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谈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及误区

时间:2022-06-11 05:33:56

治未病―谈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及误区

【摘要】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疾病加重或传变。当前,现代社会条件下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攀升更是令人乍舌,如何科学地预防尤显重要和迫切。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本文就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治未病;糖尿病;防治重点;误区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6-02

1前言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警言。它较为明确地反映出“治未病”的思想,也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中医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摄情志,顺应四时”等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既病之后则应尽早诊治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疾病加重或传变。当前,现代社会条件下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攀升更是令人乍舌,如何科学地预防尤显重要和迫切。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未病先防

首先由病因病机入手,从根本上遏制这愈演愈烈的高发病率。中医消渴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禀赋不足导致机体阴虚燥热为主,西医讲糖尿病虽与遗传、自身免疫、感染及神经等因素有关,但其病理还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引起了糖、脂肪、蛋白质、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综合中西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病与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以及缺乏体育锻炼有关。由于现代科技和交通工具的发达,经济收入提高却又缺乏饮食卫生知识,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与低体力消耗导致代谢紊乱,加之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更是防不胜防,这诸多因素导致糖尿病全球性的爆发和流行。基于以上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未病的考虑,在糖尿病的防治中,采取提早控制饮食,增强体育运动等严格行为干预,提早治疗,截断扭转,防止糖尿病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控制饮食不管在预防还是在治疗糖尿病当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当然,要计算精确的热量、蛋白质、脂肪量似乎对于大众来说不很实际,因为还受运动和体力劳动等诸多因素影响。我们主张:“三餐米面主食定量,鱼肉适量,以优质蛋白为首选,少肥腻高脂肪之品,瓜菜管饱”,因为高纤维食品对糖尿病人非常有利,其中南瓜除外,原因南瓜亦是高淀粉食品,可令血糖升高,避免宵夜及点心,则可让胰脏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所以对于那些主张“主食要限制,鱼肉不限,少食多餐,必须俄肚子”等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其次,精神调摄,避免熬夜,加强运动锻炼亦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大部分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偏高的早期糖尿病人,通过控制饮食,合理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无须依靠药物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通过全面的调整,从根本上改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等代谢紊乱的内环境,解除了病因病机,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这便是未病先防的根本和目的。

3既病防变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药物治疗,用药后依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可以说饮食、运动和药物是有机统一的。糖尿病必须正规药物治疗,及早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常常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命终结的最直接原因,所以糖尿病的治疗必须冲破和摒弃传统单纯“为降糖而降糖”的治疗模式,必须建立在认真分析和正确处理代谢紊乱的基础之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个体化的防控措施。所以必须端正以下误区:

3.1“中药好,西药副作用大,抗拒西药”。一般来说,治疗剂量的降糖药是安全的,其相对于“高血糖毒性”所对人体的伤害是轻微的。中医药具有整体调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作用,但其降糖作用的强度和起效时间不及西药,所以我们主张通过西药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配合中医辨证祛邪与扶正联合用药,可以调节和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更有利于胰岛素或降糖药在体内更好地发挥效用,可停减西药的用量以及减少西药毒副作用,通过中药的补益调节,能减轻或避免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糖药引起的肝肾损害及其他毒副作用,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又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2“应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性”。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存在诸多偏见,认为注射胰岛素后会形成依赖性,拒绝胰岛素,丧失了治疗机会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经足量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仍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病程长,有严重并发症或者感染,手术等情况下,我们主张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胰岛素以期尽早改善胰岛的分泌,保护残存的胰岛细胞功能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保护心血管,减少并发症,应用胰岛素一段时期后,既可消除“高血糖毒性”又可让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和恢复,提高降糖药的反应性,更好地治疗糖尿病,这正是既病防变的很好体现。

4结语

糖尿病大多发生在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2±3.45)岁,由于病程较长,很容易就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和合并症,也需要服用或者注射较多的药物,因此,选择何种方法来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治疗糖尿病往往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一般糖尿病皮肤搔痒症中医治疗,可较快得到控制和改善。症状轻者可单纯中药外洗进行治疗。重症及顽固者宜中药内服药。若内科疾患所致的皮肤搔痒症,往往反复发作不易控制,故要先处理内科问题。平日生活调养方面,忌食鱼腥虾蟹、海味、辛辣、葱、蒜、韭、酒等。要加强营养与必要的锻炼,以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老年皮肤搔痒症及冬季搔痒症应避免洗热水澡,减少清洁剂、香皂的使用,洗澡后应即刻擦绵羊油或婴儿油、乳液。另外,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从细节着手,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优化和长期坚持优质护理服务,以此来最大程度地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疗效。

综上所述,“治未病”是对科学防治糖尿病的高度概括,糖尿病是一类既可预防又可控制的疾病,只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平衡的膳食结构,适度的体能锻炼,正确合理的治疗,便能很好地杜绝和治疗糖尿病,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辛英,胡丽,朱琳. 探讨营养干预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J]. 中国疗养医学. 2012(10)

[2]孔筠,李沪建,郝淑玲,王晓峰. 老干部营养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做法[J]. 人民军医. 2011(09)

[3]郑云.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实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08)

[4]岳雄,李娟生,申希平,刘小宁,杨燕. 兰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状况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20)

[5]薛寒冰,刘芳. 我国糖尿病流行特征在核保医学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 2010(20)

[6]徐春艳. 糖尿病社区防治管理策略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28)

[7]李莉,陈雄新,雷巍峨,蔡岳华. 衡阳市糖尿病患病现况调查分析[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8]孔筠,刘俊娥,郝淑玲,杨娜,李希.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与体会[J]. 人民军医. 2010(09)

[9]王璐,林玉娣,钱燕华,柏建岭,张毅,张铁梅. 无锡市社区人群糖代谢异常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10)

[10]薛朝霞,卢莉,段丽娥. 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病及其干预中的作用[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04)

上一篇: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分析 下一篇: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关系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