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现代疗法

时间:2022-06-14 12:00:14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现代疗法

我今年52岁,患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已经5年了。一直以来,我经常出现鼻塞、流脓鼻涕、头昏等症状,虽然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我听说这种疾病是公认的难治之症。请问,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怎么得的,该如何治疗?

辽宁 刘勇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该病患者可出现疲劳、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全身症状,及流脓涕、鼻塞、嗅觉减退等局部症状,并可引发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哮喘及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严重危害病人的健康,降低病人工作、学习的效率,是公认的难治之症,其治疗的结果病人和医生常常都不满意。在现阶段,医学家们通过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对该病病因已有了新的认识,加上有了鼻内窥镜等新的检查和诊断手段,已可以对该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及保留鼻窦黏膜的功能性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慢性化脓性鼻炎的病因及现代治疗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是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发生的重要原因

早年的专科医师曾错误地认为,只要清除了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鼻窦上所有的病变黏膜,就能治愈该病,因此在临床上施行了大量的全鼻窦切除术,但大多数的手术都以失败告终。接受过此种手术的患者通常都会旧病复发或出现鼻息肉。后来,耳鼻咽喉科的医师们在鼻窦炎患者的鼻窦病理标本中发现了嗜酸粒细胞,终于领悟到变态反应才是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发生的基本因素。变态反应可引起鼻窦内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血管扩张以及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可导致鼻窦口阻塞。此时,鼻窦黏膜分泌的黏液因流通受阻而会停滞在窦腔内。这些稠厚的分泌物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可在鼻窦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或使原有的感染经久不愈。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20%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病例都是由变态反应造成的。40%的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都发生过变态反应。而在双侧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患者中,发生过变态反应的人可高达80%。由于变态反应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关系密切,每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都必须诊查和治疗变态反应,同时还应避免变应原刺激物和非特异性刺激物(如烟雾、酒、化学物质等)对鼻腔的刺激,以期获得较好的疗效。

二、治疗策略的重大转变

随着CT扫描、鼻内窥镜检查、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 (FESS)等新技术的相继应用,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已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当代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治疗已经从手术治疗为主转变为药物治疗为主。在现阶段,该病患者多在反复进行内科治疗无效后才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则也从广泛地切除鼻窦内黏膜转变为以开放引流为目的的保守治疗。医生们在对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会采用尽量保留鼻窦黏膜的功能性手术,同时进行辅的药物治疗。这些治疗策略上的重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诊疗水平,并显著地改善了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现代疗法

目前,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常用治疗手段包括:①应用抗菌药物。②鼻内(必要时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③应用黏液溶解剂,如强力稀化黏素、氨溴索、沙雷肽酶等。④调节鼻窦黏膜的黏液分泌。⑤增强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⑥减轻鼻窦黏膜的充血状况。⑦进行鼻腔增湿和鼻腔冲洗等。其中,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该病为很多学者所推崇,并在临床上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细菌学研究发现,可用于治疗鼻窦炎的抗菌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及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功效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②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③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⑤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适当地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并进行合理的辅助治疗,可明显地提高疗效。在临床上,用这种治疗方案成功地治愈了很多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专家认为,鼻窦炎患者应针对自己的病情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案:

1.初期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一般可选用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可连续用药10~14天。该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进行辅助治疗,包括充分休息、多喝水、热敷面部、在睡眠时垫高头部、禁烟忌酒等,必要时可使用止痛药。患者若在用药5~7天后症状仍无改善,可改用其他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该病患者至少应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7天,以免其病情发展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2.加强治疗:该病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10天后,若仅改善了一部分症状,应考虑改用其他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呋肟脂、头孢丙烯、头孢克肟、头孢布坦、罗拉碳头孢、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继续治疗10~14天。若鼻窦炎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10天后无效时,可更换其他的抗菌药物继续治疗21~28天。成年的该病患者可考虑使用新一代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若鼻窦炎患者按上述方法治疗21~28天后仍未见效,则可能是由于其体内的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或发生了厌氧菌感染,也可能是由于患有鼻息肉等因素导致的,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①对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的患者,可在停用抗菌药物1周后,进行细菌取样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②鼻息肉较小的患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③发生厌氧菌感染的患者可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进行治疗。

3.对顽固性、慢性、复发性鼻窦炎的治疗:①鼻窦炎患者若出现了鼻窦口鼻道阻塞、鼻中隔畸形或是鼻息肉患者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无效时,应进行手术治疗。鼻窦炎患者的手术疗法包括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等。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根据临床和实验研究结论创建的。该手术可最大限度地保留鼻窦黏膜,重建鼻窦系统的通气与引流结构,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的鼻窦生理功能。②可进行鼻窦口鼻道复合体的CT检查,以查明鼻窦口阻塞的范围和部位。③若怀疑患者发生了肿瘤、真菌病、肉芽肿或纤毛结构功能异常等情况,应做活检以明确病情。④反复进行内科治疗无效的鼻窦炎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后应继续进行个体化的内科治疗。

上一篇:哪些妇科病易发生癌变 下一篇:如何正确治疗小儿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