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时间:2022-06-13 06:39:03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从概念入手分析了高校建立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指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及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建设策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并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收藏与利用,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自数字图书馆这一名词诞生以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不同论说。在最为宽泛的定义中,数字图书馆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知识经济的主要基础设施和前提条件,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狭义的说法则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将多种媒体形态的大量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将信息的存储、管理、检索、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笔者以为,“数字图书馆”是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化信息的集合体,是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系统或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Internet 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 Internet 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

2.高校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浏览,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的领域。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需求:第一,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活动的基础之一,其发展是图书馆所处信息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得以实现的重要推动因素。第二,因特网的迅速推广与普及,给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而电子书籍、电子出版物的增多使传统的存储组织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需求,为了解决资源与存储共享和发展,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来描述馆藏的服务。第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手工信息检索,而希望通过网络直接检索图书馆的馆藏,获取所需的信息。此外,图书馆其他网上业务的展开,也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持。

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1 馆员素质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的需要,传统图书馆的人员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面对新的要求,图书馆和馆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够合理定位,不能够正确认识新的变化,不能够正确采取措施,不能够根据新的需要对自己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些都阻碍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中人才问题表现得很突出,专门人才很少,发展数字图书馆没有计算机专业人员不行,没有图书馆学知识与计算机专业技能相融的复合型人才更不行。要做到建设和管理好数字图书馆,要靠具有文献信息学理论知识和图书馆服务技能又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否则,搞深层次服务只是一句空话。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数字化图书馆研究涉及图书情报、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三大领域,数字图书馆代表了图书情报事业的未来,是21 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

3.2计算机设备问题

计算机拥有量较少且不平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加快信息传递,使人人都能从中分享或获取科学知识,而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靠网上传递,靠计算机的检索,因此,计算机拥有与否或拥有量的多少成为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先决条件。我国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比,计算机拥有量相对较少,且国内各省市之间极不平衡。尽管各高校逐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数字图书馆,但要达到真正意义的享用和利用数字图书馆还任重道远。

3.3存储技术问题

我国当前大量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服务器存储结构,运用主机总线技术,用户通过局域网对数据进行访问,因而,局域网络常常由于信息流量的过大而出现拥挤堵塞,直接影响到数据的传输、管理、维护,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由局域网而生发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每一个服务器的空间都是不可以共享的,这就导致了服务器空间利用的不均衡,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在知识产权和技术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许多服务器、平台在互联方面的不兼容,这同样给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不便及困难。这些困难在于海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数字化,然后放入图书馆,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压缩、保存和便捷地利用,而同时又降低相关成本,这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3.4网络及安全问题

数字图书馆主要依托的是网络,网络系统设施的状况是一个图书馆数字化与否的一个基本标准,网络化的程度是检验数字图书馆完善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网络建设中,要完成两个方面的网络设施,一个是远程互联网,加强与其它高校图书馆以及地区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联系,一个是校园网的完善程度。校园网的建设主要是方便在校学生与教师对图书馆的使用在本校科研和教学方面意义重大,目前部分高校已重视在这方面的建设,校园网已经相当完善,尤其是在图书馆方面更是这样,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对所有在校教师和学生开放,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大变革。图书馆网络资源相当丰富,不仅包括各种各类图书,而且包括期刊杂志;不仅有原书,而且有电子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可以检索、下载,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得力助手。数字图书馆实际上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和周边环境构成的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不安全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和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安全与维护才能使它更加安全、健康地发展。

4.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措施

4.1 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

人力资源,即数字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其后续储备人才,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关键。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数字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得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并要通晓知识产权(版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各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尚囿于传统的馆藏、借阅工作模式。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花大力气进一批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并配备若干名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4.2改善硬件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

目前,高校图书馆大多在筹划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尽管起点不尽相同,但都还属转型发展期。数字化发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设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这样,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考虑到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以数据处理和应用为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校师生访问馆藏资源、网上资源的需求,因此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可即时扩展,且易于维护的。总之,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改善要突出能创造开放式的信息环境,重点要抓住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4.2.1建设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图书馆网络及服务系统

目前,各地高校相继建设校园局域网,建议网络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同时配备 1000M高速以太模块为主干的交换机和交换集成器,使图书馆局域网骨干带宽达到 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满足日后数字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容量之需。

4.2.2多媒体阅览室建设

多媒体阅览室的开设满足师生多样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务手段。各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建设要立足高起点、富规划,有条件的可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同时,能为读者提供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务,实现文献检索课程的网上教学、人员培训。

4.2.3书(刊)厅电子化建设

随着数字图书馆时代的来临,馆内电子资源占馆藏资源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单一的印刷型载体书厅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就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随书磁盘、光盘的量将会逐年递增,而现行的图书入书厅,光盘归电子检索室的做法,给师生入库查阅带来诸多的不便。若采用磁盘和光盘上网、电脑入书厅的方法,且在书厅配备一定数量的联网工作站(开通节点),那么厅便兼具了电子阅览的功能,实现印刷型、电子型文献资源及网上资源的综合查阅,使用户在同一时点便可获取多媒体的信息,满足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上一篇: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议五年制高职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