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时间:2022-06-12 06:48:31

浅谈特殊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培养

在多年从事特教教育管理中,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母庸多言,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行为,如何使孤儿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学习知识,掌握生存技能的问题,以便让他们在学习成长中,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我觉得是发展之计。那人格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人本性、特殊性。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接受各种教育逐渐形成的。“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人格。

一、 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人格形成中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类型

1、 意志偏重型

这类学生的特点是人格结构中意志系统显著发展而认知系统系统一般,情感系统滞后,这种类型的学生目标坚定、行动自由、勇于进取,抗挫能力强,在克已、忍耐、自信、顽强等方面表现突出。但由于情感系统滞后,常表现出冷漠,缺乏生机,不善合作,独断专横,固执刻板等。其形成大多数与个体经历了过多的生活挫折有关,也有原是个体早期缺乏关怀和情感熏陶所致。

2、 平庸型。

这类型学生的特点是人格结构中知、情、意三大系统都处于一般或不是很高的水平,其整体结构处于一种平缓、松懈状态。处事谦和,与人无争,性情温和,厚道老实。但这类学生明显地缺乏主动性,进取心和成就感,缺乏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其形成主要是由于以往缺乏能促进发展的严格训练和激励性教育所致,有的也与学生缺乏自我表现完善意识和自我表现发展的急迫感有关。一般来讲,这类学生发展潜力大,如能从严训练,他们往往能很快跨入先进行列。

二、 针对孤儿学生在人格形成中的问题,根据人格教育的目标,在特殊教育中,主要利用学校的主阵地,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色的多元化人格教育

通过学科增强学生的人格健康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科教育内容极为丰富,既有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又有革命传统教育;既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又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良好品格教育;既有热爱劳动、不怕苦、累的教育,又有团结协作、互相友爱的教育。这些使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分析、理解、学会冷静、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对待生活。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平庸型学生人格结构中普遍地缺乏锐气、多了惰性,其原因于缺少“三自”精神,学生有自卑感和依赖心理。为此,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而竞争意识是克制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有了大胆开拓,勇为人先的竞争思想,各种可以发生的人格障碍就会缓冲化解,甚至烟消云散。

四、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合作意识。

针对学生人格结构中情感滞后的特点,在教育管理中,创设情感教育环境和情感体验内容。首先,教师应给学生关爱,让他们感到被爱的温暖与幸福。其次,还要培养学生会关爱别人,让他们体会到,关爱别人也是一种幸福,送给别人一束阳光,也会给自己心灵带来温暖和明亮。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不幸不是社会的或哪个人的原因,而是非常偶然的,只有懂得爱,才能懂生活,从关爱弱小生命,关爱生命,关爱集体到爱国家、爱生活。最后再进一步培养合作忍让,尊重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恰当的表达出来。

五、 教师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1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气候突变,当我们感受寒冷或炎热时,是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1件衣服”或搬去1台电扇,洒上1盆凉水帮助降温;在课上和班级管理上,发扬民主作风,不把自己的话当金科玉律,心平气和的对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并勇于承认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批评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宽容的给其1个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激发其奋发向上,努力改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真正尊严,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尊严丰碑便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应该看到,高年级学生已完全能够理解人格的意义,更懂得尊重人格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那么,教师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这是学校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前提,学校和教师只有转变教育,只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体特长的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习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教学观,并付诸教学实践,方能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氛围。

(一)尽快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检测和评价体系,这是实施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制度保障,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条件下,必须尽快改变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的、功能,手段过于片面单一的弊端,改变那种事实上仅强调通过考试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判断学生、教师,学校的教育成就的做法,建立一种不仅关心学生考试成绩,而且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机制,这样,才能逐步矫正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努力方向上的偏差,引导学校和教师把教学工作的重心转到整体素质教育上来。

(二)加强师德教育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素质构成,这是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人才条件,教师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和学生健康人格的辅导员,要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探索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发挥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总之,在管理教育孤儿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努力,使学生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在爱与被爱中发展情感系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目的。为适应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应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数学课堂呼唤学生的主动参与 下一篇:探索体育课吸引学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