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机器人竞赛活动培训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06-13 01:22:37

浅谈中学机器人竞赛活动培训的有效策略

摘 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中学机器人竞赛活动的举办已经越来越频繁。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辅导教师,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优秀的选手参加比赛并且取得好的成绩,这需要一套完善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竞赛;培训;参赛选手

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科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它集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辅导教师,如何将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培训工作高效的、有秩序的开展下去,培养出优秀的高科技人才,使得机器人比赛更加精彩。笔者认为针对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培训工作是有方法和策略可寻的,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和经验总结谈谈几点想法。

一、选拔主体对象――参赛选手

参赛选手的选拔是机器人竞赛活动培训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也是机器人竞赛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对象,机器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所以,参赛选手的选拔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学生当中“相中”高科技苗子,寻到自己满意的参赛选手,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对机器人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有人认为: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所以,机器人竞赛活动选的学生不仅需要对机器人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且还需要他们对机器人有足够的兴趣。

2.动手能力强

从近几年的机器人竞赛活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重庆市选拔赛(各项目的第一名晋级全国赛),还是重庆市常规赛,大多数项目都要求参赛选手将机器人的零件拆成散件带入比赛现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搭建机器人,然后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这就要求负责搭建机器人的参赛选手在搭建机器人的时候上手一定要快而准,当然,这也是对每个参赛选手的基本要求。

二、辅导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机器人辅导教师大多为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钻研教材,认真写好教案。俗话说得好,要给孩子半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辅导机器人的教师也不例外,所以,辅导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读懂并吃透比赛规则,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辅导教师对比赛项目的规则理解不够透测甚至是理解错误,尤其是比赛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模棱两可,这样会导致辅导方向有误,培训效果不明显,比赛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辅导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并且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知道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手段。既然是比赛,那么就应该众在参与,拿奖或不拿奖或者拿几等奖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比赛自己和以前相比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等等,只要做到了其中一点,那么,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三、培训参赛选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天正常的行课安排为上午五节课,下午四节课。为了保证机器人竞赛活动的训练能顺利且有效地进行,参赛选手培训时间一般为中午、下午放学后或周末的课余时间,让参赛选手在短期内进行集中训练,在这期间参赛选手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参赛选手要认真研读比赛规则

比赛规则除了辅导教师要学习之外,参赛选手也要仔细研究,因为比赛规则里面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如竞赛流程、竞赛所要完成任务、评分标准等等。正式比赛时,辅导教师不能进入比赛现场。所以,参赛选手要对这些重要条款做到心中有数,甚至还要记住某些注意事项,以免在比赛过程中丢失分数或者犯规。

2.参赛选手要反复练习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

从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各个项目比赛情况来看,有些比赛项目的任务要求不确定,只有参赛选手进入比赛现场的时候才知道所要完成任务的具体情况。所以参赛选手要反复习练习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只有这样,学生在比赛中才能游刃有余。

3.参赛选手还要学会如何应对在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参赛选手平时在训练的时候可能一切都顺理成章,没有遇到过突发状况,即使遇到了也是辅导教师帮忙解决。可是在比赛现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就要预设各种突发状况,让参赛选手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防止在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措手不及。

四、做好赛后反思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学反思,那么,作为机器人辅导教师在每次比赛过后也要有所总结和反思。每次比赛下来要总结和反思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好的或者不好的都要做好赛后总结和反思工作,把好的、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方便以后再用;不好的想想为什么不好,总结出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辅导教师要坚持做好每次赛后的反思和总结,这样不仅有助于辅导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辅导教师积累丰富的经验、方法。

机器人竞赛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辅导教师对于参赛选手的培训工作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总结出一套既科学又完善的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51.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0-61.

[3]金小平.读懂学生,对症下药:让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6):20.

(作者单位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

上一篇:郭忠恕界画的历史意义 下一篇:《最后的晚餐》作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