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提出

时间:2022-06-24 11:25:05

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提出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深入分析,简述了就业率指标的局限性。然后,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回访基础上,提出了毕业生就业能力这一衡量高校教学有效性的深层指标。最后指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效的教学必须从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出发,指导学生就业和开展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能力;评价指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自1990年我国全面实施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以来,高校毕业生逐步被推向市场,实行全面自主择业。从1999年开始,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扩招以后的毕业生就业率从毕业之年(2002―2003年)开始出现逐年下滑的态势(见下图)。

从上图的统计数据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的毕业生数量已经接近500万人,比2000年的107万人高出近5倍。而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始终保持在70%~80%左右,并呈缓慢下降趋势。据预测,2008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559万人,就业率将低于70%。也就是说,2008年将有近17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有效性的一个有力质疑。

二、毕业生就业率指标的局限性

为了积极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各高校纷纷成立了就业指导机构,截至2003年,设有专门就业指导机构的高校已经占到全部高校的90%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评价这些就业指导机构工作效率,同时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统计指标,当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得不到保证时,将无法真实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比如,一些毕业生就业后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单位辞退,这种情况通常是不被统计的,这就导致就业率指标的片面性,甚至为有些学校和部门对就业率指标注水提供可能。基于以上分析,就业率指标并不能有效反映毕业生就业的深层原因,也就无法直接用来指导教学的改进,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指标进行改进,从而避免这一指标的局限性。

三、毕业生就业能力指标的提出

通过对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调研,我们发现,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涵盖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诸多方面,不仅体现在工作当中,也体现在就业过程中,可以称之为就业能力。关于就业能力这一指标,国内外学者更多地限于对一般就业者的研究,而高校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其就业能力的内涵也有所不同。该指标不但可以用来评价一个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指标的影响因素,还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提供积极的改进建议。数据统计表明,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动手实践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独立工作能力等。一般来说,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其就业能力要明显高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并且,就业能力越高的毕业生在应聘、试用期,以及将来的工作中的表现也普遍优于就业能力一般的毕业生。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J].管理现代化,2006,(2):59.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培训与教育,2005,(6):68.

上一篇:高职管理类专业“四阶段”实训模式的创新与实... 下一篇:新课标下影响体育教师制定课程内容的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