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10 08:03:15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依据工程管理规律对工程进行全程科学管理,确保达到资金收益和项目施工双赢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在制度法规、人才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得出未来行业发展需要在法规教育、资质培养、信息化水

平、国际融合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的结论,从而为促进行业和工程项目更好发展提供参考性思路。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质量;国际惯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在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各个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和创新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技术。但是,工程项目管理在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从这些问题出发,通过问题的解答找寻到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更好更快发展的新路径。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涵义与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行为早而有之,但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是在上世纪中叶之后。所谓工程项目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按照工程项目发展实际,根据工程项目进展现状,依据工程管理规律对工程项目全程进行谋划、协调、组织、控制、反馈的全部管理活动的总称。

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工程项目管理为一次性投资管理,即利用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方式投资完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的建筑产品的过程,通过项目的完成投产使预付资金回笼并获得增值。这是和其他管理活动最大的区别。其二,工程项目管理是系统性全程管理,贯穿于项目开展建设的各个阶段,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的全程都有项目管理参与的身影,因此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的开展建设属同一生长周期,具有综合性、体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其三,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即时监控性。也即是说项目管理者在实施项目管理时随时都受到中心任务和阶段性预期目标的牵引,要求必须在既定的目标下、时间内、功能和质量上达到预期效果,比起其他管理活动具有更强的强制性。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舶来品,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文化、加强管理科学交流、遵循国际项目管理惯例的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和我国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前进,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具体化形式也得到了膨胀式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但是,工程项目管理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我国近年来在工程管理方面出台了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施工上却出现了“有法不依”的情况;部分从业者虽然熟悉和了解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但是在执行方面却出现了“两张皮”的脱节情况;就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而言,作为管理行业的细分行业,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指导性实施纲领,法律法规的细分能力不足;施工单位尽管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制作了大量的本册簿单,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二)项目管理的人才队伍不够强大。从我国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目前情况看,总体素质尚不够高。在施工方面,往往是通过“个别专家带一批”的人员结构组合实施项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仍有较大提升;在资质和岗位培训方面,尽管越来越多地从业者认识到类似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估价师等资质的重要性,但是却发生了“手段-目的”的颠倒,即不是把考取资质当作科学地进行项目管理的目的,而是把其当作职位提升和发财致富的功利手段,于是出现了部分施工单位“见证不见人”“有证无技术”的情况,挂靠现象较为普遍。

(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重视程度不高。工程项目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指运用现代科技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和价值论证的科学,它是实现工程项目达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必需环节,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建设效果的必要方法。鉴于项目管理是一次性的投资管理行为,一旦出现失误,往往很难得到全盘纠偏,容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实践中,忽视工程项目管理可行性研究而造成盲目投资和质量低下的案例已不在少数。

(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由项目管理自身的特点和外部发展环境双重决定。从项目管理自身特点看,项目管理面临组织关系复杂、协调面大、环节繁多等特点,信息化水平不高,在实践中经常导致资金损失、效率低下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进而造成工程项目不能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水平。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约了行业发展的前景和趋势,这些现状在该行业领域较为普遍。

(五)与国际融合程度不高。首先,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工程项目中,我国企业坚持市场原则,积极参与海外投资和经营项目,但是在项目管理模式和技术方面仍然可见清晰的差距;其次,在项目管理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全球市场后,执行国际惯例和标准不够严格,导致项目施工出现被动。例如在质量管理、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报价管理等方面仍然沿用国内甚至旧有的方法和标准体系,从而和国际上较高的标准体系间出现了较大出入。再次,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尽管我国成立了项目管理委员会并加入国际项目管理协会成为成员单位,但是行业性和学术性活动还不够普及,导致和国际融合程度不高。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纵观近年来的重大工程事故,特别是质量事故,给施工方、国家、人民财产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个别事故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而这都与上面阐述的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 继续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法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全程管理行动,要求在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到工程完成反馈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系统的组织和控制,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符合工程质量标准,达到功能和经济价值上的双赢。因此,加大对行业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把项目管理全程纳入法制轨道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

(二)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说到底是人的管理,没有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团队,项目管理也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加大人才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和资质的科学管理是项目管理发展的重点。要加大项目管理行业人才队伍认证培养机制建设,让更多的合格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和注册估价师走上实践岗位,促进工程项目管理梯队的发展。

(三) 提高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视。可行性研究是未来各项管理发展的趋势,项目管理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才有市场和发展空间。从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增强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顶层设计意识,不断提升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管理中的现有地位,从而尽量避免投资和决策偏误。

(四) 加大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时代和智慧建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市场的占有率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信息先机,谁就能较快占领行业高点。工程项目管理要着力旧有的人海战术,不断学习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从而不断争取信息化时代条件下行业发展的宝贵机遇。

(五) 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融合。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正在逐步地与国际项目管理发展趋势融合,但是融合的水平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项目管理要主动“走出去”,站在时代和国际的高度,取长补短,自觉总结自身得失,从而更好地融入国际,与世界接轨。

结论:

工程项目管理在被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逐渐认可和运用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部分问题,但是它们恰恰为更好地推进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本土化”“中国特色化”提供了平台。工程项目管理只有在发展中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夯实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根基,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城市园林管理的探究 下一篇:地铁运营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