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12 01:21:34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个人理财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个人理财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目前我国居民对个人理财的概念仍然局限于购买各种投资工具上,并没有根据自身需求对个人理财进行整体规划。文章从个人理财的角度出发,以生命周期理财理论为基础,研究个人理财策略,以期为个人理财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理财策略;个人理财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文托利最先开始了对家庭生命周期的研究。他对雇佣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了劳动者一生中出现的经济状况沉浮现象,而这些现象都与结婚、生子和成长等家庭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一般根据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命周期确定家庭的形态即:青年家庭(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家庭)、中年家庭(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35周岁以上、55周岁以下的家庭)和老年家庭(家庭收入主导者的生理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家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的家庭状况因年龄、婚姻、子女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计划他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以使其消费水平在一生内保持相对平稳的消费水平,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

二、个人理财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的基本目标可以定位为实现财务安全,追求财务自由。而这个目标又体现在必要的资产流动性(必要的资产流动性是对个人或家庭日常现金的管理。保障家庭生活质量的持续稳定。既要有足够的现金应对日常开支和突发事件,又不要过多的持有现金,避免资产收益率的降低)、合理的消费支出(如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用卡消费等,减少个人开支,保持财务状况稳健合理)、实现教育期望(良好的教育是适应社会生存的重要条件,分析教育费的变动趋势并进行估算,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完备的风险保障(将家庭由于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保障家庭安全和经济利益)、积累财富(除了工资薪金之外,还可以通过主动的方式增加投资收入,如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合理的纳税安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政策优惠,适当减少和延缓税负支出)、安享晚年(保证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如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及其它储蓄投资方式)以及有效地财产分配与传承(对各种资产和负债进行控制和安排,实行家庭财产的安全让渡)上。实现这些目标运用的工具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共同基金、商业保险、固定收益证券、股票、期货、基金、外汇、黄金、个人信托等。

三、不同生命周期下个人理财策略总结

不同的家庭形态,财务收支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各不相同。理财需求和个人理财内容也不尽相同。青年家庭的理财规划策略为进攻型,这个时期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最高,因此这一时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中。风险资产比重应占据投资组合一个较大的比例。个人应该积极努力工作,寻找高薪职位并广开财源,尽量每月能有部分结余用于小额投资。在尽可能多地获得财富的同时也为今后理财积累经验。中年时期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介于青年期与老年期之间,可以考虑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的搭配。在充分满足家庭避险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投资,以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加大健康投资和子女教育投资的力度,兼顾自身的养老投资。退休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退休前期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下降。因此这一时期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中,应适当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以获取更加稳健的收益。

四、案例分析

某合伙企业合伙人刘先生今年38岁,月薪1万元(税前),年终奖金15万元(税前),无社保,生活较宽裕。2005年初,刘先生用等额本息贷款购买了一套50平米的公寓,价款50万元,20%的首付,贷款期限15年,利率为5.31%。2007年1月购买了另一套价值120万元,100平米的住房,三成首付,其中30万元采用公积金等额本息贷款,利率4.85%,其余采用等额本金贷款。利率5.81%贷款期限为20年。搬入新家后,原来的公寓用于出租,租金每月2000元。随着房价的上涨,目前这套公寓已升值至65万元。2006年初。刘先生购入了一部价值20万元的轿车,每月的养车费用1000元。刘先生一家基本生活支出每月13 000元;家庭每年其它支出14000元。2007年初,购买了20万元的股票,由于操作不当,到年底只剩15万元。但购买的30万元的股票型基金盈利2万元。此外,刘先生家庭有活期存款5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回馈20万元。刘先生对儿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综合考虑国外的学费及生活费用,需要为儿子留出80万的大学费用。假设投资报酬率为5%。刘先生夫妇打算55岁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二人预计寿命为85岁,考虑到通货膨胀及各种旅游休闲开支,以7%的投资报酬率。到55岁共需养老费用250万元。

根据刘先生的个人和家庭财务数据,通过整理形成家庭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并在此基础上做财务分析评价。刘先生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薪类收入。收入过于单一,并且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万一生意不景气,家庭抗风险能力较低,会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如图1所示。

刘先生家庭的结余比率为2%。严重低于30%的正常比率,这说明刘先生家庭每年能够用于未来规划的资金很少。综合衡量刘先生家庭支出状况,发现其贷款支出占据家庭支出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调整债务结构帮助刘先生家庭节省开支。增加年结余,从而增加理财目标的积累力度。

投资与净资产的比率为72%。高于50%的标准值,但结合刘先生家庭的流动性比率可见其家庭投资于净资产比率较高并非因为投资资产的良好运用,而在于因债务过重引起的净资产过低。刘先生家庭清偿比率为61%。略高于50%的通用标准,说明刘先生家庭清偿能力基本可以保证,其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一定时期内的债务危机。刘先生家庭的负债比率为39%,说明刘先生家庭的负债比率略低于50%的标准值。负债收入比率55%高于40%的标准值,说明刘先生家庭的短期还债能力较弱,家庭年收入超过一半的比例用于还债支出,一旦家庭收入出现意外。将可能导致刘先生家庭短期还债能力出现不足。刘先生家庭的流动性比率为14%,流动性比率反映了家庭流动性资产与每月支出的比值,通常的流动性比率在3%-6%较为合理。14%的流动性比率说明刘先生家庭的流动性资产可以支持刘先生家庭14个月的支出,对目前刘先生家庭的收入情况来说有些偏高,过多的流动性资产也反映了刘先生家庭资产增值能力的不足。

刘先生家庭的收入以刘先生为主,如合伙企业不发生大的经营危机。刘先生家庭收入在未来将有较大提高。但刘先生家庭收入过于依靠刘先生,也说明刘先生家庭未来承担的风险较高。从负债来看,刘先生家庭短期内的债务风险很大,超过50%的债务收入比例,已步入房奴行列。随着刘先生儿子的成长以及父母年龄的增加,刘先生家庭支出将有较大幅度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多。刘先生家庭的投资额度也在逐渐增加。刘先生家庭属于收入与支出都较多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家庭收入较多,但由于两栋房屋的贷款支出,导致家庭年结余比例很低,未来规划积累困难。此外,过低的负债收入比率表明刘先生家庭一定时期内容易发生债务危机,因此刘先生家庭的财务状况应根据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止以后出现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扬利红 投资理财技巧[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刘光岭,张雷基于生命周期的个人理财需求模式分析[J],经济问题,2008

上一篇: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美国AIG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