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时间:2022-06-14 04:04:31

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03-0077-02

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均是现代社会极为常见的严重的疾患,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病率机制、预后与患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密切相关。为探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对人住我院心内科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从2006年10月~2007年12月人住我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0例。入选患者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WHO诊断学及分类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制定的标准。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82岁,平均52岁。人选对象纳入标准:(1)同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及糖尿病诊断标准,(2)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如肝、肾功能衰竭),(3)小学以上文化程度,(4)无语言交流障碍。

1.2 方法 住院期间均由责任护士给予相同程序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出院时对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及行为水平等进行评估。向患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支架置入后药物服用方法,血糖的测定,平时运动、饮食注意事项,心理保健等知识。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互相交流学习、相互督促,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 结果

经问卷调查表测试后发现,实验组进行健康促进6个月后患者对糖尿病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服药依从性及行为水平等答对率为94.67%,与对照组的42.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时还发现实验组患者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从39%提高到93%,而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人体内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Ⅱ倍,急性心肌梗死的猝死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严重,往往均是多支病变,心功能差,既使经过药物和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后,患者再次入院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居高不下。 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对控制血糖、降低血脂,减少并发症及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有极其显著的意义。主要原因为:(1)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贯穿整个病程始终,长期糖尿病已使患者经常情绪低落,而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更使患者徘徊在死亡的边缘,既使出院后仍需护理人员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及时发现和调整患者的心理障碍和不良倾向,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能延续患者尚需要的治疗。(3)给予患者及家属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因此,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应贯穿于整个人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让患者深入了解并控制血糖及其它疾病相关因素,正确处理饮食、用药、运动、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达到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目的。

以护士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使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为护患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使患者掌握了相关知识,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觉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坚持合理运动,按时服药,血糖、血脂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生命质量及生命满意度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家庭负担。

上一篇:垂体肿瘤3例误诊报道 下一篇: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措施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