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某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14 12:14:45

深圳市某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命质量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社区老年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工作政策制定、健康促进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社会学人口特征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生命质量状况采用SF-36量表,对320例确诊为老年BPH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BPH患者和中国一般老年人群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分分别为(56.30±15.18)分、(58.31±14.45)分、(55.13±15.96)分和(78.34±22.63)分、(80.01±23.25)分、(76.68±2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老年BPH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不佳,应引起关注,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其健康状况改善,提高其生命质量。

[关键词] 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生命质量;调查

[中图分类号] R6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c)-0179-03

Analysis on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a community of Shenzhen city

LI Wen HU Feng

Liuhua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Shenzhen city,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health policy making, health promo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in social demography survey and SF-36 was adopted to survey 320 older patients with BPH in a community of Shenzhen city. 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e score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physiological domain, psychological domain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PH in Shenzhen city and Chinese general population was (56.30±15.18) scores,(58.31±14.45) scores,(55.13±15.96) scores and (78.34±22.63) scores,(80.01±23.25) scores,(76.68±22.01) score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Health authorities, hospital leaders and family members of older pati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PH and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patients with BPH.

[Key words] Older patients;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Quality of life; Investigate

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影响中老年男性生命质量的常见疾病。据报道50~69岁男性BPH患病率为30%~50%,70~79岁男性BPH患病率为70%,80岁以上为90%[1]。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变化现状,前列腺增生已成为影响老年男性生命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生命质量[2]是(quality of life,QOL)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通过生命质量量表测量疾病对老年BPH患者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可全面反映老年BPH患者的健康状态和需求,可用于疾病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及医疗效果评价。笔者采用健康状况问卷(the MOS 36 item-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320例老年BPH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影响老年BPH患者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笔者所在辖区抽取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患者320例,BPH诊断标准为:前列腺体积 > 20 mL,最大尿流率 < 15 mL/s,IPSS评分 > 7分。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和意识有障碍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肝和肾等脏器疾病;其他各种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不愿接受各种问卷调查者。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2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不合格问卷17份,有效问卷303份,有效率为94.69%。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11年4~6月调查以横断面调查法实施。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取知情同意。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整个调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问卷由具有5年以上泌尿外科工作经验的医生客观解释后让调查对象独立或协助完成(书写有困难、文盲和视力不佳患者)填写完成。调查问卷回收后逐项核查,剔除不合格(性别、年龄等主要项目缺失和缺失项目较多)的问卷。

1.2.2 调查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自行编制。问卷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查:采用方积乾负责研制中国版的SF-36量表实施[2]。SF-36从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 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 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以及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等8个维度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生命质量。其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属于生理(PCS)领域;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属于心理(MCS)领域。问卷的计分是先计算原始分数,再用标准化公式计算转化分数。转化分每一维度、各个领域最大可能评分为100分,最小可能评分为0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生命质量越好[3-5]。老年BPH患者SF-36各领域得分与中国常模[6]相比。

1.3 统计学方法

SF-36各领域得分以均数±标准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BPH患者年龄分布

60~69岁组159例(52.48%),70~79岁组113例(37.29%),80岁以上组为31例(10.23%)。

2.2 老年BPH患者SF-36各领域得分

本研究深圳市某社区老年BPH患者生命质量SF-36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和心理领域生命质量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深圳市某社区老年BPH患者SF-36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得分也均低于中国常模。

2.3 老年BPH患者SF-36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体生命质量的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见表2~6。本研究中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学历、医疗费用的调查对象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体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居住方式的调查对象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体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3.1 老年BPH患者的生命质量普遍低下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中同常模相比老年BPH患者SF-36评分均明显低于一般健康老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与国内外研究[7-9]结果相一致。表明老年BPH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健康人群。其原因主要与长期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和尿失禁等各种下尿路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社交和心理健康状况有关。提示医护人员一方面要设法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指导其合理用药以利于改善躯体症状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患者合理改变其参照评价体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医疗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质量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3.2 人口学特征对老年BPH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分析的结果说明,老年BPH患者年龄在80岁以上这个阶段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总体生命质量得分是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BPH患者SF-36各领域的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是BPH患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10-12]BPH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生命质量随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尤其是高龄老人(年龄≥80岁)生命质量下降更为明显。说明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本次调查中显示无配偶患者比有配偶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降低,并且在生理、心理和总体生命质量三个领域显著低于有配偶的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有配偶的患者,可以相互帮助、交流,具有良好的心境,同时便于对一些慢性病采取相应治疗和保健措施,与余桂珍[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显示,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BPH患者生命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能是高学历患者往往对取得疾病相关知识和获取各种治疗信息的能力较高,从而能够知道更全的疾病相关知识,能够及时就诊、按时服药及采取各种康复锻炼措施。从而影响其生命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享有公费医疗和医保的患者生命质量评价较高,与余桂珍等[13]的调查结果一致。经济收入的高低与医疗费用的承担形式直接决定着患者物质生活的客观状态,条件优越者可寻求高级别的医院、较好的医生,可以享受先进的仪器检查和使用较好的药物治疗,而物质生活条件差的人则很难做出这些选择,他们还需要权衡药效和药物价格的关系,或者为治病挤占其他日常生活的开支,生活水平因此受到影响。因此提示医疗部门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并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正确认识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因知识缺乏导致的人为因素加重疾病,从而间接改善患者的经济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Guess HA.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ntecedents and natural history [J].Epidemiol Rev,1992,14:131-53.

[2] 方积乾.生命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263-268.

[3] 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 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4] Manocchia M,Bayliss M,Conner,et al. SF- 36 Health Survey Annotated Bibliography: Second Edition (1996-1998)[M].Boston: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1998.

[5] Lu JR,Tseng MH,Tsai YJ. Assessment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Taiwan(Ⅰ):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SF-36 Taiwan Version[J]. Taiwan J Public Health,2003,22:501-511.

[6] 黄乐.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命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4):5-6.

[7] 陈博君.盘锦地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文版SF-36健康调查问卷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03,215.

[8] Kilian R,Matschinger H,Angemeyer MC.Assessment the impact of chronic illness on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A comparison between general population and hospital inpatients with somatic and psychiatric diseases[J].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2001,8: 206-213 .

[9] 邵强,宋健,郭宇文,等.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命质量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6):418-420.

[10] 史静铮,孙振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5):487-489.

[11] 程威,唐根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23-4628.

[12] Toliusiene J,Lesauskaite V.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older men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and factors affecting it[J]. Support Care Cancer,2004,12(10):716-719.

[13] 余桂珍,曾琨,陈慧.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711-713.

(收稿日期:2011-02-13)

上一篇: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评估与护... 下一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