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0 08:14:17

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当做到:热爱每个幼儿,善于观察幼儿,对本班幼儿年龄的阶段特点和个体差异及家庭式环境有充分的了解。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在幼儿园里,观察是教师获得幼儿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观察,让教师掌握来自幼儿的第一手信息,对于了解幼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观察,让教师了解幼儿的不同差异;观察,能帮助教师思考适合幼儿的教育策略。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观察,观察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观察,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力?

关键词:教师;教学活动;幼儿;观察;观察力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耐心地去观察幼儿,关心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情感,协助他们的发展,并以审视的眼光来评判他们所谓的无意义的行为和反应。

2.实际意义:提到“观察”二字作为教师会很自然地说,我天天在观察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是的,人人都有眼睛,都会观察。但是,问题的重要性并不是“有没有去观察,”而是“去观察什么”和“看见了什么”。教师通过关注幼儿的言行,可以让自己站在幼儿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这样既能从中获得各种信息,及时了解并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又能为教师提供评价自己工作的依据,进而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

二、概念的界定

1.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离不开思维,有人把观察称为:“思维着的知觉”。

2.观察力――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三、现状与问题

目前,还没有一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如何提高教师对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但一线的教师越发感到观察的重要性,专家们也在个别篇目中对观察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认为观察是教师获得幼儿个体和群体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力,怎样去观察幼儿,还没有具体的指导策略。因此,本研究想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力,以及怎样去观察幼儿。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对一线教师进行研究。教师观察了解幼儿,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随机观察,一种是有计划地观察。本次主要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计划的观察幼儿的探究。因此,将教师进行现场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利用观察所记录的情况,作为考察教师了解幼儿工作的评价指标,以此来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力。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五、研究程序

第一步观察力现有水平:通过一节教学活动,利用访谈法,请教师评价幼儿的活动,从而,推断出教师所具有的观察意识与技能(即观察力)。

第二步观察力的形成阶段:教师运用“观察了解幼儿评价表”通过教学活动,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逐步掌握观察的技能,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察力。

第三步观察力的运用阶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能进行较准确的观察、记录、分析、评价,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适宜的教育策略,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观察技能,使观察力形成内化。

六、研究结论

这时有人会问,作为教师,每次活动重点观察指导一名幼儿,是否会忽略了其他幼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次重点观察指导一名幼儿,对他就此次活动的发展状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困难进行全方位了解。第二次活动在兼顾第一名幼儿的同时可以开始关注第二名幼儿,以后以此类推,同时可以兼顾几名幼儿的活动发展过程。之后还可以通过谈话、讨论形式找出幼儿活动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将可能出现的困难等等,作为教师没有观察到的补充,这样就可以使有限的精力得到无限的使用。如此,我们就可在这次活动中重点观察指导几名,下次活动再重点观察几名。通过几次活动,我们就能将全班孩子的发展状态了如指掌,就会掌握每个幼儿的特点及其个体差异,真正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提高教师的观察力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具有重大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教师的观察力,就要了解观察的一些基本技能与知识,同时带着一定的活动观察评价标准一项一项地去评价幼儿,这样教师的观察就有了目的性,方向性。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使教师的指导不再盲目。同时,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准确的观察,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找出幼儿将来发展需要的条件,从而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与内容,然后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力。

参考文献:

[1]周兢,王坚红.幼儿教育观察方法.[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梁宁建.基础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附属幼儿园)

上一篇:关于拉赫玛尼诺夫Op.34 No.14旋律发展方式以及... 下一篇:黑格尔论《创世纪》中人类堕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