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6-12 10:03:28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 要: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与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同,高中阶段化学需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进行导入,师生共同探究其中的原理和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上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与初中阶段的学习不同,初中的化学主要涉及到一些简单的实验的演示一些概括的、抽象的化学概念。高中阶段化学需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进行导入,师生共同探究其中的原理和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成为一线化学教师一直探究的主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简单谈几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供各位同学科教师探讨,以期共同提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最少的精力和物力,来实现最大化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并内化为一定的化学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在潜意识中首先树立这种高效的观念,然后才能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教学的有效性一般需要通过教师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表现出来。诚然,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等科学的方法将自己个性特点发挥出来,通过一定的研究手段将知识点化难为易。

二、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1.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与发展

一堂课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呈现出来的。教师对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内容的讲授,通过关注学生的接受和信息反馈来了解知识是否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要以学生为活动开展的主体,课堂活动的每一个具体实验环节,都要以学生为本,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发展,在原有基础上促进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好时间和效率的关系。不能追求节约时间就减去其中的重要环节,也不能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不考虑课时数。

2.一堂课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记忆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化学的记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记忆上的窍门和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才能大大提高化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如高一化学中的第一、三、五章,基本上属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这些就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强化记忆,以便在后面的化学学习中能熟练地运用。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如,“什么是化学离子反应”,凡是有离子参加或者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笔者在让学生记忆这一概念时,先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中所说的“离子”,是可自由移动的。接着让学生回忆电解质电离。熔融状态下的离子化合物,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水溶液中有可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帮助学生理解、总结离子反应的概念――只要化学反应中包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该反应就是离子反应。学生真正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了。

三、传统课堂教学有效性难发挥的原因

传统的课堂教学将知识目标仅仅分为双基目标和情感目标,方法就是通过反复讲、重复练,来应对考试,以求熟能生巧,但是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教师讲完一节课下来相当累,课堂教学效率也极低。学生对于这一机械的授课方式,不感兴趣,不配合教师的活动环节,以致留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以学生为本位。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显得很被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被禁锢。结果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对化学失去学习兴趣,不能实现全面发展,也没有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师生互动也是一种教师单纯地问和学生单纯地回答。单向的传授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小组探究的创新意识的发挥。

四、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以学生为本位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兴趣为先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笔者对每一个学生的声音都倾听,欣赏他们的优点,关注他们的课上的反应。化学离不开实验,笔者在每一堂化学课中,尽可能地通过实验演示方法,得出化学现象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的观察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2.增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

实验前,笔者先对学生提出实验中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地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问题分析,对实验的现象进行总结,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知识的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3.引竞争机制进课堂

为了提起学生的全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还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如,“元素化合物”一课时的教学,这部分内容相对枯燥,笔者组织学生分组,先进行化学方程式背诵小组赛。接着进行默写化学方程式,这样全员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并且效果非常好,很快大家就都牢牢地记住并能再现。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学生间小组合作的互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交流,进行情感体验,探寻真知。一节课后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45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共同实现教学预定目标,达到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丛立.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佐藤正夫.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

上一篇:谈高中物理的激发兴趣与质疑 下一篇:谈交际法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