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课文主题 促进高中生读写

时间:2022-06-10 07:31:35

围绕课文主题 促进高中生读写

广西百色祈福高中百色533000

【摘要】

新课改下,为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目的,本文就围绕课文主题 ,促进高中生的读写进行探讨。从结症的分析,到读写必要性和原则,最后是阐述了读写步骤。并且根据读写理论给出教学实例。

【关键词】课文阅读扩展阅读读写必要性读写原则读写步骤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深入,笔者深深感到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些课改要求很难实行,特别是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普通高中(英语科)课程标准(试验稿)》对高中阶段的阅读和写作的要求是很明确的。阅读方面,除教材外,高中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理解阅读材料的不同观点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分析其句式结构,并欣赏其文学性;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等。在写作方面,要求高中生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挖掘课文,围绕课文主题,进行大量阅读和写作,其效果是明显的。

1.分析结症

像笔者所在的偏远地区,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平总体上偏低。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挫败感。其原因在于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是词汇量不足,句型、语法掌握不好,导致阅读文章困难,理解不透文章思想。同时因为基础不扎实,学生害怕写作,最终对英语失去兴趣。

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不足,首先是读写分离,读是读,写是写。教师没有研究阅读课文和写作的联系,使阅读不能为写作服务,写作不能体现阅读思想。学生输入与输出不成正比例,很难学以致用;其次缺少整体规划,不注重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和训练,只注重结果。最后在评分时,教师注重词汇、语法,轻逻辑、行文连贯、结构等。

2.读写结合的必要性

阅读过程是一个由输入、储存、处理、输出等构成的信息加工系统。而读写分离的阅读往往使这个系统支离破碎,它往往只重视输入、储存信息,忽略了处理信息,特别是信息的输出。读写结合重视信息的输出,使阅读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读写结合还使写作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它把英语学习置于“吸收”―“表达”的动态转化中,使阅读所得能够迅速转化为写的成果,实用性较强。在读写方面,西方国家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同时总结了读写结合的经验。如西方学者Grabe & Kaplan撰文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reciprocal activities; the outcome of a reading activity can serve as input for writing,and writing can lead a student to further reading resources.”(Grabe & Kaplan, 1996,P.297)

另一语言学者Hirvela 也提出自己的看法“One of the best ways to improve writing is to improve reading,and vice versa; and in the writing classroom, a lesson about writing is a lesson about reading,and vice versa.”(Hirvela,2004,P11-12)

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来说,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写作有利于优化、检验学生的知识,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所以,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和写作结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3.读写结合的原则

3.1以课文阅读为纲的原则

课文内容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更是写作的依据。由学生熟悉的课文入手,进而阅读相关课文的短文。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时态、人称、词汇、短语、句型、文体结构等。通过课文语言的表面现象,深入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和写作目的,挖掘作者的观点以及为表达观点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使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学会自己的构思写作主题和运用写作手法。

3.2阅读材料丰富性原则

除了阅读课文,学生还要进行大量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和对学生的适宜性是最为关键的。首先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材料,而且难度要适中,尽量结合他们所学教材的内容。教师可帮他们寻找阅读材料,包括网上和图书馆的资源以及高中英语书报中的阅读内容等等。再提供阅读内容给学生们阅读,这些文章不仅内容新颖,而且语言也比较地道,学生们会感兴趣。总之,写的多,一定是读得多;而读得多,一定写得好,显然光读教材是不够的,因此,一定要大量读,大量写。

3.3写作形式多样性的原则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而大量的阅读,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文章,通过老师组织讨论和交流等活动,加以引导,学生写作的愿望也会逐步增强,这就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写作的要求灵活多样,可以由控制形式过渡到引导式写作到完全开放式写作。

3.4写作话题贴切生活的原则

写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写作任务真实有趣更能吸引学生参与任务活动,使他们有感而发。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认识能力以及能力范围。有些写作话题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真实生活内容才能成文。

4.训练方法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就围绕课文主题,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作了大量的尝试,主要采取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阅读―讨论―写作。

4.1阅读

根据课文的常规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相关知识。而对于课外阅读材料,学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寻读捕捉具体信息,回答事实性问题和推理性问题等等。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了写作的素材,才能下笔有言。读写技能整合教学的阅读理解一般以获取阅读文本的内容信息、训练读写技巧和获取篇章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活动依据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具体情况设计。从而有效积累习作素材,储备语言,为写作做好准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而延伸自己的写作内容、挖掘出更理想的观点、表达出原文的意向。

4.2讨论

读后讨论是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就某一或某些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的活动。读后讨论的主要任务是口头巩固阅读成果。其活动主要有挖掘课文深意、讨论、辩论、叙述个人经历等。读后讨论是处理和转移、内化阅读获取的信息的过程,是阅读后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它既能够检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能促使学生对某些相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是阅读后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活动。

4.3写作

为保证学生顺利开展写作,写作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能”写和“会”写,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学习相关篇章的写作知识和训练写作技巧(如衔接、过渡手段等)的活动,师生共同草拟写作提纲等。为了降低写作难度,教师也会给出一些关键词。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基本功(如词汇量、文章结构、生活经验、观点、知识)将其要表达的思想转换成文字,将构思的结果草拟成文,最后誊写成卷。

现在以人教版第一册下Unit 15莫泊桑的《项链》(节选)为例:

学生阅读课文后,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戏剧的常识,由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再利用报刊或网上搜集的相关短文进行扩充阅读。

在课堂讨论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学生们认为,Mathilde向朋友Jeanne 借项链去参加皇宫舞会是必须的,一是有礼,二是不使自己太寒酸,免得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并不表示她很虚荣。可她太粗心,竟然把项链给弄丢了。而多年的艰苦生活也给了她教训。

Jeanne愿意借项链给朋友Mathilde,说明她热心。当听说Mathilde还回来的项链是36万法郎,而她的项链是500法郎的时候,她非常惊讶,说自己的项链宝石是假的。体现她的诚实。

接着学生讨论主题“Whether Jeanne will return the necklace?”分组讨论后,在把结论罗列如下:

她会还项链

理由是:

(1)她诚实。(2)她有钱,不在乎那条项链。

(3)知道实情后,不还回去,对不起朋友多年的艰辛劳动。

……

她不还项链

理由是:(1)尽管她有钱,但她更在乎自己。

(2)她没有去偷、去抢的,没有义务还。

……

这些讨论的结果均可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们可以依据素材列出了作文的提纲。

I am Jeanne,when I know the necklace which Mathilde brought back to me was worth thirty-six thousand francs,I am shocked,I want to return it to her.There are some reasons.

First of all,…

Second(what’s more ),…

In addition,..

Finally,…

除了像以上的讨论话题外,教师可深挖其他话题来作为讨论与写作的素材。

因此,本人以教材为载体,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作文指导,把阅读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主阵地,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运用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只有从阅读入手,做到读写的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穆林华, 张玲棣.写给中学英语教师的书: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1

[2]龚亚夫, 罗少茜.高中英语话题读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3]房立新.高中英语读写一体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探索

[4]普通高中(英语科)课程标准(试验稿).2003年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学校发展须在“内”字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