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实践

时间:2022-06-10 07:29:3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实践

【摘要】本文在对赏识教育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从合理运用赏识教育,运用赏识教育给学生播种信念等方面对赏识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数学;赏识教育;实践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赏识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也会不断遇到学习障碍而阻碍学生数学学习的步伐.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合理地运用赏识教育,能在极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克服障碍进行数学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下面,笔者根据自身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一、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进行教学时,应该做到 “三不一正”,即“不虚假表扬、不笼统表扬、不乱用表扬,正确评价”.所谓不虚假表扬,是指教师的表扬应源自内心、真心实意,而不是为了表扬而表扬;所谓不笼统表扬,是指表扬的内容应具体、针对性较强,激发学生的喜悦,而不是空洞的表扬,学生对表扬的内容产生怀疑;所谓不乱用表扬,是指教师不可事事都表扬学生,让学生对教师的表扬习以为常,降低表扬的效用;所谓正确评价,是指教师应将学生视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而给出正确的、公平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李玲是我班的一名后进生,数学检测成绩经常倒数前三,课后作业不是没做完就是做得乱七八糟.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对该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认真观察,发现该生其实总体素质不低,她每次作业的开始一两道题完成得很好,字迹很是工整、漂亮,但后面就不行了.还有数学作业,有时候即便老师未讲,该生也能改正过来.课上回答问题声音颤颤巍巍,不敢看老师的眼睛.综合该生以上情况,我认为该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自身不够自信,最终导致学习成绩差.为此,对该生我采取了赏识教育方式.一方面,我在课后对该生的书写给予了肯定,并在班级中对于书写进步较大的该生给予了表扬,同时在课上有意识地多提问该生,鼓励该生大胆发言,及时赋予欣赏和鼓励.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伊始设计了这样几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像,并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变化规律:

问题1:随x的增大,y的值有什么变化?

问题2: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问题3:函数图像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

对于图像1涉及的这三个问题,笔者特意让李玲同学回答,起初李玲同学低着头,小声地说:“随x的增大,y的值也增大.”她的声音很小.于是我立刻走到了她的跟前,鼓励地说:“李玲同学的第一个问题回答得很正确,那李玲同学能继续回答一下图像1的另外两个问题吗?”我微笑地看着李玲,李玲也看到了我,我点头示意她继续回答.这次的回答李玲自信了很多,她抬起来头,并且声音也相对大了,我不需要走到她的跟前就能听见她自信的回答.

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赏识教育,李玲的作业完成情况明显改善,课上发言也敢直视教师,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二、运用赏识教育给学生播种信念

赏识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表扬、赞美等,为学生播种下信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其成功的奥秘在于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学生学习的巨大潜能,允许学生失败,并能让学生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也就是说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出现错误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指责和训斥,要多给学生一些欣赏与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并不但努力学习.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f(x)=x2在[0,+∞)内为增函数?提出这个问题后,班上较为积极的张佳伟同学说:“我觉得可以在给定区间内任意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1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赏识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引入赏识教育,能让数学教师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的心扉,更好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可以说赏识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奏,但是赏识教育需要建立在信任、鼓励与理解的基础之上,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成长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无限潜能,这样学生才能在赏识教育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探讨 下一篇:高中生“定制”数学作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