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作品解析

时间:2022-06-28 02:27:20

《最后的晚餐》作品解析

摘 要:《最后的晚餐》是伟大的意大利作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整幅画作特点明显,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分析《最后的晚餐》的人物特色,其次分析《最后的晚餐》作品的整体特征,最后探究《最后的晚餐》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最后的晚餐》;作品特征;价值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065-01

《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因此整个作品的创作风格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的色彩,作品的风格独具特色,是文艺复兴绘画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最后的晚餐》的人物特色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而达・芬奇是文艺复兴的绘画大师,在他的身上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光辉,所以作品的人物特征明显,形态各异,神情丰富,体现了普通人的特征。

《最后的晚餐》所表现的是耶稣被捕前和12门徒共进晚餐的情形,当耶稣说出你们中有人背叛我这句话之后,门徒们的反应强烈。画中的耶稣却泰然自若,表现的十分的安详和淡然。他双眼微微下垂,两手撑着桌子,并没有因为门徒的出卖而愤怒和咆哮,反而十分的宽容,大度和淡然。在他的表情中体现了圣经的教义-圣洁、宽容和包容。对耶稣的人物刻画既有普通人的平实也有圣子的光环。耶稣处于整幅画的中央位置,头顶是窗外的蓝天绿草的景色,让耶稣的头顶位置十分的开阔,亮度也提高了,耶稣的头顶好像有光环在萦绕。

在耶稣的右手边是出卖耶稣的人物犹大。犹大的右手紧紧握着钱袋,身体猛地向后倾斜,表情狰狞,一副做了坏事被发现的尴尬和害怕。犹大手里握着的钱袋子中装着出卖耶稣所获得的钱币。对犹大的刻画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犹大的面部暗化的处理,整幅图只有犹大的面部是近乎灰色的,好像处于阴影当中。

耶稣右手边的其他人物都在聚精会神的盯着耶稣看,希望赶快从耶稣嘴里听到出卖者的名字,最边上的门徒甚至站起身,双手摁着桌子,十分的着急。另外两个人一个双手冲着前方,拼命地摆手,既想告诉耶稣不是自己干的,又不敢相信有人会出卖。每个人都表情复杂,十分的担心。

耶稣左手边的人物又是另外的情形。前三个人中一个人伸出一个手指,似乎在问耶稣是不是只有一个人,另一个人张开双臂,一只手正要去拍耶稣的肩膀,想要去安慰耶稣的样子。穿红色衣服的门徒紧张的站起身来,好像在问您认为是我吗?另外三个人则在一旁讨论,到底是谁出卖了耶稣。

因此,整幅作品的人物刻画十分的到位,表情,神态和心理描写都在画作中表现了出来。

二、《最后的晚餐》的特征

一是作品不再充满神化的色彩。耶稣和众门徒拥有了正常人的表情和神态。充分的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宗教人物在走下神坛的时候变得更加的亲民,让普通的教徒可以亲近,更加的敬仰。

二是作品表现吃饭的场景中,人物在桌子后面排开,和正常的吃饭场景是不同的,只是为了让表现更加的充分,让欣赏者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每个人的表情和每个人的动作。让耶稣和众门徒也处于平等的地位中。

三是画面的表现力十足,众门徒和身后的景色、天花板以及墙面都配合的恰到好处。整幅画在充满特色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画面的完整性。同时作品的色彩的表现力十足,处于中间的耶稣进行了加亮的处理,也穿了红色的衣服。出卖者犹大则进行了阴影的处理,色彩灰暗。

三、《最后的晚餐》的作品价值

(一)时代价值

作品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整幅画是对人文主义的大力宣扬,让人们在对宗教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引导人们将宗教普通化,将人的地位提高。注重人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连圣子都变成了普通的人,那么对宗教的盲目崇拜就应该结束了,引导人们注重人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盲从,让宗教迷惑了双眼。

(二)自身价值

《最后的晚餐》作品本身就是达・芬奇的一幅力作,因此作品的构图十分的完整,作品的人物表现力十足,对传说中的故事的再现能力很强,将人物和背景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抛却作品的表现内涵,不再赋予作品更多的内在表现,那么《最后的晚餐》仍然是一幅十分成功的作品。

(三)后世价值

《最后的晚餐》对后世的影响十分的深远,它不仅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达・芬奇的个人最高的价值。这样一幅画作的存在,让人们对文艺复兴的体会更加的深刻,也让人们对达・芬奇的思想内涵理解的更加的到位,《最后的晚餐》不仅是意大利的国宝,更是人类绘画史上的奇迹。让后世敬仰。

四、结语

《最后的晚餐》作品人物的特点鲜明,作品表现完整,绘画手法高超,作品内涵丰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是意大利绘画史上的杰出画作。《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我们敬仰和保护。

参考文献:

[1]马晓静.呼喊在此刻寂寞地消逝――《最后的晚餐》作品解析[J].中央美术学院学报,2012,12(1):14-15.

上一篇:浅谈中学机器人竞赛活动培训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乔伊斯《死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