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炼能”,构建语文“学教”新方式

时间:2022-06-14 12:16:24

强化“炼能”,构建语文“学教”新方式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方式难以走出“教知”、“灌输”的窠臼,全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呼唤着教学方式的变革。以“炼能”为核心、以“学知”为宗旨的“学教式”语文教学新方式,注重整体“课群”构建,强化能力训练,突出预习和小组合作,凭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按需跟进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努力实现“少教多学”。由此,这种“学教式”语文教学新方式,可能是走出灌输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素养 “学教”方式 构建“课群” 自主炼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71-0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九年或十二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们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他们又如何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

然而多年来,即使新课程视域下,教者仍习惯于“教知”,走不出“灌输”的怪圈,学生能力的内化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觉醒和良知行动。人们常常把教师形象地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其间似乎也蕴含着“灌输”的意味。教者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学生一旦离开了课堂和课本,碰到新的知识时就手足无措、一筹莫展。究其原因,并不是教师缺乏理念的支撑,主要还是不愿“究”和懒得“为”,教者畏手畏脚、无所适从,更有教师不想作为,得过且过,不去想该怎么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1】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学生是人,是能思善想的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也不是工厂里的标准件。语文的课堂应该是自主课堂,教学是在自主学习的流程中展开的,学生运用教师教会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强化训练,教师教知识弱化为“少”甚至“无”,所教主要集中到方法,教师常态化的角色行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炼能。” 【3】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即“授之于渔”。为了有别于传统教学,笔者姑且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之为“学教方式”,其目的也是为了突出“学”的重要性,绝非哗众取宠、标新立异。

“炼能”中的“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是思维方法)。二者统一起来就是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炼能”,语文“学教方式”的建构就会成为可能。假以时日,“学教常态”(学教本来的状态)必会呈现。

那么,我们该如何强化“炼能”,建构语文“学教”新方式,使之成为语文课堂的新常态呢?

其一,建构“课群”、整体把握,是实现这一常态的前提。

所谓“课群”,是指教师要将整个中小学语文学段九年十八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联系起来,作整体建构,形成学科整体。

教者要具备这种“课群”意识。从每一课到一个单元、到一册、到整个中小学,要形成一个整合,做到心中有:一个目标(语文素养),两个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学段(1-2、3-4、5-6、7-9年级),五个板块(识字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关键在于:有了这种意识,如何上好每节课呢?一节课只是面向学生终身学习这一漫长过程的一个小点,一节课如何教应该有前后课联系的依据,也有学生学习差异与个性需求的原因。离开教师对课程与学生发展的整体考虑的课,再好也只能体现教师基本功的某个方面,并不能产生课的实质效果。笔者认为,倘若缺乏整体“课群”意识和整体课程观,节节课作重复的劳动,作微而全的麻雀式的解剖,庞杂数十个内容,把一节课肢解的支离破碎,倒不如一节课凸显一点,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笔者认为:新课程的实施是观念的建构与运用的问题,一节课可能不完美,一旦置身于“课群”中,却能构建出一个完美的学习过程。

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的尴尬现象是中小学语文脱节,出现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小学高段和初中的衔接问题最大。如果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将中小学九年教学作整体建构,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己任,衔接的问题自然就能得到解决。

其二,变“告知”为“学知”,在“自主感知”中“炼能”,是实现这一常态的关键。

《现代汉语词典》中,“告知”的含义是“告诉使知道”。它体现在教学中即知识的获得是“传授”,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感知”的含义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学生对语文的感知是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的自主学习而反映在头脑中的,它体现在教学中知识的获得是“发现”,学生则是主动的参与即“自主感知”也就是“学知”。

自主感知是实现“能力中心”的载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中提出了“能力为重”的要求,其精神实质:教学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漠视学生作为人的教学,一定不是真的教学。而人之为人,全在乎其主体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语文课是基础学科,语文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只有激发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才能唤醒他们自主发展的意识。所以,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理应尊重学生主体,才能真正达到学会的目标。【4】

在自主感知中“炼能”, 可依照“导与扶”——“半扶半放”——“放”的步骤,让学生尽快获得适合自己的将炼能的课堂自主推进的一套方法。把这种行为常态付诸于课堂,直至九年级甚至更高阶段。这种课堂状态一旦达成,教师则可以站在旁边快乐地欣赏和评价“授之于渔”的成果,其职业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

上一篇: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