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备考中如何实现试题效用最大化

时间:2022-06-14 08:23:41

政治备考中如何实现试题效用最大化

在高考政治备考中,一个必不可少而又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是试题训练。但是,实践表明,大搞“题海”战术是低效不可取的,同时也是现有的教学时间实现不了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有效的成绩,师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现有试题效用的最大化。

一.整理错题集,做到“亡羊补牢”

错题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错题的研究总结,教师可以发现教的方面存在的不足,学生可以找出学的方面存在的缺陷。因此,必须学会整理和使用错题集。

1.分类整理,典型记录。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可以按照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章节进行。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更能发现有些是同类型的重复错误,在原错题上做出重点标记即可,不须重复记录,也可以简化错题集。

2.找准问题,学会记录。学生要注意以注释的形式在该错题旁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与根源的分析,写出小结,通过不断的总结,逐渐明确自己的思维障碍和答题的错误原因。

3.补充完善,学会改编。对于错题,必须查找课本,找出该题考查的知识,与此知识相关联的知识,以此构建小的知识体系,并熟练地呈现出来;同时借助一些资料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

4.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错的题目不尽相同,整理的方式也会各有特点和长处,相互借鉴可以取长补短,而且即使自己做对的题目,别人的解题方法也会更加简洁实用,别人的总结归纳也会更加科学有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交流,集合集体智慧,现有的题目作用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二.巩固正确题,追求精益求精

对于错题许多学生都能够重视,也都会进行整理归纳,但是许多学生对做对的题目往往容易忽视,认为做对了就是会了,没有问题了。其实不然,细致地分析一下,学生就会发现,有的题目做对了,是因为正好是复习到内容,印象比较深刻;有的题目做对了,是因为刚做过,还有点印象;有的题目做对了,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什么,是蒙的。所以,现实中上一次考试中做过的题目,在下一次考试中做错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而且,有时候原题稍作改变就做错了。因此,把做对的题目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具体来说,可以作这样的处理:纯知识性的基础识记题要记牢、记准确;考查小知识体系中的某一点内容的试题,要将涉及的小知识体系构建好并记住,以备其它试题考查;选项本身具有概括归纳性的,要能够进行题型转换,特别是选择题中的选项要作为主观题记忆;要试着变换主体或学科角度进行变式分析,特别是对于一些典型的材料要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学生从多角度研究已有试题,进行变式训练,既有利于不断夯实基础,稳定正确率,又有利于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应试技能。

三.学会多看题,实现“题海训练”

高三的复习不能实行“题海战术”,但是又必须掌握海量的题目,没有相应的题目训练和印证,无论几轮复习都不会取得高的效果。与此同时,高三的复习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最佳的方式是在通过高质量的试题进行高质量的训练的同时,学会多看题。在复习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题目大同小异,从同的方面说,做了有重复的嫌疑,而且没有时间去做;从异的角度看,题目在某些方面存在创新性,放弃又感到可惜。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去看题,而不是做题。许多学生对于一些老教师都很佩服,感觉没有难住他们的题目,其实,不是老师比学生聪明多少,而是他们掌握了海量的题目,这些题目并不都是他们做过的,更多的是看过,而且会看,所以印象深刻,对于很多题目的解答和讲解也游刃有余。

从题目的性质看,要看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和地市级的调研考试题,高考真题的重要性科学性自不必说,调研考试试题的命制集中了高考试题研究者的智慧,许多试题汲取高考命题精华,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在答案的组织和规范性上科学性都比较强。

高考备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更多从事高考备考的教师去进一步地精心研究,给高三学子高考助力。

张世灵,男,甘肃漳县第二中学教师。

上一篇:新角色必须要有新定位 下一篇:小议德国人的日常交际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