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时间:2022-06-12 07:48:2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摘要:本文总结2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急救重点是使梗死的冠脉再通、纠正休克,护理重点是准确辨别心电图、严密监测血压、持续吸氧、缓解心绞痛,尤其是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细胞坏死。研究报道,左心室坏死面积超过40%时,心脏泵血功能会严重受损,严重者可发展成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达70%~80%。心肌梗死急救的关键是重建梗死冠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高效、优质的护理可缓解心肌绞痛,提高治疗效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其急救及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3~81岁,平均(60.83±5.24)岁;所有患者入院时血压均低于90/60 mmHg(1 mmHg=0.133 kPa),且持续22 min以上,伴有全身无力、多汗、躁动不安、皮肤阴冷、脉搏加快症状;5例重度昏迷,8例中度昏迷,8例轻度昏迷;7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6例合并心脏骤停,3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梗死11例,侧壁梗死5例,下后壁梗死4例,右心室梗死1例。

1.2急救方法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安抚患者,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杜绝任何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持续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遵医嘱给予吗啡、哌替啶缓解心绞痛,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多巴胺以纠正血压。重建冠脉血流。

1.3 结果 2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护理后,好转出院15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31.15%。对15例出院患者随访6个月~1年,3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因心律失常而猝死。

2 护理

2.1备齐急救物品 在接到急诊电话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后,立即备齐急救药品及器械;在接到患者后走急救绿色通道,迅速将患者送入ICU病房。确定抢救药品及器械处于备用状态,保护好电复律监护仪及临时起搏器[1]。

2.2吸氧护理 吸氧是纠正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重要措施。患者进入ICU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病情较轻者供氧流速为2~5 L/min,严重者给予5~8 L/min的供氧,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减缓至1~2 L/min。尤其注意在患者进餐时或排便时给予氧气吸入。本组8例进餐时给予氧气吸人,心前区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保持呼吸道通畅。血氧饱和度下降会加重休克,引发肺水肿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注意留意患者面色[2],定时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若患者经吸氧护理后血氧饱和度仍无明显改善,提示预后较差,应重点监护。

2.3心脏骤停护理 本组7例合并心脏骤停,护理人员在接到患者后立即协助医师进行心外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其中4例患者给予200~210 J能量非同步电击除颤3~5次。打开患者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紧急气管插管后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加大氧流量为8~10 L/min。患者因心肌收缩力下降,血容量不足,心输出血量减少,易出现低血压而加重休克。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本组21例患者人院时血压均低于90/50 mmHg。对于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应每10 min监测一次,血压稳定后可1~2 h监测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多巴胺使用浓度≥10 Ixg/(kg・min),而收缩压仍

2.4心绞痛护理 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表现,剧烈疼痛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及心脏负荷会提高,进而扩大心肌梗死面积,诱发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心绞痛强度、性质、频率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立即给予吗啡5~10 mg或予杜冷丁50~100 mg注射止痛,同时根据患者表情、面色、呼吸等情况,酌情给予5~10 mg硝酸甘油溶解在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4],根据血压及心率调节滴速及药物浓度。本组16例患者在积极疼痛护理后,心绞痛程度均控制在患者耐受范围内。

2.5溶栓治疗护理 溶栓治疗是恢复心肌血液再灌注的主要方法。罗彩利[5]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发病后6 h以上行溶栓治疗的死亡率为35%~50%,发病后1~2 h溶栓治疗的死亡率仅为15%~20%。因此应确保患者在发病1~2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本组18例于发病后1~5 h实施溶栓治疗。将100万~150万u尿激酶溶解在100 ml生理盐水中,21 min内静脉滴注完成,治疗过程严格心电监护,在监护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心电图变化情况,警惕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

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心源性休克是其常见并发症,可加重心肌梗死,也是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患者抢救的关键是快速重建冠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对于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可首选溶栓治疗,而经济条件允许的可实施冠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在积极抢救过程中辅之以优质护理可增强患者护理配合度,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陆敏智,陈新军,郑若龙.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1478-1479.

[2]邱小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的急救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8-121.

[3]解梅香.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747.

[4] 高菊梅.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急救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30-32.

[5]罗彩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临床急救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26-1427.

上一篇:中医辨证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性眩晕临床研究 下一篇: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介素―6在检测新生儿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