用字、遣词、造句上的奥妙之处,体会作者写作风格上的特色,指向于写作,指向于表达,指向于运用。

比如,教学冯骥才的《花的勇气》。通常,教师会抛出一个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花的勇气?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学生找到句子后,汇报交流,在交流句子中,再抓住关键词语。比如学生会找到这么一个句子: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经过分析后,学生知道了“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这些关键词表现了“花的勇气”。最后,老师还会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通过朗读强调一下这些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而在“语言文字运用”背景下的教学,教师深知,对于“花的勇气”的认识,学生读几遍课文甚至一遍课文就可以感知的,完全没有必要再“明知故问”、耗费心思了。“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是一秘密。”(歌德语)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用词上比较特别的地方,加以分析、品读,感受作者用词超越常规所带来的独特表达效果。而全文最大的写作特色也恰恰在于此。这样的教学,学生习得的是语言运用,不仅仅是情感。

同样道理,学习萧红的《祖父的园子》,重点关注、学习的是:萧红将独特的句式反复地运用,是为了表达童年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不是让学生去课文里找,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园子。道不同,自然方式不同了。

二、中观层面:发现谋篇布局的匠心独具

仅仅关注了课文中的字、词、句,其实还远远不够,“语言文字运用”之妙,更在于段落和篇章层面。这就好比建筑物,它的内部装饰之妙,是精细之妙,是微妙;而它外部的结构、造型,是大气之妙,是高妙、大妙。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伦敦桥、金字塔、广州塔、东方明珠塔、中央电视台大楼等一批世界著名建筑物,我们首先佩服的是它们的外观,它们也是凭借外观赢得人们的赞叹的,而不是它们的内部和细节,虽然细节也决定了它们的精彩。同样,我们记住的是这些著名建筑物设计者的名字,而不是建造者。国家体育馆鸟巢,不是如此吗?

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想到课文。一篇精彩的课文,首先在于它的谋篇、选材、布局、立意,然后才在于它的文笔、词句等细节。文章之妙,先有大妙,再有小妙,大小皆妙,方为真妙。

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关注字、词、句之妙相对来得多些,美其名曰“咬文嚼字”,而对于段落、篇章整体观照,发现课文之秘妙,尚做得不够。一些教师牢牢记住夏尊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即语感。”在笔者看来,夏尊先生提出的“语感”一说,既包括了字、词、句层面的微观“语感”层面,更应该包括中观层面的段感、篇感,单一地抓字、词、句,未免显得狭隘、肤浅、小家子气。

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背景下,一些语文界的专家、学者最近提出了“阅读指向写作”的理念,比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先生。尽管如何更科学辩证地看待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学会写作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学生作过深研究的教师都知道,当下小学生写作的真正困难不在于字、词、句的运用,其实,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来说,远远没有文采、文风的要求。小学生写作的困难在于,如何选材,如何谋篇,如何布局,也就是建筑学上所说的“框架”,写作学上的“构思”。这一切,都会影响到教师对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比如,教学五下选学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冯骥才先生选材独特这一特点展开。冯骥才写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写圆舞曲的发轫地维也纳,写维也纳的生活圆舞曲,没有写金色大厅,没有写宫廷舞会,没有写市民聆听音乐会,却别出心裁地写了维也纳的鸟、花、路和乡村小酒馆。引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越觉作者选材之巧妙。第一板块,维也纳鸟的叫声丰富多腔,叫声像“免费音乐会”,连鸟都如此,更别说人了,音乐之都,可见一斑;第二板块,维也纳的花,也被园艺家们搭成了芬芳的三角钢琴,足见这是一个多么爱音乐的城市;第三板块,维也纳的路,没有一条是直的,在这样的路上跑,让人很容易想起音乐来,音乐已融入这片土地;第四板块,乡村音乐会的“当年酒家”里,音乐欢快,作者描写了一个穷老头儿拉着一把旧提琴,兴奋地享受着音乐。最后,又写到了一条大黑狗也随着老头儿起劲地跳起舞来。连穷人都如此爱音乐,更不用说富人和贵族了。不得不佩服作者选材之妙。这篇课文如果这样教,当真正体现了它的教学价值。

三、宏观层面:融入语文生活的和谐统一

温儒敏教授提出了“语文生活化”一说,意为学校里的语文学习应当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这是一种大语文视野。这不由得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语文课程的性质,在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里,有这样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综合性、实践性,不就是生活化的本质特征吗?

另外,我们应该再去思度一下“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质。何谓“语言文字运用”?指的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很快,我们会发现,相对于这个定义,前文提及的小学语文课堂里的“语言文字运用”关注点都属于“小语文”了。指向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过一种语文生活,引领学生走上一条幸福的言语之途,才是宏观角度下的“语言文字运用”。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是较为封闭的,是较为短视和功利的。受应试环境牵制和影响,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程是让学生去学习一套僵死的语言符号系统,单调、枯燥、乏味,学生根本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学效率低下。造成这一局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当和“静态语言学”这一语言观起主导地位有关。

近百年来,语文教学中语言观经历了三个阶段:静态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静态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纯粹的符号系统的学习,机械、单调,教学是死记硬背和大量的模仿训练。到了认知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是一个进步,语言才被看作是思维和大脑的机能。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读写听说行为被看作是信息的输入、内化加处理输出的过程。

现在,当属于功能语言学观念时期,我们已充分认识到,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建构协商的产物,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的,是创生、变化的。比如近年来风生水起的网络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一语言观引领下,我们终于领悟,“语言文字运用”是指向动态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学习语文课程不是学习那样一套僵死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是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好。

因此,笔者就禅宗三境说启发,受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影响,终究悟得。宏观层面下的“语言文字运用”,当是“无用之用”“不用之用”,当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它除了领悟、通晓课文作者的“语言文字运用”妙处之外,不在于立即习得和照搬、模仿,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结合。它真正的内涵在于在学生心中播植一种“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一种关注的意识,解读的意识,建构的意识,创生的意识,阅读的意识,写作的意识。

在这样的思想烛照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然迎来它的浴火重生,迎来一场深刻的革故鼎新。如能达到这一境界,当是小学语文走向“大气”之时,教学改革走向坦途之始。

上述“语言文字运用”的三个层面,在实际教学时,可因课文而异,针对课文的不同质地和内含的教学价值,展开定位;也可因年段之别,低、中段偏重于微观、中观层面,中、高段侧重于中观、宏观层面,实施教学;更要视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而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课堂教学的舞台就有多大,“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就有多深。

不管怎样,语文课就是要牢牢地抓住“语言文字运用”这根缰绳,走一条语文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红兵等.名师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人民教育编辑部.教学大道――写给语文教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5. 铁皮鼓.构筑合宜的大脑[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背诵课文 下一篇:通过问题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