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背诵课文

时间:2022-06-27 10:18:17

有感于于永正老师背诵课文

今年早些时候,我有幸聆听于永正老师的《一株紫丁香》。于老师追求的是简简单单的教学风格,收获的是扎扎实实的课堂实效。他的课没有故弄玄虚的“卖弄”,没有故作姿态的“忽悠”,是那么真切、自然、民主、真诚地与孩子交流。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师生情味。尤其让我震撼的是,于老师在教学中设置了自己背诵课文的环节。当于老师告诉同学们自己要背诵课文时,我看到了同学们惊讶的表情,期待的目光,继而专注地听于老师一字不漏地背诵起课文来。于老师的神情是那么地淡定,那么地从容,孩子们就这样静静地聆听着,眼里满是惊奇、满是崇拜。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一起和着于老师的声音,如痴如醉地吟诵着。整个课堂氤氲在甜美、和谐的气氛中……

猛然间想起前些日子听过的一节家常课。那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学生背诵的环节。等到学生一起背诵的时候,只看见那位教师将头埋得低低的,一头秀发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眼睛贴着纸面,忙着鉴别正误,基本上没有闲暇顾及班里学生是不是真的在背诵。有滥竽充数的,有心不在焉的,有东张西望的,有龇牙咧嘴的……竟然在老师的人影下夸张地表现着。老师来不及看,眼里只死死盯住课文。那情景,那场面,真有些尴尬。

2011年版新《课标》里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每个学段都清楚地指出了背诵的篇目与数量。在日常教学安排的学生背诵环节,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成为一个聆听者。学生若背不出来,我们只会横加指责,只会埋怨学生如何地不用心,如何地不听话,如何地不上进。或许从来也没有问过――自己会背吗?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现象:要求学生积累的,自己却不去积累;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却不会背诵。自己的素养不到位又不努力提高,功力欠火候还要固步自封,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事情。我以为,在背诵的问题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做到,而且要比学生做得更好。如果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我们都能背诵如流,那么,当学生背诵的时候,我们就能自如地查看学生的神情,及时纠正学生背诵的错误,也不至于出现顾此失彼、掌控不力的局面了。

靳家彦先生这样回忆他的老师: “他(他的恩师王企贤)要求我,老师讲哪篇课文自己必须先背下来,备课就包括‘背’课。到现在,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课本的所有课文我都能背下来,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了一个字,我都能听出来。”从王企贤那里,靳家彦懂得了“当一个语文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才是技术技巧”。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靳家彦先生那样,能将一至六年级教材的所有课文都背下来。但我们完全能够做到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也能背诵,要求学生积累的,自己也能积累。如能将课文烂熟于心,教师就像是拥有“千言万语”的将军,在课堂上就能运转自如,自信满满,更多的时间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说,背诵能提升教师的语感,提升语文的素养,提升自己的涵养了。

让我们一起跟着学生背课文吧!让师生的背诵成为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浙江省常山县天马二小 324200)

上一篇:教一年级儿童学会完整说话 下一篇:三维视角话“语言文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