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时间:2022-06-13 01:14:53

现代信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是随着计算机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加,在日常使用中经常出现黑客攻击、病毒侵入、数据窃取等问题,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现代信息条件下,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众多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条件;计算机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17-02

现阶段,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保证社会各项活动顺利进展的基础,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人们工作和生产的效率,但是也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风险。随着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很多计算机使用者提高了安全问题的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计算机结构分析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必须及时对计算机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保证计算机的使用安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表示系统软件应受到的保护,在日常操作中,不会受到恶意损害、更改、信息泄漏等问题,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不会发生网络服务器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多样性和操作复杂的特点,导致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现阶段,很多黑客攻击力度越来越强,远远超过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很多破坏都是致命性的破坏。在Internet网络上,不会受到地方和空间的限制,一旦出现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就可以在一个星期内在全世界传播,而且这些致命性的攻击,容易让计算机瘫痪或者计算系统损害。目前,蠕虫、网路监听和后门等几种黑客攻击方式最常见,攻击手段非常厉害,给计算机造成了巨大损害。这些攻击手段会不断演变,开始向智能化发展,攻击国家目标开始向操作系统深入,手段不断更新,给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带来了更大挑战。

2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1)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第一,计算机本身就是在比较开放的环境下使用的,网络开放性较大。而且计算机网络就是由很多局域网组成的,所以进行信息相互沟通和交流时,如果攻击者掌握数据流通路径,就会利用比较特殊的方窃取用户信息。第二,加密技术比较有限。现阶段,很多网络中进行信息传输时,都没有进行加密,或加密技术不高,导致很多计算机使用人员必须使用软件技术管理计算机信息传输,用户的私密信息很容易被他人盗取。第三,网络协议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问题。目前TCP/IP是互联网比较常用号的通过性协议之一,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TCP/IP协议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很多网络安全需求。除此之外,TRCP/IP本身就具有开放性,所以该种协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第四,计算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比较浅薄。由于很多互联网用户并不能清楚的认识并具有计算机使用安全意识,导致计算机网络中很多安全措施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不能发挥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的作用。而且一部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对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导致信息泄密,被他人盗取,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使用者的切身利益。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表现

第一,不怀好意的盗取他人的信息。一些网络信息由于缺少密码保护,导致信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互相流通,很多不法分子就会利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网线及路由器等获得信息,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格局,从而在其中得到利益。一旦一些企业的重要信息发生泄漏,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不法分子网络环境中,还可以与计算机使用者形成资源对接,并不断修复其中的信息,利用一些特殊的信息潜伏在网络中,此种行为已经给计算机使用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且也是现阶段比较重大的问题。第二,任意改动用户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已经清楚了掌握了信息格式,所以在日常使用中,会利用各种方式和策略修改用户的信息,然后向同一个目标发送信息。很多不法分子已经清楚的掌握了数据格式,在用户使用和操作中,可以随意修改用户的信息,并向用户发送一些假冒信息,完成了用户信息的再次修改,而且不会被用户发现。计算机网络连接个事比较多样,而且终端分布都不均匀,所以网络之间都是互相可以联系的,这些都给网络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网络管理对策分析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很多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给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必须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保证计算机使用的长期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提高用户敏感数据的认识

计算机用户使用者的不正常操作产生了很多不安全隐患,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很多计算机者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时,为了安全起见,都设置了登陆账号和密码,相当于计算机使用者的身份证,如果用户账号和密码丢失,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用户账号分析可知,用户账号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电子邮箱、系统账号与支付卡登陆账号等,如果被黑客获取到有用信息,就会给用户造成较严重的损害。很多计算机用户在设置用户账号信息时,为了方便记忆,通常将密码设置为相同或类似的密码,例如用户生日密码,此种设置方法非常简单,而且密码等级较低,黑客攻击时,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就可以在短时间中破解密码,所以计算机用户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账号的重要的性,增加账号密码的难度,并定期更换密码,保证黑客难以攻击,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认识。

2)信息加密

正确认识并使用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增强数据的保护力,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安全问题的发生。信息加密技术表示使用特殊的算法等对计算机数据进行重新编辑,完成信息隐藏,让用户自身对信息阅读进行控制。数据加密技术的合理使用,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还避免了数据传输中容易盗取的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条件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控制方法。根据加密技术的作用和方式,可以将加密技术分为传输加密、储存加密、完整性加密等技术。传输加密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传输中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特定的算法完成加密操作,加密后的数据只能使用加密算法完成解密操作,此种操作已经成为数据传输安全防护的主要方式。数据储存加密主要应用于储存数据的加密操作,同时还可以对数据储存过程进行加密,保证了储存数据的安全,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加密主要对信息处理和传送内容的完整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特定征码完成加密确认,只有当其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时,才可以完成数据的调用和读取。

3)网络防火墙的应用

网络防火墙是一种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方式,可以防止外来网络用户利用特殊方式进入到网络内部中访问网络资源,保证了网络内部环境下特殊互联设备的操作,同时该种技术还可以完成多个网络之间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根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实施检查,对网络之间的通信行为进行分析,并实时监视网络运行的实际状态。目前使用诸多的防火墙产品主要双宿主机、电路层网关、包过滤路由器和应用层网关等。防火墙应用技术已经信息条件下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已经成为当前避免网络攻击的主要操作手段,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不能防止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用户带来的威胁,而且也不能防止软件或文件的感染及数据驱动的攻击。

防火墙是企业和用户使用的一道公共网络屏障,已经成为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网络产品之一。但是防火墙却处于网络安全最低层,主要负责网络传输操作控制,但是该种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应用到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层中,不仅可以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操作,还可以给各个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管理与服务。此外,现在很多防火墙产品都已经开始向数据安全、病毒防范、用户认证及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4)进行如入侵控制和检测

入侵检测主要对计算机中存在的异常情况现象进行报告,同时及时发现未授予的一些行为,已经成为当前使用较多的安全防范技术。入侵检测可以对计算机用户的行为操作进行识别,一旦发现异常行为,会及时报告给系统管理员,限制其活动,实现安全防范的目的,但是该种技术如果只进行单一性检测,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可以将人工混合检测方式应用到实际入侵控制中,同时形成一套科学且完整的检测体系,提高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数据安全。

5)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非常复杂,制定的一些防范操作可以控制网络安全,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计算机网络安全。只有在实际应用中,加强计算机使用人员及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才能使用一些先进技术和工具等控制就算几非法行为,尽量降低计算机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规范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力度,不断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增强计算机人员的管理和安全防范意识。网络环境中常使用的IP一直被管理人员所忽略。为了促进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进展,必须加强计算机中的IP控制,实现资源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发现盗用资源用户,及时对其进行惩罚,只有从各个方面控制计算机网络安全,才能保证网络用户的切身利益。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网络安全开始成为人们探讨的综合性话题,涉及多个方面,给人们的日常使用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时将直接损害计算机使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现阶段很多计算机网络管理已经成功应用到各个企业的发展中,实现了信息网络的深入溶度和发展,加深了社会发展中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联系。为了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加强网络防范,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运行。本文主要提出了提高用户敏感数据的认识,信息加密,网络防火墙的应用,实行如入侵控制和检测,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等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海玲.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有效维护措施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2(9).

[2] 刘德金,刘青.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8).

[3] 史玲华,张玉峰.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8).

[4] 孔宏海.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

[5] 刘利,雷正桥.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2014(3).

[6] 程凤.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J]石油仪器,2014(6).

上一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反思 下一篇:数字化可视三维教z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