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10 11:55:30

浅议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加油站的建设与经营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随之而来的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也逐渐成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推动工、农业生产力,促进交通运输业持续进步以及提升加油站安全生产以获取高效经济利益的转型能力的关键。本文就以加油站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浅析与其应对的可行性措施,以形成预防为主、安全经营的加油站管理工作方针,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加油站管理;存在的问题;安全与经济效益;对策

就加油站的经济效益来说,现代化的急速发展为石油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且根据资料显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现今在二线以上的城市平均一家就拥有一辆汽车,这样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加油站的建设与经营,以及油价的不断攀升也为加油站的建设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高经济效益。加油站的建设有了稳固的平台,加油站的发展有了可持续的经济依靠,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未完全走入正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隐患点存在居多。因此,为更好的保证加油站的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企业时代性的发展原则,认清加油站技术层面与管理层面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由于改进与严肃纠正,不断完善加油站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且必须的,提出合理应对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

(1)地下油罐通气管管口阻火装置安装的问题

在《加油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明确指出:地下油罐应单独设置呼吸管,且管径不应小于五十毫米,且必须安装阻火器,管口与地面距离不应小于四米;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呼吸管,其管口应高于建筑物一米,与门窗的净距离不应小于三米。加油站的埋地油罐与地上油罐不同,埋地油罐内的气体空间昼夜之间的温度无明显变化,不会产生小呼吸,而大呼吸时呼吸阀对减少油品耗损是不起作用的,所以只需要安装阻火器,而不需要再次安装呼吸阀,主要是为了防止外面的火源引入油管内造成事故;但地上油罐因与地下油罐安全隐患、设计原理不同,应该安装呼吸阀。地下油罐如若安装了呼吸阀,反而会增加卸油时的阻力,延长卸油时间,对加油站的整体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1]。

(2)电气设备安装与电气线路敷设的问题

加油站的电气设备安装与电气线路敷设的技术要求具有很严格的消防安全原则,但目前大部分的加油站建设施工中,很容易忽视对电气、电路的精确建造与维护。例如,加油站的的大多数工作室内的照明电路不仅不适用防爆灯具、防爆开关等等,也并未按照消防安全守则要求的走线趋向敷设电路,更不会经常性的对电路设施、电气设备、电线等等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这给加油站的日常的经营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2]。1999年8月10日,某加油站因加油机内防爆继电器安装不规范,继电器内的一根相线的绝缘皮破损,发生了严重的漏电现象,进而引燃了加油机内、地沟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10人重伤,且加油站及毗邻的建筑物严重坍塌。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加油站内部电气设备安装不规范,也因员工缺乏定期检查与维护,使得电线绝缘损坏严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卸油空间内汽车自身静电接地装置的问题

加油站的建设中,设置防雷、防静电装置是必须的,《加油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也明确规定:卸油场地必须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且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油罐车在行驶过程种将产生大量静电,如若没有在卸油空间内规范化的设置汽车自身静电接地装置,使得车体自身静电无法顺利导除,那么在卸油过程中就会增加静电火花引发爆炸的可能性。例如,2000年7月31日19时左右的一起因汽车静电引发的加油站爆炸事故。一辆无证运油的三轮车在某个体加油站卸油时,因此加油站未按规定在卸油场地设置静电接地装置,车身自带的静电火花引燃了油气,导致了爆炸起火事故。大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烧伤2人,并将二层楼房炸塌烧毁。第二,除了汽车自身存在的静电以外,油罐车在卸油时因油管未能插到罐底,而使油罐车内汽油胡乱喷溅也会产生静电火花。为避免因油管插入不到位的问题造成的事故,《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中要求:油管插入必须向下伸至罐内且距罐底20cm处方可。

(4)油罐车卸油方式不当的问题

《加油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加油站的汽车油罐车在卸油时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方式,且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头。但是就目前大多数加油站油罐车的卸油方式来看,为追求快速及方便,加油站多采用敞开式与喷溅式的卸油方法。但是,这种卸油方式很容易使汽油飞溅,不仅加大了加油站油品资源的消耗,也容易因油品飞溅产生大量静电火花,加大了火灾隐患,更严重的是油气的挥发还会增加火灾的扩散程度。

(5)加油站工作人员的诸多违规行为的问题

加油站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也为加油站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笔者在这里通过查看诸多资料,总结几点比较常见的违规现象。首先,加油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油品分置、输送等工作时,习惯性的在桶装或瓶装的塑料制品内灌入汽油。然而,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却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汽油在 塑料桶内流动摩擦会产生静电,塑料桶为电绝缘物不能及时将静电导除,因而会造成静电堆积。当静电压和桶内的油蒸汽达到一定值时,将会引发爆炸[3]。其次,因加油站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严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例如,加油站的车俩加油规范中要求,欲加油的汽车必须在加油站外有序排队等候,进站加油的车俩一次仅允许一辆。但是,加油站工作人员为图方便,不遵守加油站车俩加油的规定,无论加油站内等候的欲加油车俩多少,一律开设绿灯放行,造成加油站内车辆过多,无形中为加油站的安全性能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再者,就是类似于工作人员在加油站内吸烟、用火或者消费者在其内部吸烟时,加油站工作人员没有立即组织等等危险现象的出现。

(二)管理层面的安全问题

笔者认为,如果说加油站在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是造成加油站事故的基础性因素,那么加油站在管理层面的安全问题就是这些基础性因素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安全管理模式的问题

普通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责任是以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安全员这种链条完成的。但现在的加油站是其上属石油公司的配置之一,石油公司在加油站安全管理中也逐渐参入进来,例如某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是由其销售总经理、安全总监、上属石油公司领导与安全监督、以及区域加油站管理部门共同承担的。这样无一致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加油站的安全责任机制混乱,换句话说也就是当加油站出现了安全事故,诸多负责人不仅无法起到权权制约的作用,反而到底由哪一方管理者对事故进行妥善处理、到底哪一方责任机制对事故进行负责却成为了难题,使得加油站安全管理负责制度十分不明确,甚至可能会出现权责逃脱等现象。

(2)安全管理责任制混乱的问题

加油站普遍施行的三级安全管理责任制,即上文中提到过的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安全员链条机制。就其本质来说,这本是一种为明确安全责任安排的有效管理责任制度:安全总监掌控加油站所有的安全隐患与工作过程中的危险行为等,并针对这些安全点设置有序的安全监督分点流程管理,随后对加油站内部员工进行合理分配,将他们配置在不同的安全点内,以区域性扩散形式对加油站的整体安全维护进行高效保障。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结合了加油站安全特点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但是,目前的加油站安全管理责任制却因管理模式的不清晰、加油站自身管理者的权利受限严重,使得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繁杂混乱,不利于其日常安全管理安排的施行。

(3)内部安全意识与素质弱化的问题

加油站想要保有合理、明确、有序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突破加油站内部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素质弱化的问题。目前的情况就是,加油站内部人员对加油站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重大事故原因等不够了解、对加油站诸多设备的安全性能也不够明确,同时还缺乏强有力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警惕性,也没有遇到安全问题冷静面对、正确处理的专业能力,使得加油站的许多隐患性事故没有得到及时补救,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接二连三发生的恶果。

二、改善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改善技术层面安全问题的措施

第一,严格要求在油站建设工程在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完善中所有设备、线路、放缓安全配置等等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并且,在建设过程中为降低未来经营的安全隐患,必须配有具备专业技能的消防工作人员对加油站的施工进行审核与检测,为加油站的安全经营设置双重保险。

第二,在加油站作业操作方面:工作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和防火安全规定,防止油品的渗漏、溅洒;定期检查并测试加油站安全阀、呼吸阀、接地线等设备,保证其安全好用;卸油时,首先,油罐车应停止发动机转动,并且在其排气管应安装防火罩,如若碰到雷雨天气,应立即停止卸油。其次,卸油与加油不能同时进行,测量油量要在卸完油半小时后进行,以防测油尺和油液面、油罐间静电放电现象造成的火灾事故;对车辆进行加油时,严格控制油液流速,在油品没有淹没进油管口前,油的流速应控制在0.7米每秒至1米每秒内;欲加油车过多时,应合理有序的以单个车辆作业式进行加油,最好保障车内无人;加油站内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消防水管等安全器械,且加油站内工作人员应对其熟练操作;加油站内严禁吸烟、玩火等危险行为[4]。

(二)改善管理层面安全问题的措施

第一,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提倡石油公司建设HSE的管理模式,即Health、Safety、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主要是以HSE危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管理核心为目的,从而为油库和加油站创建高强度的安全运营空间,同时也为工作人员的的人身安全及健康状况建造一个良好的环境[5]。

第二,明确安全管理模式与监督机制。要求加油站的上属建设公司对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制度与人员安排有明确指示,最好的情况是上属公司对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以监督机制的身份配合,主要管理内容与人员配置由具备专业技术的加油站内部管理者施行,也就是施行安全总监――安全监督――安全员链条机制。

第三,落实责任制。加油站的安全管理者是安全管理责任的主要负责人,并在其有效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认真完成其要求的消防安全、设备安全等摒除加油站内部安全隐患的任务。同时,笔者认为也可以配以局域性的责任制,即将加油站内部各个机能区域合理分化,配设一定的工作人员进行区域安全管理与监督。并且实行奖惩制度,在定期检测与维护中,哪一区域出现问题,视其问题程度施以惩戒,而对于完成质量高的区域则进行奖励,有效将责任落到实处。

第四,增加加油站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培训。加油站应定期为员工开设具有安全意识的技术培训与日常工作职业操守的教育。同时,也可以让专业技术过硬或者工作经验较强的内部员工以自身经历对其他员工进行培育,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各方面素养。

结语:现代的社会是机器高度运转的时代,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市场经济交流与贸易流通提供了顺畅而有力的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加油站必须改善自身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与管理层面的安全问题,有助于妥善保障加油站整体安全机制的健全。加强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正视加油站内部的技术及管理问题,有利于加油站在建设施工初期,以高度安全为施工宗旨,使所有电气设备的配置、电线的敷设、防爆防静电装置的安装等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有序施工;有利于加油站将管理模式与管理责任制高度明确,使权有其明、责有其担,不断健全并规范加油站的内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做好坚实铺垫;有利于增强加油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有效改善加油站的“人为性”的安全障碍,为加油站的整体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康.浅析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2)

[2]刘朔,宋中国.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1)

[3]冷朝晖.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7)

[4].加油站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4)

[5]白冰.浅谈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2(07)

上一篇: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落实改进文风提升领导干部形象长效机制建设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