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中美术DIY课程可行性的研究

时间:2022-06-13 04:27:07

创新高中美术DIY课程可行性的研究

【摘要】 目前在我国,高中学生对DIY美术课程的学习探索精神不够浓,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对美术深层次的自我感悟。这与我们目前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创新高中美术课程,给学生提供由想到做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是促使高中课程个性化设置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通过"不织布"的手工制作课程对创新高中美术DIY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中美术 DIY课程 不织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说明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则认为:“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人类能够创造而动物不能”,“创造是人类所具有的本能。”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访问俄罗斯期间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目前在我国,高中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探索精神不够浓,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对美术深层次的自我感悟。这与我们目前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创新高中美术课程,给学生提供由想到做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是促使高中课程个性化设置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通过“不织布”的手工制作课程对创新高中美术DIY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 1.高中美术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中美术课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那为何如今的高中美术课程无法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重视呢?这恐怕是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惹的祸。

 1.1 传统高中美术DIY教育缺乏艺术特点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教育缺乏应有的艺术气息,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作用。导致课堂枯燥,高中美术DIY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学生“依葫芦画瓢”的问题较为严重,学生只是机械式地动手却不积极开动脑筋。长此以往,成为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忧患。

 1.2 高中美术DIY课程学生创作时间不够

现在的高中美术DIY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把握的思路不够清晰,教师的DIY多过于学生的DIY时间。学生首先聆听和观察教师的"讲"和示范,然后开始消化理解所听、所看,当进入到操作阶段时课堂所剩的时间已经寥寥无几了。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研究的时间远远不够。

 1.3 高中美术DIY课程缺乏家长的支持

现阶段的高中生,家长基本属于60后,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事业基础。但是,对孩子的升学要求也很高。普遍认为考个重点大学才是孩子高中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因此,与孩子间的交流、对话容易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厌倦心理。

 2.“不织布”DIY高中美术课程设计

 2.1 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该课程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的领悟,熟悉“不织布”的相关概念和知识,以便于与学生交流时能够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和解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次教师通过手工制作预估DIY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预期影响,当确定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及想象力后,再开始着手准备在高中学生中开展此类课题,确保课程的可行性。

 2.2 趣味性、需求性原则

增强学习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求职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求学生有趣更和谐,和谐更有趣。同时,根据调查分析学生的能力短板,调查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差。因此,设计“不织布”DIY 课程。

 2.3 选材,确定“不织布”手工制作的内容

协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不织布进行选材,区分国产不织布和进口不织布的特性,合理运用不同不织布的特性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自行准备相关材料:不织布、剪刀、镊子、针、线、胶枪、液体胶、棒棒胶以及一些相关配件。(四)个性化原则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利用业务时间通过教师自制的课件初步学习不织布图纸的绘画方法与不织布的针法,在课程进行前给予学生一些引导和帮助。如:不织布的针法(自制课件含图示,电子课件含语音讲解)

1.锁边缝、卷边缝:适用于卡套,PSP套挂件等的外边缘。

2.拼布缝(也称直线缝、贴布缝等):适用于在布上固定图案,拼布缝的时候沿着图形的边缘缝,针脚跟图形的边缘成90度为最佳。

3.毛边缝:由于很多不织布产品都需要对边缝一种具有特色的图案,尤其在做不织布蛋糕时,这种针法就用的最多,因此,这种方法基本做每个不织布产品时都是需要的。

4.回针缝:能熟练使用回针缝法的人常常能缝出一个很漂亮的图案,还有可以大大减少手指被针刺到的次数。

5.藏针缝:藏针缝也是常常被用到的针法之一,通过他可以把线隐藏在里面,使用针出来的效果更好看。

6.花纹型缝法:这种针法属于高级针法,但是他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通过这种针法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出来。

 3.课程设计优势

 3.1 理念创新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改变传统传授策略,由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打牢了基础;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建立了生生和谐,师生和谐关系。

 3.2 模式创新

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把握的准,有条不絮的组织好教学,对课堂上教授的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使其变为了自学部分,节约了课堂学生制作的时间,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创作。由于课件发放的时间距离正式课程还有一定的时间,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自学,寻找更多有利创意的资源;有足够的时间与教师交流、咨询、探讨。

 3.3 培养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找到学习的方法

3.3.1 培养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主动性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了多实践、多研究、在实际操作中寻找制作的技巧,掌握技能。在"不织布"的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由于自己的选材不同,制作手法也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尽相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对学生学习产生了激励作用。

3.3.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不织布”作品制作中,不织布出现了各种问题:

明线问题:合理运用明线,使作品更显立体感,同时考验了学生的手工水平;PP棉的填充:有的同学发现填充棉花会外露;有同学反映作品扁扁的。这时候学生得出了各种结论:首先不织布如果用翻面缝则会显得鼓;PP棉填充的手艺,则会影响填充的效果;可以使用一些小工具,来协助填充,但不能太尖锐,容易损坏作品,可以用圆珠笔芯;至于棉花有外露不要急着一下子塞很多,一点点塞,从小处塞起,用小些的工具,但工具头最好不要太尖,不然把布弄破了,可以用圆珠笔芯。至于棉花外露的问题,就是在缝的时候缝线间距太大了。应该根据作品的大小掌控缝制时的间隙。

3.3.3 个性制作、共享学习成果

通过各种操作实践,学生自觉解决各种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总结归纳,将学生们有价值的成果分享给所有学生,达到了个性制作、共享成果的多倍效应,大大提高了教学目标。

3.3.4 DIY的作品、提高学生美术修养

学生选择的不同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作品思路,最终展现出的作品也呈现了不同的美感。譬如,较为有特点的向日葵制作:首先是色彩和构图的选择,采用桔红色的布制作花心;棉花、黄色棉布制作花瓣;绿布做带子;绿色格仔布用来封底。其次,注重制作技巧,先在布上画好合适的圆代表花心,然后用平针法按画好的线缝好,拉起来,然后充棉并把开口缝起来以免棉花跑出来。花瓣拼接要求让花儿看起来有层次感。

通过“不织布”DIY高中美术课程研究、分析,论证了DIY课程的改革刻不容缓,在课程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美术新课程标准》 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 袁桂林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下一篇:浅谈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