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时间策略”

时间:2022-06-12 08:53:08

高血压治疗的“时间策略”

人体血压具有典型的昼夜节律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夜晚低,白天高”,即夜间血压水平较低,处于“波谷”,清晨醒来后人体血压开始逐步增高,于上午10~12时左右达到“波峰”,此后血压有所降低,但白天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傍晚血压开始逐渐下降,凌晨3~5时达到最低点,呈现为“勺型”(见图1),其变化幅度大于10%。医学研究显示,年轻人早晨收缩压可升高约20~25mmHg(毫米汞柱);而存在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收缩压变化更明显,从清晨睡眠至醒后数小时内血压变化可达50mmHg以上。

注重“时间治疗”, 提高降压效果

近年来,有学者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时间节律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凌晨的血压下降现象消失,甚至高于白天的血压,表现为“非勺型”(血压下降比值<10%,但≥0%)或“反勺型”(血压下降比值<0%)【编者注:可参阅本刊2010年9月上旬刊《你的血压是“勺型”吗》】。高血压患者中非勺型血压约占17%~40%,而这类患者的器官损害程度更加严重。

因此,调控夜间血压水平及血压模式已成为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时间治疗”,就是有目的地择时服用降压药,使人体内的药物浓度与血压的昼夜节律同步,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降压的时间选择

如何将“时间治疗学”应用于降血压治疗过程中?

24小时血压监测

高血压患者开展择时降压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血压的节律类型。尤其是顽固性高血压、初发性高血压以及血压变化波动大的患者。目前医院通常采用的是无创伤的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它通常白天每隔15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隔30分钟测量1次,然后将全天24小时的血压控制情况输回计算机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在医院佩带好输入个人信息的记录仪即可继续平时的日常活动,通常24小时后返回医院然后将采集的血压信息交由计算机分析处理即可。

袖带式动态血压记录仪的主要缺点是袖带频繁地充气和放气,晚间影响患者休息。此外,肢体活动可能干扰测量结果。

根据类型选择服药时间

一旦明确为非勺型高血压,在选择药物时就需要考虑恢复血压的正常节律模式。在综合分析患者靶器官损伤、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见下表)。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院外服药治疗,药物的调整不能只以有无症状作为参考,在家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药物治疗方案是否适当的重要判断标准。

上一篇:漫漫癌痛何时休 下一篇:注射乙肝疫苗无反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