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食品安全示范方案

时间:2022-06-11 09:35:07

创食品安全示范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规范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监管水平。根据省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关于公布我省第二批国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市)的通知》(甘食安委[2008]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全市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和保障体系,努力将我市建成全省食品最安全的地区之一,为构建“和谐平安****”做出应有贡献。具体工作目标:

(一)市、镇、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覆盖面达到100%,市政府对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镇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达到100%。

(二)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各镇均有一个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

(三)全面整治食品加工小作坊,本地企业生产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

(四)100%的镇、90%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连锁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重点清查农村集市食品销售,防止假冒伪劣、变质食品流入市场。

(五)农村餐饮店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80%以上。

(六)各环节生产经营单位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

(七)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初步整合,检测计划和信息初步实现统一。

(八)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至少3个行业20家企业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九)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健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

(十)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公众对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二、工作内容

(一)完善和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政府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二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统一食品安全信息。三是引导企业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责任人,自觉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企业诚信监管档案,引导约束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二)加强农产品源头治理。一是强化种植基地全过程监管,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备,做好农产品基地土壤、空气、水质的监测工作。严把农产品市场入口关,重点解决蔬菜产品的高毒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水果的农药残留和生长激素滥用问题。二是推进养殖基地规范化建设,完善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和畜禽养殖全过程监管。三是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种、产地认证工作。从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和强化无公害生产意识入手,参照GAP、HACCP、ISO9000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以基地为示范样板,不断带动和扩大无公害生产技术覆盖范围。

责任部门:郊区工作办。

(三)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食品生产单位要制定规范、统一的进货登记制度,食品信息可追溯率达100%。各乡镇和相关监管部门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小作坊的基本情况档案,对小作坊落实分类监管措施。一是严格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查处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和生产加工的设施、设备、卫生安全状况,以及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品种、重点项目、重点区域进行监督检查。实施并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如原料材、包装物等)的备案制度。重点查处非食品原料、回收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黑窝点。二是全面整治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在继续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百千万工程”和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做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排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情况,以街道、乡镇为主,按品种或片区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档案,按照“全面监管、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小作坊监管工作原则,将所有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三是推进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和肉品品质检疫检验制度,严厉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加工销售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

责任部门: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质监局。

(四)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食品流通监管部门应定期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督促企业建立进货记录。各街道、乡镇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食品销售行为的监管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制定“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方案,在全市100%的乡镇、90%的行政村建立“食品安全示范店”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全面清理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二是建立食品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点。充分发挥市消协、12315工作站和各街区、村组食品安全信息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三是强化日常监管,统一进货渠道,以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以及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落实食品经营者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账、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责任、自查自纠等自律制度。四是完善粮油流通监管体制,从购、销、存、运输等环节入手,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责任部门: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工商局、商务局、粮食局。

(五)强化餐饮消费环境的整治。一是继续推行食品消费环节的量化分级管理,严格行政许可,加强对餐饮、学校食堂的日常卫生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安全隐患等及时处理和追踪复查。二是加强餐饮单位、学校食堂档案建设,做到一户一档(卡),将档案建设与日常监督工作动态联系起来,实行同步管理。三是加强餐饮卫生检验检测,严格执行索证登记验收制度,禁止采购、使用、制作、销售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及原料。严格执行餐饮具、加工用具的清洗消毒。严格执行餐饮店抽样检验制度,加大对各经营户的食品进行随机检测力度。四是在农村集体聚餐实行申报备案管理,加强对各乡镇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技术指导,实行定期检查督促,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责任部门: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卫生局。

(六)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深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制度,科学、规范、公正、权威地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把综合评价和日常监督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综合评价的效能。结合全市实际,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和管理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推进信用分类监管,建立食品企业“黑名单”,实行奖优罚劣,对严重失信的,要坚决淘汰出局。

责任部门:食药监管局。

(七)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科学消费和维权意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四进”宣传活动、“食品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知识下乡”等活动,普及食品卫生知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群众的消费信心,提高农村食品从业人员和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质,确保公众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基本满意。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科普常识,及时宣传全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果。落实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三会”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信息的交流。建设****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及时准确公布监督检查、监测评估和风险预警等食品安全信息,在社区和农村开办阅览室,提升食品科学消费理念。

责任部门:各成员单位。

三、工作安排

(一)职责分工

1、城区工作办公室、郊区工作办公室为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分别开展街道、乡镇涉及食品单位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摸底和宣传发动工作,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达标活动。

2、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环节的检查督促和创建业务指导,并主动与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做好衔接工作。

(二)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8月)。召开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并运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各成员单位组织人员对种植养殖户、食品生产经营户、学校及企业食堂进行登记,并按照四个环节分别建档造册。

2、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各职能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对创建范围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逐户检查,对照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标准进行现场业务指导,督促整改,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3、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3月)。市食安委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的创建工作进行总结验收,并将结果上报市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副市长杨伟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德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胡生光任副组长,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市食药监、卫生、工商、质监、商务、粮食、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创建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胡生光兼任办公室主任。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分解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协调配合。食品安全各监管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城区工作办、郊区工作办要定期将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应上报市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三)严格督查考核。市政府严格奖惩兑现创建考核结果。市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各镇的创建工作进行督察、检查,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上一篇:认定城市低收入家庭制度 下一篇: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