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护理程序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0 07:44:17

谈护理程序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影响,给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综合健康护理。方法 :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结果:居家护理使患者血压长期稳定地维持于目标水平以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居家护理使病人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延缓了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了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护理程序社区高血压居家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我国高血压人群的特点可以用“三高”和“三低”描述即患病率高、危害高、增长趋势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2]。高血压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做好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居家护理,对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现就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居家护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评估

社区护士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社区调查、社区讨论会等各种方式系统地收集社区居民资料和信息,确定居家护理对象: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的高血压患者。2009年本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内共有59位患者,其中男21例,女38例,最小24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60岁。详细询问病人患病的有关因素,病人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治疗情况,家庭环境情况,社会经济情况,资源使用情况,对疾病及居家护理的认识。

2确定问题

社区护士认真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从而确认护理对象或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学习需要。

3计划

在评估和确定问题后,开始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其需要。护理计划包括决定护理活动的先后顺序、制定预期目标、选择适当的措施等几个部分。鼓励病人及家属充分参与计划,使护士与居家病人、家属及相关人员密切配合,以确保护理计划的实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目标]:a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b病人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c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d病人每日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e病人情绪稳定.f病人无合并症发生

4实施

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并注意充分调动居家病人、家属的积极性,让病人充分参与护理过程,才能保证病人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护理实施内容有

4.1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提醒患者少生气,多交流,保持心态平和,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和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协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活动与休息平衡,放松身心,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

4.2合理营养低盐饮食,病人每日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补充适量蛋白质,限制饮酒,多吃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4.3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每周至少锻炼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锻炼强度因人而异,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对于年龄较大、血压较高或有其它合并症者,适当减少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急性期患者不宜进行体育锻炼。

4.4健康教育: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实施居家护理的主要内容,健康教育立足于引导和促使居家病人建立自我保健意识,掌握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技能,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居家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4.4.1健康教育方法:常用的有语言健康教育如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文字健康教育如手册、墙报、专栏,及其他电化、网络教育等方法。

4.4.2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按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疾病社区管理35-2-1高血压患者随访记录表,编制健康档案号,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随访日期、血压值、体重、身高、目前症状及并发症情况、配药记录、目前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未规律服药的原因、目前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指导干预及建议等。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制定表格式的教育计划和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分析[3]。

4.5家庭访视:是指在服务对象家庭里,为了维护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而对访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活动。根据重点疾病社区管理35-1-1,高血压病人随访管理一览表,记录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随访次数、血压值、并发症。血压填写Ⅰ级、Ⅱ级、或Ⅲ级。Ⅰ级: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Ⅱ级: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Ⅲ级: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4.5.1指导血压计的使用帮助病人创造在家中自测血压的条件,教会病人家属正确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准确判断血压数值,以便能动态监测血压变化,正确判断降压效果。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告知影响血压的因素,防止外来因素影响,

4.5.2病情监测定期监测血压。告知病人如出现明显头晕、剧烈头痛、鼻出血、视物模糊、短暂意识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言语不清、恶心吐等应视为急诊指征,及时电话联系并就医治疗

4.6、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准时服药,药物剂量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避免突然停药,反复强调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坚持长期规律用药,根据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选择每日最佳服药时间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4]。

4..7预防和处理性低血压性低血压的发生频率随年龄、心血管病变程度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加,常出现于突然改变时,是老年患者晕厥和昏倒的危险因素之一[5]。应避免洗热水澡及大量饮酒,变换姿势宜缓漫,避免站立太久,预防便秘,下床活动时应穿弹性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发生性低血压时的处理方法立即采取仰卧位,下肢抬高,增加脑血流量。若经常发生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活动时应先穿上弹性袜再离床活动。

5评价

本社区卫生服务站2009年通过对辖区内59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居家护理,患者血压稳定地维持于目标水平以下,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低盐饮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病人情绪稳定,无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病人得到了连续性的治疗和护理,增进了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感,增加了家属照顾病人的意识,减少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降低了高血压病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

[2]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

[3]方雪梅.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和效果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8,6(6):469

[4]金鹏,雷松蕙,黄思静.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依从性影响的调查[J].护理与康复.2006,12(6):414.

[5]吴晓萍,何方.老年高血压患者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9(9):614.

上一篇:胸部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重症监护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