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化妆品只是一个“传说”?

时间:2022-06-11 10:26:31

“天然”化妆品只是一个“传说”?

近年来,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急剧升温。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等规模销售业的化妆品零售额已逾10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

化妆品广告则无处不在,打开电视机,观众往往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国内身价最高的男明星站在广阔的草原上拍成的草本植物化妆品广告;当红女明星则被造型为雍容华贵的皇后,宣传名贵的汉方化妆品;年轻女模特正在往脸上涂抹珍稀鱼籽……

那么,化妆品真的像广告中宣传的那样,“100%纯天然美白”、“无化学成分添加”,是将自然界动植物的天然成分用高新技术萃取而来的吗?是否真的像广告词说的那样将这些珍稀成分留给皮肤“吃”?“纯天然”就是完全无害吗?

被误读的“天然”二字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化妆品企业这种追求“天然”化妆品的情结,源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某化妆品汞超标,致使很多人使用后患上“黑皮病”。为缓解人们的恐惧心理,化妆品行业随即提出“天然成分”的概念。一时间,“纯净”、“绿色”、“天然”等概念充斥行业内外、泛滥成灾,一直持续至今。

日本佳丽宝公司技术部门下属的业务法规部首席技术员佐田雅宏说,很多“天然”化妆品中,除了含有植物萃取物等天然成分,还可能含有防腐剂、人工色素和香料等合成添加剂,甚至其中很多成分源自石油,一些化妆品公司还会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合成植物的某种有用成分。

韩国某知名化妆品品牌的工作人员尹笑声也说:“虽然最近市场上推出号称‘无防腐剂、无香料、无人工色素、无软化剂、无矿物油、无染色剂、无漂白剂’的‘七无天然’化妆品,但其中也不是完全不含合成原料。”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则在2010年底连续两次检测400余种口红时发现,被测口红全部含铅,并且含量不低,甚至连走“天然”路线的某美国著名护肤品牌的一款唇膏也被查出中度含铅。

“在古代,人们直接把丝瓜水挤出来往脸上擦,那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似乎可以称为天然化妆品。”佐田雅宏介绍说,现在有的公司开发的化妆品添加了丝瓜水成分,并以此作为“天然”的主打概念宣传,但是添加的丝瓜水肯定要经过处理,跟纯粹的丝瓜水不一样。

洛杉矶某世界名牌化妆品销售人员西蒙·斯特拉认为,无论是霜状、乳状,还是液状化妆品,都是油与水混合制成。水和油的合成必须用到乳化剂,而乳化剂本身就是化学品,“既然加入了乳化剂,怎么能说它‘纯天然’”?

“纯天然”的也是化学物质

大连化物所的徐云鹏研究员说,“其实,‘化学’并不是与‘天然’有对应关系的一个词,‘人工合成’才是。‘化学物质’只是化学中对物质的一种称呼。纯天然的物质也是由化学分子组成的,也是一种化学物质。例如:水是由水分子组成,家里吃的白糖是由蔗糖分子组成的,大家贴在脸上的黄瓜片,也不过就是水、维生素、纤维素、果糖等各种大小不一的化学分子的混合物。”化学物质根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合成的。“天然”表示的是来源,并不代表没有人为处理或自然发酵过程。

严格来说,我们使用的化妆品成品只有化学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而没有来源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只要天然分子我们能够通过人工合成,且能保证纯净度,它们在功效上是基本没有差异的。如果某种天然物质分子很有功效,但是分子太复杂,人工合成出来很难或者成本太高,我们也只能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当然这种化妆产品的价格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综合考虑价格、功效等因素,化妆品中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只要保证其纯度,与纯天然提取的产品在本质上基本没有差异。

缺乏统一标准的规范

既然化妆品不可能做到“纯天然”,为何“天然”的概念仍然不断出现在化妆品广告中?这与某些国家相关法规缺失有极大关系。在韩国,只有“有机农化妆品”的标准。“有机农化妆品”是“天然化妆品”的一种,按照相关规定,化妆品成分的95%以上是天然成分,其中10%以上来自于有机农产品原料,或者除去水分和盐,其余成分的70%以上由有机农产品原料构成,均可称为“有机农化妆品”。但是对于何为“天然化妆品”,并没有官方标准。只要天然成分占大部分的话,企业一般就把其称作是“纯天然化妆品”,甚至一些只含有极少量天然成分的产品也打出“天然”名号,这也导致了韩国市场上流通的“天然化妆品”质量参差不齐。”

欧洲市场对于“天然化妆品”也没有官方标准,虽然有一些团体进行认证天然化妆品或者有机化妆品,但这些团体认证标准不一。有的团体规定乳液中的来自天然的成分占总成分10%,就可称为天然化妆品,有的护发素中3%以上是天然成分就可称为天然化妆品。意大利化学和化妆品科学协会主席米尼尼说,目前欧盟尚未对“纯天然化妆品”或“天然化妆品”设立法律规范。

在美国,FDA负责实施的若干法令中,也没有针对“天然”、“无添加”之类的市场用语给出标准定义和明确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说,“天然”的概念存在被滥用的

空间。

在众多的国家中,只有现今的日本化妆品在宣传时很少宣称产品如何“天然”。佳丽宝化妆品公司技术部门法律法规部负责人细谷清香介绍,这是由于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2008年版《化妆品等的适当广告指针》有严格规定,不能使用“使用天然成分是安全的”、“由于使用了天然成分,刺激很少”、“无论使多少都是安全的”、“不论什么使用方法都是安全的”等表达方法。

“纯天然”不等于安全

如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个小组正在对化妆品涉及的“天然”、“生物”等概念进行界定,这项工作于2010年启动,预计于2013年完成。届时,全世界将拥有统一标准,用于评判哪些化妆品原料是生物成分,哪些属于自然成分,并且确立“天然化妆品”和“生物化妆品”所必须具备的特性。

上一篇:让“和谐”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下一篇:图说食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