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2-06-11 04:29:18

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

摘要:大豆是东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本文首先简述了大豆在东北农业中的地位与提高东北大豆产量的必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的主要思路,包括:精细整地,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合理选择种植方式与密度,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适时施肥,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加强病虫害防治,为大豆高产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关键词: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89-1

0 引言

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仅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就可以占到全国大豆总产量的40%,是名副其实的大豆主产区。2010年整个东北地区大豆总体种植面积为9144.3万亩,较2009年度增加170余万亩,面积增幅达1.92%。但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外大豆的冲击,再加之种质资源创新能力提高慢,东北地区大豆的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为保证东北地区大豆的优势地位,维护我国食用油企业的正常运行,非常有必要对东北地区大豆的栽培模式进行梳理,构建适合东北地区大豆高产的栽培模式,提高大豆生产能力,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1 东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模式构建的主要思路

1.1 精细整地,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包括水分、温度、光照、土壤等各种要素都在作用,但前期的生长,尤其是种子萌发阶段,土壤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可以良好发育的前提是土壤结构上虚下实,一般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 20%以上时。这就要求,前期的整地应该精细,通过翻耕创造一个合适的土壤孔隙度与合理的容重,有利于土壤气体的交换与蓄水保墒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适合大豆根系生长的良好耕层。一般,翻耕时,深度要在20-25厘米左右,翻耕时期要选择墒情适当的时候,以避免形成大土块。耙耢结合进行,一般百米内只限误差不查过20厘米,10米宽幅内起伏不超过3厘米为宜。

1.2 合理选择种植方式与密度,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栽培环境

合适的播种密度是高产栽培的关键,合适的播种密度可以有效的分配大豆对通风光照、水分、肥料的需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光照、水分以及肥料的利用效率,进而获得高产。大豆的种植密度常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管理水平和播种方式而定。一些没有经过秋翻的地块可采取原垄卡种,已经秋翻过的未起垄地块采取平播后起垄或平作窄行密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应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干旱严重地块采取行间覆膜播种方法,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而且,东北地区的热量资源有限,需要抓住地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东北大豆产区4月下旬到5月上旬开始播种,一般采用播种机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4厘米。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一般60厘米小垄种2行,90-105厘米大垄种4行,小行距12厘米左右。密度也因品种不同密度有所变化,同时也需要根据地力情况安排,肥地密度可适当减少,瘦薄密度可适当增大[1]。

1.3 适时施肥,为大豆高产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

长期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大豆有根瘤菌,可以自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种大豆不需要施肥。因此绝大多数都是白茬下种,大豆生长发育只能利用前茬施肥的后效。实践证明,要提高大豆单产就必须增施肥料。研究资料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大豆,需要N 5-7公斤、P2O51-3.5公斤、K2O 1.5-4公斤。一般来讲,可在播种大豆时每亩用复合肥25公斤,或每亩用磷酸二铵10公斤,加氯化钾5公斤。另外,大豆后期属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比较多,尤其是后期开花以后,基本上是开花、结荚并行,这样导致后期养分消耗比较大[2]。而且,大豆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所以,大豆高产栽培中,花荚期进行必要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为了保证花期赢分的需求,初花期施尿素75kg/hm2。后期花荚期,为了保证花荚到底形成,可喷1%的尿素溶液或1%氨基酸肥料1-2次,以满足大豆各生育期对肥料的需要。 施肥一般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种肥施在种下4厘米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3]。

1.4 加强病虫害防治,为大豆高产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豆是受病虫害困扰的作物之一,其中虫害是主要的危害类型。大豆虫害主要防治方法:包括选育抗虫品种,播前药剂处理种子,播种时施用毒土毒饵,生长发育至成株期采用药剂喷洒、黑光灯诱杀、生物防治以及秋翻、轮作耙茬等措施。综合起来看,防治大豆虫害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用辛硫磷、异硫磷防治;防治蚜虫、豆荚螟、造桥虫、棉铃虫等用久效磷、速灭杀丁,敌杀死等农药,于发生始期防治。

2 结语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因此,多年以来,大豆都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尤其东北地区,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东北地区的优势,继续提高大豆产量,为进一步深化大豆产业的发展做贡献。而大豆的高产是多个角度共同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整地、施肥、密度以及后期的病虫害防控等等,通过整合这些方面的技术,最终必定可以实现大豆高产栽培的新模式,服务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雷,麻君君.浅谈大豆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9,(5).

[2] 刘玉平.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9).

[3] 浅谈淮北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EB].

上一篇:蓖麻的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下一篇:拉秧后的菜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