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对心率变异的影响

时间:2022-06-14 03:21:08

【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心律失常引起心率变异(HRV)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20例心律失常患儿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其心律失常引起的心率变异指标与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心律失常患儿组的SDNN与SDANN值降低。结论 心率变异是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指标。心律失常患儿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调控功能明显受损,应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治疗。

【关键词】小儿;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HRV)是检查心脏窦性心搏间期变异的方法,是评价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状态的一种指标。窦房结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更丰富,一旦窦房结受损将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出现。近年来对成年人心率变异性分析多有报道,而本文是通过分析20例小儿心律失常与20例健康儿童24 h动态心电图,探讨小儿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且患有心律失常的患儿,诊断依据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将患儿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选取20例心律失常患儿,室上性期前收缩13例,室性期前收缩7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15岁。另外选取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正常健康儿童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15岁。

1.2 方法 将以上心电图检查报告为正常组和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心律失常组,均采用江苏中健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分析系统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24 h连续动态分析。记录导联为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十二导联。详细记录检测时间内患者的心脏活动情况和相关症状,由专业人员对结果进行分析。检测指标:①心律失常波形逐个校队,以纠正电脑分析的误差。②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为SDNN(所有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全程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窦性心搏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除以整个窦性心搏间期个数的百分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计算机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作t检验,率的比较作χ2检验。

2 结果

2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其中室上性(房性﹢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13例,室性期前收缩7例。且心律失常组SDNN及SDANN值明显降低,见表1。

3 讨论

心率变异性作为唯一的一个能够定量反映自主神经活性及其调节功能的检测方法,对评价许多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分泌疾病过程中自主神经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和不能为其他任何检查所代替的特点,已经得到公认。心率变异性的大小也能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状况,当其受损时,心率变异性降低。时域指标中SDNN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总张力,rMSSD、PNN50主要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而SDANN主要反映交感神经的张力。儿童时期由于病变引起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传导性和自律性等电生理发生改变,均可构成心律失常。过早搏动(期前收缩)是由心脏异位兴奋性发放的冲动所引起的,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感染直接损害了心脏的调节神经、抑或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机体神经极不平衡,最终影响心律,出现心律失常。本文通过对小儿心电图检查正常组与心律失常组对照心律失常组心率变异有所降低,提示心脏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迷走神经功能降低。由于小儿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各种能引起小儿心脏疾患的疾病应尽早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HRV指标,使得心律失常的患儿得到早诊断、早治疗。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特别情况,健康人安静时的心电图呈现出窦性心律不齐,小儿尤为常见,是由于呼吸的不同时相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张力的波动所致,因此,窦性心律不齐时心率变异性较大,提示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张力较正常的表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中华儿科杂志,2000,38:75.

上一篇: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