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之议

时间:2022-06-11 03:18:22

蒙古族音乐传承与发展之议

摘 要:蒙古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表现手法独特,突出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同时蒙古族音乐又是我国民族音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我国民族音乐增添了浓重的色彩,因此如何将其传承和发扬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音乐传承教导之法基本上是沿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其中我区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更是没有科学完整并成体系化的模式。依据我区的实际,从多维横向拓展、革新、完善蒙古族音乐的架构,使我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最终形成良好的蒙古族音乐文化传承模式。

关键词:蒙古族音乐 文化传承 体制改革

一、创建自身的评价体系,提升蒙古民族音乐价值观

重视民族音乐学习, 把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基础课是战略性做法。蒙古族音乐的传承教导基本上是参照西方音乐体系,尤其是院校中成建制的大型门类,如知名的演唱形式和乐器等。因此,这些科目的要求和评价方式也遵循西方音乐体系。民族音乐与各民族传统的生活、生产、娱乐甚至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做分类研究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其价值观念,并且将其作为民族音乐分类、分析、研究等的重要参考依据。西方音乐的传承体系中并没有对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的独立意义概念和内容结构进行考量和系统优化。用西方音乐的发声、演奏方法来指导,用其审美标准来判断、记录和分析蒙古族传统音乐,不仅使西方音乐文化价值观束缚蒙古族传统音乐,而且使西方音乐价值成为音乐尺度,来衡量蒙古民族音乐文化是否具有所谓高度上的“艺术性、表现性”等。而在这些层面上,蒙古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大相径庭,造成了蒙古民族音乐价值观上的失落。

实际上,蒙古民族地区多元的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与此共生的多元文化格局和不同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套用西方的评判方式显然有失公允,蒙古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因此需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一套适宜的评判体系,从而使得普世的蒙古族音乐价值观得以提升。

二、整合资源从横向、纵向扩展传承内容与方式

我区目前蒙古族音乐传承是相关资源稀缺,师资力量薄弱且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主要的传承模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数被世人较为关注的门类,这些音乐形式或内容的传承一般效仿西方音乐传承模式,但也仅限于粗浅的效仿。而另一类,也是濒临失传的音乐范畴内的传承还处在口传心授、口传身授的原始状态,这些门类的从业者甚至连基本乐理都不懂,而基础乐理在整个音乐理论体系中是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其中许多内容是其他音乐课程没有的,也是无法代替的。单靠感觉和个人领悟这一形态固然有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诸多优势,但原始的方式下不可能对音乐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长此以往该种音乐的受众会逐渐减少,从业者或传承者的素质会逐渐降低,可谓是蒙古族音乐传承头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怎样从横、纵向扩展其广度和深度?如一首乐曲,目前的教授仅停留在如何按照既定乐谱准确无误地演奏,而真正需要了解的,例如创作的时代背景、周边文化如何对曲目的形成产生影响、知名的历代演奏者如何诠释、相关其他著名版本的改编作品如主题与变奏等,这些主要源于传授者的博闻强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我们相关人员的生活环境往往局限于校园,这决定了其仅靠自己的生活体验是不可能达到学科相应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多数工作者除了教科书,几乎没有仔细或认真阅读过几本像样的书籍,这就使得在工作中处处捉襟见肘。因此整合立体资源,为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进修条件,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才能满足这一教学要求。

三、音乐与其他科学门类的交融贯通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一个对普通人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古典音乐素养匮乏的民众很少知道瓦格纳是何方神圣,而他的歌剧作品《罗恩格林》中的一个选段却是流传广泛且被广大民众熟知,那便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婚礼进行曲》。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歌剧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罗恩格林》、《汤豪舍》、《纽伦堡的民歌手》等划时代的经典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以“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等手法对传统歌剧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解构与重组。他开创的“新德意志乐派”主张歌剧要以其中“剧”的部分为主导部分,即以戏剧为主体,以音乐作为手段表达和延续剧情,而非像传统歌剧那样音乐作为主题而戏剧部分则往往与音乐搭不上边,生拉硬拽、牵强附会。

瓦格纳的音乐启蒙较晚,8岁时才开始学习钢琴,但其天赋异禀,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弹奏高难度的大师级作品。他在11岁的时候不仅显示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同时也对文学、诗歌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尤其是如歌德、席勒等诸多大文豪对其日后艺术造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瓦格纳的作品《纽伦堡的民歌手》的剧情便与他的这些经历相互印证,作品中向我们描绘出一幅欧洲中世纪艺术和其他科学相互交融的场景:纽伦堡在当时是所有百姓民歌手的圣地,在那里各行业的匠人们聚集,他们如果要正式出徒,除了必须通过对应种类技能测试,还要考验其歌唱能力。同时在当时背景下要成为各种行业的精英除了在音乐方面有极高的素养,还要学会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和天文等多种其他基础科学,只有这样集多种且极高的修养于一身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各行各业的翘楚。可见,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互补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

1994年,前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会见了香港高等教育咨询访京团,成员都是在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的学者及大企业家,汇丰银行负责人的发言引起了他特别的兴趣。“汇丰银行在招聘新职员时,不但招收学金融、经济、信息的人才,还招聘学音乐、学艺术的。当然,汇丰不是想组织乐队,而是因为这些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直觉能力很强,有创意,如果再加以金融等方面的培训,有可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家。”而更多的事实也印证了艺术和科学的相通性。例如很多在其研究领域建树颇丰的大师往往都是在拥有优良的科学素养的同时也有文艺素养。如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杨振宁先生不仅是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钢琴手与小提琴手,而更加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更是让一些专业乐手汗颜。普朗克、波尔和海森堡这几位奠定量子力学基础的物理学家们更是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不仅钢琴演奏的技艺超群,海森堡的一项奇特的本领更是使人折服,他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演奏李斯特和舒曼的乐曲进行物理问题的推演,据说复杂的公式、符号在他演奏乐曲的同时在其脑海中变成了特定的音符与乐句,通过其组合变化最终能神奇地变成推演结果。

与此同时,一些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不但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成为非常出色的科学家。亚历山大・波菲耶维奇・鲍罗丁,与柴可夫斯基同时代甚至齐名的伟大音乐家,与巴拉基列夫等人开创了新俄罗斯乐派(五人强力集团)。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同时是医学博士、教育学专家,与门捷列夫一起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出色的化学家。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苯甲酰氯便是他发明的,同时鲍罗丁还在探索醛类缩合反应上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在他去世后,他的墓碑上镌刻着的不只是他的音乐作品同时还有他研究的那些化学公式。

艺术和其他学科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往往需要艺术家的灵感、需要艺术家创作的执著精神、艺术家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同时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也要有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基础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相结合的蒙古族音乐教育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掘出蒙古族音乐的内涵,培养出更多杰出的人才。

弘扬并振兴蒙古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蒙古民族音乐还面临严峻的挑战,任重且道远,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责任,进行全面的改革,必须摈弃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迈出顺应历史发展的新步伐。

参考文献:

[1]张肖虎.乐学基础.天津世界图书局,1939

[2]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李重光.基本乐理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中职电子专业学生在实训中常见问题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