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癌痛何时休

时间:2022-09-29 09:23:07

【前言】漫漫癌痛何时休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究其发生原因,癌痛可分为以下几类: 由癌症本身直接引起 这一类患者最常见,约占70%~80%,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组织,侵犯骨骼,或侵及胃、肠等空腔脏器,或肝、肾等实体器官的管道造成梗阻,血管阻塞或受侵,黏膜受侵或溃疡,颅内压升高等。 由癌症发生及发展...

癌症,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然而,对癌症患者而言,更害怕的其实是伴随癌症而生的癌性疼痛!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在忍受癌痛的折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癌痛比例高达80%。

有人说,癌痛是世界上最让人难以忍受的痛;有人说,癌痛无药可解。事实真的如此吗?面对可怕的癌痛,我们该如何应对?

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刘一直很乐观坚强,即使面对晚期肝癌的诊断,他也没有皱下眉头,更没想过放弃治疗。可如今,他竟然有一种想从顶楼一跃而下,了结余生的念头。这一切的改变,只缘于――癌痛。“那种疼痛无法用言语表达,一会儿像有刀子在肚子里割,一下一下,痛得入心入肺;一会儿又像有千万条虫子钻进身体,又痛又麻。死亡只是一瞬间,可这疼痛却是没完没了。我不怕死,但我受不了这难熬的痛……”

有些痛,与癌症无关

老刘只是众多被癌性疼痛(简称癌痛)困扰的患者之一。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在忍受癌痛的折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癌痛比例高达80%。调查显示,在不同癌症患者中,癌痛的发生率也有不同。骨癌患者约为85%,口腔癌患者约为80%,泌尿系统癌症患者约为70%,乳腺癌患者为50%左右,肺癌患者约为45%,淋巴系统癌症患者为30%左右。尤其是肝癌、肺癌、骨癌和发生骨转移的癌症患者疼痛十分厉害。

究其发生原因,癌痛可分为以下几类:

由癌症本身直接引起

这一类患者最常见,约占70%~80%,由于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组织,侵犯骨骼,或侵及胃、肠等空腔脏器,或肝、肾等实体器官的管道造成梗阻,血管阻塞或受侵,黏膜受侵或溃疡,颅内压升高等。

由癌症发生及发展引起的疼痛这类癌痛患者约占10%左右。其疼痛不是癌症直接引起,但是与癌症的发生及发展有明显相关性,如由于恶病质等因素造成活动障碍,进而引起疼痛、褥疮、肌痉挛、便秘等。

由相关治疗引发的疼痛由一些有创性的癌症诊断及治疗措施,如骨髓穿刺、病理活检、腰椎穿刺等操作引起的疼痛;手术后所致的瘢痕痛、神经损伤、患肢痛;化疗引起的神经病变、栓塞性静脉炎、口腔黏膜炎;放疗引起的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炎等。这类患者约占10%~20%。

与癌症本身无关的疼痛并不是所有癌症患者的疼痛都与癌症本身相关,约有8%的患者疼痛与癌症本身无关,而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如骨关节炎、风湿、痛风、糖尿病末梢神经痛等。对于这类患者,治好原发病,疼痛常常也会自然消失。

癌痛需要有效控制

面对癌痛,很多患者存在“得了癌症哪有不疼的”、“癌痛不可避免”、“癌痛治疗没什么好办法”等错误认识。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天约有上百万肿瘤患者遭受癌痛折磨,其中约有4成患者为重度或极重度疼痛。而绝大多数癌痛患者并未接受规范化除痛治疗,在“对付式治疗”或干脆不治疗中默默忍受着剧痛。

那么,癌痛无需或无法治疗,只能默默忍受吗?

癌痛的危害不仅仅在于带给患者难受和痛苦,影响生活和治疗;关键是癌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削弱对癌症的抵抗力;癌痛还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许多患者由于无法忍受疼痛煎熬,以至产生自杀倾向。

可见,对于癌痛绝不能 “忍忍就算了”,癌痛治疗也是癌症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成立癌痛治疗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癌痛治疗指南”。在2004年第一个“中国镇痛周”上,中华疼痛学会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医生的神圣职责”的口号,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让患者难以忍受的癌痛。

癌痛,首选口服用药

实践证明,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癌痛患者的情况能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药物治疗是癌痛治疗的常用方法,其用药原则包括: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途径的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不依赖他人,活动不受限。尤其是阿片类药物,适当地口服用药极少产生精神依赖性(成瘾性)或身体依赖性(

按时给药癌痛患者应当有规律地“按时”应用止痛药(3~6小时给药1次),而不是只在疼痛时“按需”给药。

阶梯给药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用药(祥见48页)。

用药个体化即应根据不同癌痛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止痛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需要由小到大直至患者疼痛消失为止。而不应对药量控制过严,导致用药不足。最适合的剂量应该是在能够控制疼痛的同时不良反应最小。

辅助用药注意使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药物,以提高镇痛治疗效果。抑郁情绪的改善将有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临床上常选用阿米替林、去甲丙米嗪和去甲替林等。

癌痛治疗“三阶梯”

癌症的三阶梯止痛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推荐的,也就是根据癌痛的疼痛程度不同而分别使用不同阶梯止痛药物的方法。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前提,是正确评估癌痛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此方法用0~10这11点来描述疼痛的强度。0表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能够忍受,对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4~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药物治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患者疼痛剧烈,需要药物治疗,严重影响睡眠。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对于轻度癌痛一般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的患者应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最常用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对骨转移性癌痛、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有效。在运用时应熟知其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功能障碍、消化道溃疡、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对于需长期止痛治疗的患者,应充分考虑使用NSAIDs的不良反应及限制性用药剂量等。不可盲目加量,如疼痛缓解不理想则及时进入第二阶梯。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止痛、睡眠已受到干扰、食欲有所减退时应用弱阿片类止痛药。此类药物包括可待因、曲马多、羟考酮等。在用药上应采取逐步向第二阶梯过渡的原则,即在给予NSAIDs的同时,逐步给予弱阿片类镇痛药。一般建议与第一阶梯药物合用,因为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第一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第二阶梯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物对非阿片类与弱阿片类药反应差的中重度癌痛患者建议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用此类药后大多数患者止痛满意,但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药性,重复用药的效果逐渐降低,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止痛作用。强阿片类止痛药的药效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增加到恰当的剂量。随着剂量的增加,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效果也增强。

在服用强阿片类药物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及时应用,用足剂量,经常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疼痛加剧时要增加单次药物剂量,而不要增加给药次数。

接受普通吗啡治疗者可于睡前将剂量加倍,以防痛醒。

控释片不可研碎服用。

应记录疼痛强度及剂量调整过程。

重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癌痛需要心理减压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方案,如果应用正确,可使大多数的癌痛患者疼痛得到满意控制。对于少部分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可考虑神经阻滞、神经破坏治疗、透皮给药治疗、放射止痛等方法。

放射止痛适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患者。对于难治性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植入式自控药物输注泵止痛治疗效果好,可经硬膜外腔、静脉、皮下或神经干等途径用药,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较明显。癌症伴发神经破坏或浸润时,一般的止痛疗法都不起作用,这时可以行神经阻滞疗法止痛。近年来射频神经毁损术用于癌痛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为少数难治性癌痛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神经阻滞是指在末梢的脑脊髓神经节、脑脊髓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其附近注入药物及脑室内给药等。常用的为局麻药及神经破坏药,如利多卡因、乙醇、酚及高渗盐水等使一定的神经破坏而起止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癌痛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有些癌症患者并非明显疼痛,而是由于心理障碍加重了疼痛的程度,对这类患者我们应该给予很好的心理干预治疗,让患者消除顾虑,放松心情,可以得到好的止痛效果。

癌痛需要正确认识

有效的控制癌痛的临床措施,是控制癌痛,提高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必然。实践证明,药物治疗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如果应用得当,90%以上癌痛患者的中度至重度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缓解。遗憾的是现实并非如此乐观,这与患者、家属对癌痛认识存在的误区有关。

选错医院、科室治疗

选错医院、科室治疗是癌痛治疗的第一误区。虽然不同的科室都可以有癌症患者,但建议癌痛患者选择肿瘤专科、疼痛专科或者肿瘤专科医院。因为,相对而言,肿瘤专科医师特别是肿瘤内科医师所接受的癌痛治疗教育更多,大部分医师已有“三阶梯治疗”的概念。而非专科医师往往对癌痛治疗的认识不足,无法保证患者癌痛得到规范有效的控制。如非肿瘤专科医生,常常习惯使用杜冷丁治疗疼痛。而对于癌痛患者,因为其有效作用时间很短,不良反应大,并不提倡使用杜冷丁。另一方面,部分患者配合肿瘤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疼痛,减少镇痛药的用量,甚至可以停药,这在非肿瘤专科是难以做到的。

长期吃阿片类药物会上瘾

阿片类药物是“三阶梯”疗法的基本用药。不少患者和家属甚至医护人员都担心吃阿片类药物会上瘾而心生恐惧。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成瘾性”的特征是持续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其目的不是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吗啡是安全有效的。大量临床实验证明,在使用吗啡治疗癌痛的患者中,很少发生精神依赖。国外报道10000例使用吗啡治疗癌痛的患者中,成瘾者不到4名。

患者服用阿片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能需要增加药物的剂量,这是由于疼痛强度增加了,或是产生了药物耐受,是正常的药理学现象,属于生理依赖,并不是“成瘾”的信号。

出现疼痛时才吃药

同样出于对止痛药的恐惧心理,有些癌痛患者不按规定吃药,痛时吃一片,不痛就不吃。这种做法会使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按时给药是癌痛治疗的原则,系统规律的治疗方能控制疼痛。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服用止痛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时,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告知医护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理后,绝大多数患者是能够继续用药治疗的。

扩展阅读

常用止痛药物

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在治疗剂量下,曲马多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头晕和头痛。剂量过大可产生惊厥。曲马多可口服,也可直肠、静脉或肌肉给药。目前多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由于应用控释技术,使其血药浓度峰值大大降低,因而与曲马多普通型相比其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减少,而起效时间延长。具有安全、高效、服用方便的特点,是二阶梯止痛药品中较理想的长效口服止痛剂。

吗啡吗啡是重度癌痛最常选用的镇痛药物。吗啡用药应口服,推荐起始用普通片(即释吗啡片)每4小时口服1次。一般从5毫克开始,个别可从10毫克或更多些开始。如果首次用药量口服后,止痛效果良好且嗜睡,则第2次可减量,反之第2次可增加剂量或缩短服药间隔时间。吗啡控释片每12小时口服1次。吗啡剂量应以解除疼痛为准,一旦癌痛得到控制即可换成控释剂型,多数患者需长期规律给药,随着病情的发展剂量可随之调整。

可待因是控制中度癌性疼痛最常用的、代表性的阿片类药物之一,通常与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联合用药。

芬太尼经皮芬太尼贴剂是重度癌痛治疗的重要药物。芬太尼属强阿片类药物,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70~100倍。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多瑞吉)是一种治疗癌痛的新制剂,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贴于皮肤后,可逐渐经循环达到全身。贴后8~16小时出现最充分的效果,有效浓度一般可维持72小时,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有较好的警觉性和睡眠质量。

上一篇:膀胱结石为何偏爱男性 下一篇:高血压治疗的“时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