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专著的原创性

时间:2022-06-10 10:15:47

浅谈科技专著的原创性

摘要:科技专著是对科技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总结,如果没有新的见解、新的成果或结论就失去其创新性。本文通过责任编辑初审视角,对书稿的理论观点、科技含量及出版价值进行的初步评价和判断。

关键词:出版;科技;原创

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整个社会普遍存在“虚火”上升、浮躁的状态和心态,这也波及学术界和出版界。我国每年新书的出版以10%的速度增长,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种新书问世,图书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由于学术界和出版界浮躁的心理和市场商品情绪替代了潜心创作的理想主义,“治学”和“创新”气氛越来越淡漠,炒作和“整理”文化一哄而上。“内容创新”图书的萎缩表明社会文化创造能力的衰微,从而造成优秀出版资源相对短缺,人们降低了对社会效益评估的水准,忽视了对社会价值的判断,只看重经济效益,降低出版门槛,出版策划也急于“立竿见影”,热衷于制造文化“快餐”,致使图书结构低层次重复、粗制滥造、出版境界低下。原创性新著开发明显不足,优秀出版资源严重匮乏和优秀出版物有效供应明显不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在当今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文化创造和出版的选择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明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

在新形势下,编辑作为出版队伍中的一员,是文化传承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并能够对社会各类热点问题能够做出客观分析和引导,紧跟时展的潮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专业门类繁多,编辑不可能对各专业学科都十分熟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编辑不仅要“埋头走路”,更要“抬头观天”,要时刻关注周围形势的变化,关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关注国内外科研的进展,特别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进展,寻找新的亮点,做到与时俱进。在尽可能较系统掌握科技专著所涉及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内容,了解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的同时,注意从编辑实践中探索审读科技专著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规定,一本书具有16%以上的新鲜信息含量,才算有价值。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概念。学术含量是科技专著出版得以长期发展的坚强支撑,重要的是要努力从“新课题、新视野、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体例”方面来打造和拓展,凸显专著的原创性和学术性。

依据这一规定,以2007年10月我社出版的《中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的专著(作者系华东交通大学张诚教授)为例,透过初审编辑视角,就其内容的原创性及创新性进行一次剖析。

一、通过绪论审读其创新性

绪论是真实体现作者的总体写作思路的一个窗口,包括了三个部分,即: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及相关理论基础综述。绪论应指出其创新性,该书稿具体体现了三个结构要素:①总结和分析相关领域他人的研究成果,包括铁路拓展现代物流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本书的写作意义: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广阔且变数较大的情况下,为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机遇,如何应对机遇中的挑战?②提出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或者空白:该书稿结合铁路的特点,对物流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物流运动学”这一概念,是对物流理论研究的升华。③提出研究课题:建立铁路物流需求模型;结合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应用SWOT矩阵制定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战略,进一步分析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应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借鉴相关行业的经验。

通过绪论可以看出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新性,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提出了极具价值和有意义的新的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完善、拓展。

二、通过正文审读其创新性

正文是科技书稿的主要部分,应包括理论、实验、方法以及主要观点、论据、分析论证等内容,是审读其创新性的主要对象或环节。由于内容复杂、专业性强,且涉及多学科领域及不同的研究类型,对初审编辑而言,审读其创新性难度较大,但要把握好以下几点:①对理论研究类书稿,要看是否提出了新的观点、概念、理论、学说,是否有新的论据、新的论证视角及见解;②对综述类书稿要看是否掌握研究领域中的前沿信息,通过分析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指出新的研究方向;③学术探讨类书稿,要看其是否对他人已发表的观点、理论或结论进行质疑、论证和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该书稿属于理论研究类,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物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掌握了我国现代物流前沿动态,在书稿中把我国铁路发展历程概括为“八横八纵”的路网格局,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合理、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作者博览群书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分析、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铁路物流的需求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数据翔实,分析透彻,结论客观、合理,并且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准确地分析预测了中国铁路货运的发展趋势,该书的独特创新在于作者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铁路货运“灰色预测―马尔可夫链―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模型;改进了铁路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学模型;构建了SWOT的定量优化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信息途径和主要模式,这构成了全书内容的核心和精华所 在。

三、通过书稿结论审读其创新性

“结论”是在理论分析研究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成效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以其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因此,结论明显地反映了创新性。要审读其结论是否具有实质性内容:说明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新的规律性的内容或反映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新见解,解决了什么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见解作了哪些完善、拓展或修正、补充。该书稿作者提出了如下新观点:提出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模式;提出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对策。其内涵丰富。

四、从参考文献审读其创新性

一篇完整、规范的学术专著必须标注和著录必要的参考文献,通过参考文献体现书稿创新性方面所起的具体作用。一般来说,作为选题背景的参考文献其引用的近期率要高,引用全面,且是国际国内权威性刊物或专著,这说明作者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具有前瞻性,研究工作的起点高,则创新性就强。该书稿具有新鲜的信息含量,作者参考了最新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物流界最具影响力的丁俊发教授的专著《中国物流》;王之泰的专著《现代物流学》等,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见 解。

毋庸讳言,初审编辑对于涉及各个专业学科的书稿不一定能够进行深入具体的专业性审读,但是初审编辑应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在不断开阔视野的同时,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力求做到既博又专、博中求专上,编辑还要在业务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在某一学科领域作比较系统的研究,不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物资出版社

参考文献:

朱大明.初审编辑鉴审科技论文创新性的几个途径[J].中国编辑,2007,(1):42-43.

上一篇: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下一篇:《电机技术》模块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