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变化及对农信社业务影响的调查建议

时间:2022-06-11 03:15:15

农民增收变化及对农信社业务影响的调查建议

近期,笔者对__县5个乡镇9种类型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0__年农民增收及主要增收因素变化较大,并对当地农村信用社业务产生实质影响,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对策。

一、农民增收因素出现变化

__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民收入主要构成为打工收入、种养业收入、服务业及其他收入和财政补贴性收入。20__年受宏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影响,调查农户的整体收入水平略有下降,增幅放缓,其中,水稻、棉花等主要种植业收入下降,棉农收入下降尤其明显;打工收入及服务业和其他收入不稳定,少数农户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略有增长,但仍有部分农户出现经营亏损;财政补贴性收入增加,且增幅较快。

(一)农产品收购价格回落和种植成本增加,导致种植业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棉农普遍出现亏损。一是农产品收购价格回落,成为导致农户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如,20__年棉花收购价格一度降至2.30元-2.50元∕斤,按平均亩产500斤计算,较上年平均价和最高价,减少收入375元-540元∕亩;水稻因品种等因素影响,收购价格和亩产收入均差距较大,但整体收入有所下降。二是种植成本增加,是导致棉农收入下降的重要因素。如20__年棉花种植成本上升300元∕亩左右,仅化肥、农药两项增加支出超过250元∕亩;水稻收购价平均上涨约20%,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涨90%,因自耕、生资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收购价格和亩产收入均差距较大,其中种粮大户因人力工资等成本增加达150元∕亩以上,仅化肥、农药两项支出增加超过120元∕亩,部分种粮大户出现亏损,仅自雇性质的种粮小户基本能覆盖上涨成本并稍有盈余。三是复种指数、种植规模、产量波动、生资专营造成小范围价格垄断和农民对化肥农药依赖性增加等,对粮棉收入有一定影响。如沈冲村因此收支幅度出现倒挂,20__-20__年农民种植收入减少16%而农业经营性费用支出增长约61%。

(二)产品收购价格反弹、单位产量增加,养殖业总体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一是水产品收购价格小幅上扬,带动养殖户收入增加。__农民主要养殖的鱼、鳝等两大水产品价格,分别较上年提高0.10元-1元∕斤、1元-3.80元∕斤不等,平均涨幅分别为16%、26%,增加收入75元-500元∕箱左右。二是水产品单位产量增加至8斤-50斤∕箱,平均上涨12%,直接产生增收效应。三是存在收入抵减因素,制约养殖业收入增幅。如水产品养殖的饲料、人工等成本增长较快,大部分抵消价格反弹、单位产量增加等收入增长因素,加之生猪养殖受价格波动因素而使部分养殖户收入下降,以致养殖业收入水平有所上升,但对农民总体增收的贡献率不大。

(三)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打工期不固定、工资地区差等因素,导致农民务工收入不稳定,少数略呈下降趋势。一是多数本地务工农民收入不同程度上升。尽管日工资增减不一,但有超过一半受调查农民的年工资收入增加,年收入从下降9000元/年到增长4500元/年不等,而本地务工农民的日工资,也从下降10元/日到增长20元/日不等。二是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收入不同程度下降。因就业市场不景气、工资收入下降等影响农民打工积极性,外出务工天数明显不同,近六成打工农民收入下降3000元/年-5000元/年,近二成农户有所增长,增幅在20__元/年左右,二成农户持平。

(四)农民从事服务业及其他行业收入多有下降,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受调查农民从事小加工、小运输、小商业、小服务和小修理等行业收入水平多数出现下降,降幅在3000元/年-30000元/年不等,少数棉花加工户出现亏损,最多一户较上年少收入21万元,仅经营生资、百货的部分小商户收入有所增长,增幅在20__元/年-20__0元/年不等。

(五)农民补贴性收入稳定增加,逐渐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如沈冲信用社服务辖区农户7689户,20__年直补及转移支付的各种涉农补贴670.6万元,户均收入872元/户,分别较上年增加387.8万元、504元/户。

二、农民增收因素变化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影响较大

农村信用社服务以农村为”根据地”,是当地支持农民增收的主要信贷资金供给者,又是农民增收的受益者;农民储蓄是其主要负债,更是其第一资金来源。各种增收因素变化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总体收入水平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收入降幅较大,对收贷收息和资金管理等各项业务影响较大。

(一)造成存款增长缓慢,增幅较上年明显下降。以__年产棉花65万担估算,20__年棉农减少收入达1.1700亿元,其中降价因素导致减收6500万元,生资成本增加导致减收5200万元。加之部分棉农待价惜售,农民富余资金减少,使相应存款同比下降。如,受调查农户中,有7户上年与当地信用社发生存款业务,而调查时4户未存款、2户存款减少、1户持平,存款下降最多的有5万元。以前期增长较快的打工农民存款为例,今年仅1户存款,且较上年少存1万元。今年11月,__联社正值回笼旺季,但各项存款较上月下降635万元,同比少增加12144万元,增长率仅11.6%,而上年同期增长2589万元(其中农民储蓄1817万元),同比多增14547万元,较年初增长26372万元,增长率38.3%。上年仅回笼旺季的11、12月就增长7192万元,接近今年全年的存款增量。增长也主要集中在棉产区,仅华阳、雷池两家信用社就增长2134万元。

(二)影响贷款投放进度趋缓,贷款余额继续下降。由于农民增收因素变化影响存款增长明显放慢,导致贷款因资金相对不足而出现负增长。如11月末,__联社各项贷款余额85752万元,较上月下降352万元,同比少投放3919万元,而上年同期同比多投放9218万元,相差13137万元。

(三)导致存贷比攀升,资金头寸相对不足。由于农业收入贡献率降低、打工收入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使农民存款意愿下降、还贷来源和动力不足,影响信用社“三收”(存款、贷款、利息)效果,尤其是存款难增长、贷款难回笼,直接导致贷占存比例上升,出现流动性压力,部分信用社支付风险增加。如11月末,__联社贷占存比例80.1 %,,较年初上升5.8个百分点,同时有47%的信用社也超过“监管红线”,5家信用社超过90%,而上年同期贷占存比例控制在75%左右。

(四)出现贷款回笼进度和总量下降,不良贷款清收和利息收入压力增大。一是新投放未收回贷款增加。此次调查农户中有20户是信用社贷款户,有9户(养殖户占3户)贷款回笼进度较上年明显放慢,其中调查时3户未还本付息、3户未还本、3户还本金额减少,欠贷最多的有12.7万元。除以服务业及其他行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贷款回笼力度与上年相当外,均出现回笼萎缩现象,如沈冲信用社至11月,收回种植业、养殖业和个体户贷款分别为700万元、1065万和550万元,收回率分别为67%、85%和90%。二是不良贷款清收和利息收入压力增大。因棉花减收效应,上年同期不良贷款降幅较大的信用社和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较高的6家信用社,都主要集中在棉产区。__联社11月末,农户贷款较上月增加75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回笼6480万元;不良贷款余额,按四级、五级分类口径分别较上月下降11万元、65万元,而上年同期下降307万元、317万元

;贷款利息收入较上月增收219万元,而上年同期较上月增收925万元,仅一个月就今年就减少利息收入706万元;盈余409万元,比上月减少137万元,同比少盈余8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余668万元,同比增盈71万元,相差157万元。三、建议

(一)树立“存款立社”的经营理念,积极组织资金。应充分利用“两节”打工农民回乡和农民经营性资金回笼高峰,采取存款竞赛、上门预约、大户营销和农民工卡、金农卡等各种资金组织形式和渠道,提高市场份额,保持存款稳定增长。

(二)加大贷款清收力度,确保“抓降控升”。应结合农民增收因素对贷款回笼工作的影响,采取灵活有效措施,主动收回到逾期贷款尤其是近年来投放的到期贷款,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反弹;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政纪、法律等手段“减额降比”,重点采取市场化的清收处置方法,保持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提高现金收回率。

(三)加强资金头寸管理,主动防范流动性风险。应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分批压回调剂资金、控制资金拆借及运用、拔付资金内部计价、监测主要业务指标等方式,严格降低贷占存比例,重点防止部分信用社过度的资金运用;采取科学预测评估、明确资金使用顺序、合理控制贷款流量和流向、开展流动性测试、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备付率等措施,主动防范支付风险。

(四)按照“扶优限劣”原则,有序做好贷款发放工作。应根据市场变化,对贷款客户进行摸排分析和分类管理,对淘汰类贷款要全面组织清收,全力控制坏账;对限制类贷款要重点组织清收,从严控制投放;积极满足促进农民增收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对市场前景好、还款信誉高、偿债能力强但暂时出现资金困难的优质客户,要有重点地支持,防止其资金“断流”。

上一篇:TMS320C32 DSP的中断编程方法及BOOT功能实现 下一篇:有关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