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关系的思考

时间:2022-06-13 06:53:23

青少年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关系的思考

【内容摘要】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都关注学生成长、长才,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两者在教学场所、对象、师资队伍上存在一致性,在教学内容上既有重合又有差异。与品德教育相比,公民教育更能涵养公民意识,强化国家认同和身份认同。公民教育要在突出自身特点的前提下,积极融入品德教育体系。

【关 键 词】公民教育 品德教育 关系

在学校开展公民教育不可避免地与思想品德教育发生联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和调查数据,探讨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教学场所、对象和师资队伍的一致

无论是品德教育还是公民教育,都关注学生成长、长才,其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

公民常识教育要培养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积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参考了西方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材设计紧紧围绕“明权尽责”展开,以期把中学生培养成珍惜权利、敬重法律、崇尚德行的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存在内在有机关系,二者的师资队伍、教学对象都是一样的,教学环境基本相同。教育对象都是在校的学生,都以班为单位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二、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都与道德相关

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都与道德问题相关,但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异:公民教育更关注的是与政治、国家、政府、制度等相关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品德教育更关注的是个人的品格特征与状态。但两者又是彼此促进的关系。公民教育在宽泛意义上能够促进和鼓励个体品德的发展;个体品德的发展有助于公民素养的养成。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好人”,一个“好人”可能并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并不注意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开展公民教育的路径

合格的公民需要在意识、知识、道德、能力或技能等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公民教育就是在这些方面进行培养、传授、训练的过程和活动。公民教育既坚持自身特色又注重吸纳、利用品德教育的资源。

1.凸显公民教育的内容。公民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地透过教育途径,使学生公民树立正确的公民价值观,拥有良好的公民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使之成长为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有效成员。公民教育要求公民应当遵守基本的道德,但除道德之外,还与政治、公共生活有关,其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则、规范、价值和态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培养德行高尚的公民是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公民教育注重让学生了解有关政府、法律和政治方面的知识,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个明权尽责的“好公民”。公民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公民意识、实践公民行为。

2.注重吸纳品德教育的资源。品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公民教育的成效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明确了公民教育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纲要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表明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战略主题,如何提升国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一)公民教育更能涵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就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我们要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全过程。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抓住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国国民只有到18周岁才能获得公民身份”问题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65.6%,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47.8%;在“你想过参加和自己生活相关的公共决策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75.9%想过,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51.4%想过;“你试图影响过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定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25.9%曾经做过,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19.4%曾经做过;在“你与他人谈论政府工作或政治问题吗”问题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有13.6%经常谈、有67.8%偶尔谈,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仅有5.3%经常谈、有62.1%偶尔谈。

数据表明:通过公民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公民加深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能够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产生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理性认识。具有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秉持合理、合法、守法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二)公民教育更能促进国家认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培育年轻一代认识国家、关心国事,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是公民教育的一个着力点。

在多元价值与国际化浪潮冲击的背景下,公民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国家观念。公民教育要培养公民的归属感,让中学生意识到自己拥有中国国籍,是国家的一名成员,意识到自身是认识、改造和发展国家的主人,对国家承担一定的义务。

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公民教育把强化国家认同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公民教育注重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用国家观念淡化民族界限,不分民族,不论出身,把忠于国家、忠于中华民族、忠于宪法、维护国家统一作为公民必须坚守的最高理念、基本准则和基本价值观。

调查数据显示:在“公民与国民两个概念是否相同”问题的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68.2%,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3.4%;“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核心是什么”问题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2.9%,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42.8%。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可以强化青少年公民的国家认同,公民教育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探讨国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作出情理兼备的判断,提升国民身份的认同,提高国家的凝聚力,增强公民对国家的向心力,使青少年形成“我是中国人”的观念,成长为了解国情、关爱社群、乐于承担的公民。

(三)公民教育更能促进身份认同

要实现公民身份认同,离不开教育、宣传和启蒙。在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是,改变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心灵深处积淀的“臣民”角色定位。这是渗透到每一个个体人血脉之中的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遗传,非持续的教育、宣传和启蒙不可能改变我们人民的传统政治文化观念。人是观念与意识的囚徒,一个摆脱不了传统政治文化梦魇的民族和其成员,不可能迈开大步跨进现代社会。

“公民身份认同主要是指公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问题的回答上,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1.7%,未上过《公民常识》课的学生中正确率为51%。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可以强化青少年的公民身份认同,使青少年认识到公民身份的法律属性,强化对权利、义务、责任的理解。

四、公民教育要突出特点并融入德育体系

(一)处理好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关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民课程体系

学校公民教育课程和教学是落实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上过独立的公民教育课程,把公民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是十分必要的。

实施相应的公民教育,使公民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增强公民教育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积累公民教育的经验。为了更清楚地解决公民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矛盾,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理解的瓶颈、教材内容需加强的着力点、教学过程中需把握的课外资源、师资力量培训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强教材建设,修订、打磨、完善教材,确保公民学教材的科学性。要认真研究与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公民教育问题、公民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

(二)造就有志于公民学教育的优秀师资力量

公民教育的成效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没有一支有强烈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公民教育就无法开展。

我们现在的品德课教师基本上是师范大学或师范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师范院校设置的课程,不是以公民思想为主线。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课专业的学生进行公民思想的教育。现从事公民教育的老师先前多是从事品德教育的,在职教师要补公民课程。当前,公民学的教师稀缺,需要通过培训培养一批骨干,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影响一批教师,为逐步扩大的公民教育准备优秀的师资力量。这批师资力量要热心公民教育事业,熟悉公民学的专门知识,明白公民教育的价值、意义,看好公民教育的前景,能在传授公民知识的基础上具体指导公民技能的训练,能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培养公民的参与技能。

(三)充分发挥公民课程在公民意识培养方面的功能和优势

学校公民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必须不断完善公民课程体系。首先,要让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知道按规则行事。明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都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要让学生知道哪些可以去做,哪些必须去做,哪些禁止去做,让学生树立慎重行使权利和认真履行义务的思想,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应最大限度地把法律精神的内核与实质传授给学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深入到价值熏陶。其次,公民意识教育必须廓清法就是约束、法就是惩罚的片面认识。不仅要分析法的禁止、惩罚功能,还要分析法的许可、鼓励等预见、指导功能,从而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把法的课堂搬到社会上去,扩青少年视野,增强学生做现代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紧迫感。再次,要加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让学生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

上一篇: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下一篇:高校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疏离感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