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提问设计

时间:2022-06-11 08:40:22

高中政治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提问设计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是笔者在充分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构建的一种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素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中心素材问题串让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或环节中,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形成教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样式。”[1]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指,在教师设计的中心素材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地建构政治知识架构。[2]关于这一模式,笔者已在相关论文中作了较多论述,鉴于其建构将课堂提问的设计作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来考虑,这里笔者主要就其在运用于政治课堂教学时提问设计的特殊性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一、设计课堂提问要把握好尺度

(一)课堂提问应当避免太过频繁

从政治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没有立足于教材实际内容,对学生实际情况考虑不足,整堂课下来不间断地向学生呈现一个个问题,导致学生整堂课都忙于应对教师设计的问题,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所学知识,最终使得课堂提问效率低下。所以,设计课堂提问应当避免过滥、过多,把握好量的多少。

(二)课堂提问不能太简单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起发展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一种交往互动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不存在,所谓的教学活动也就不成立。所以,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发展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中应该积极追求的目标。但是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没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片面强调增强课堂教学活力,追求课堂教学表面气氛的活跃,设计的课堂提问缺乏难度,难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的教学,从表面来看课堂十分热闹,但是深入到实质,这种表面的热闹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所以,问题的设计切不可总围绕“行不行”“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展开,而是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设计课堂提问应覆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维果茨基通过研究表明,在儿童的发展上,教育起着主导和促进的作用,但这需要对儿童的发展确定两个水平:一是已经到达发展的水平;二是可能达到发展的水平,即儿童还没有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通过大人的帮助以及模仿集体生活则可以完成任务。这两种情况之间显现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有效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一观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要处于“学生知道的,学生学过的”和“学生未知的,学生未学的”之间。简而言之,就是内容要让学生觉得有压力,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要给予解决问题的信心。

课堂教学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就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制约。问题难度不够,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进行回答,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利于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设置了难度太高的问题,学生没有解决该问题的能力,就会选择放弃,同样也会制约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在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教学时,笔者考虑到学生阅历不够、涉世浅,分析、观察、判断能力不成熟,所以选用了“你来当家长”作为中心素材,并设置了以下问题:“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月收入6000元的条件下设计一份家庭月消费计划。”然后,结合学生的计划对问题进一步细化:“哪些因素对你的设计产生了影响?你怎样看待这些影响因素?需要修改你的计划吗?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对你以后的消费有指导意义吗?”这一教学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懂得了日常消费都有什么样的限制因素,让他们学会理智的消费。这样,整个教学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系统性与连贯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系统是具有紧密联系的整体,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要素和要素、系统和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相互之间具有制约关系。所以,课堂教学要实现目标的完整化与系统化,各问题构成一定要紧紧围绕系统并服务于该系统。所以,设计课堂教学问题需对连贯性与系统性特别重视。例如,在运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教学“加强宏观调控”时,笔者就用“千岛湖镇房地产市场”为素材设计出如下问题:“千岛湖镇房地产完全由市场调节吗?许多人为什么要投资房地产?假如你是投资者,你会在千岛湖镇投资吗?鉴于房价过高带来的诸多问题,你觉得国家该怎么做?”这四个问题的知识要点的结合,就突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教学重点。这样,整堂课在问题的设计上就紧密相连,突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必要性、重难点、手段等有了正确的认识。

四、设计课堂提问要重视针对性

教育心理学持这样的观点:虽然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定要尊重一致的发展规律,体现一定的共同性,但受环境、遗传、教育各方面的影响,个体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突出表现为其发展水平与速度参差不齐。设计课堂提问,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层次,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保证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实现发展。要是问题设计没有立足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为水平较高的学生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或为水平低的学生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都难以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突出针对性,达到“因材呈现”。例如,在运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讲解“劳动和就业”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以“就业的重要性”为中心素材,设计了如下五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就业?规划你的职业理想。畅谈一下你掌握的求职技巧。要是你创业,你认为自身具备什么素质?你认为这些素质中什么是最关键的?”这五个问题结构性强,前三个问题主要面向水平较低的学生,后两个问题主要面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这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愿意说、会说,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五、设计课堂提问要体现生活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窄、旧的弊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科学的发展、当今的社会相联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的经验。这充分说明了课程内容在价值取向上逐渐向学生生活经验倾斜。所以,唯有向学生呈现他们关注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才会真正提高课堂生命力,才能保证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例如,在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进行“正确对待金钱”这一内容的探究教学时,笔者用“如何对待金钱”为中心素材设计了如下问题:“金钱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我们获取金钱该采取怎样的途径?我们怎样利用金钱才能真正发挥金钱的积极意义?”整堂课紧密结合这些问题展开探究,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经验,把生活和知识结合起来,用理论观点分析社会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瑞强.高中政治课应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6):60-62.

[2] 姜瑞强.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引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5):79-81.

上一篇:走班制在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化学魔术师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