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转移定价理论实践的四个关键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0 01:36:32

资金转移定价理论实践的四个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体系的快速发展,为了建立更加高效精准的管理架构,银行业内正在广泛推行资金转移定价(FTP)体系。资金转移定价(FTP)是一种能够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产品定价等资源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本文在资金转移定价理论框架下,着重研究了银行在建立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时,应当注意的理论与实践的四个关键性问题,包括资金转移定价曲线、资金转移定价方法、原始期限FTP和剩余期限FTP以及资金转移定价所覆盖的各种风险。

关键词:资金转移定价;FTP曲线;剩余期限FTP;风险溢价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11-0008-04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 言

资金转移定价(Fund transfer pricing,FTP),是指在银行内部,对资金使用部门收取利息的同时,向资金提供部门支付利息所形成的定价机制。即资金在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之间流动时所产生的价格(白雪峰,2009)。资金转移定价(FTP)是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是银行进行产品、客户以及部门维度盈利性分析的基础。

关于FTP的原理描述多有文章涉及,本文不再重复。虽然FTP的理论框架较为简单,但在实际应用当中还是存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资金转移定价理论,着重讨论了银行在建立FTP体系时应当注意的四个关键性问题,并进行了举例分析:首先,探讨了应该制定一条还是多条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的问题;其次,探讨了应该如何选择恰当的FTP方法;再次,讨论了两种FTP的概念和运用:原始期限FTP和剩余期限FTP;最后,研究了FTP价格的确定――FTP价格应当覆盖的风险有哪些。

二、FTP曲线的制定

在FTP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FTP曲线的制定是第一步。面对种类繁多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应当选择哪个市场、哪个产品的收益率曲线作为银行自己的FTP曲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国内目前货币市场的现状而言,就存在有银行间债券回购、银行间同业拆借、交易所债券回购、低风险短期融资券发行与转让等短期资金市场,中长期央行票据、债券发行市场等中长期资金市场以及人民币存贷款市场等。

不同的货币市场由于存在市场分割和市场规模的区分,往往各自具有其相应的市场利率曲线,人民币存贷款市场更是一个受到利率管制的市场,其基准利率曲线具有受到政府管制的特殊性。吴晓辉(2008)提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应当采用二元思路来制定FTP曲线,对于人民币存贷款市场,应当依据央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制定FTP曲线。

本文认为当银行为不同的市场活动中所产生的资产或负债制定FTP价格时,应当以所在市场的利率曲线为依据,即为银行所涉足的各个市场分别制定FTP曲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业务部门免受基准不一致带来的基差风险,也能够将全行的基差风险集中管理。从产品定价和业务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银行可以基于特定市场的状况,再根据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在该市场的业务战略对市场利率进行调整后作为内部资金价格。

遵循这一逻辑,对于人民币存贷款市场,银行应当使用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制定FTP价格。以保护存贷款业务部门的绩效免受基准利率变动的影响,从而将利率风险完全从贷款业务中剥离出来,交由资金中心统一管理。

如果使用唯一的基于某个市场化利率的FTP曲线来为所有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定价,则会不可避免地让业务部门承担基差风险,尤其是人民币存贷款市场,会使业务部门处于困境:存贷款利率由人民银行确定,而以市场利率为基础的FTP利率却受到宏观调控、经济状况以及资金供求变化等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分支机构会承担相当大的市场风险,这跟FTP剥离市场风险的功能完全背道而驰,进而使得公平评价绩效、合理配置资源等功能失去技术基础。

三、FTP方法的选择

根据FTP定价过程中是否使用现金流,可以将FTP方法分为两类:现金流方法和非现金流方法。这两类方法的对比如表1所示:

使用不同的方法为不同的产品进行转移定价时,会使业务部门、产品、客户之间的转移价格、利差水平和净利息收入失去可比性,所得出的盈利性分析结论可能会产生误导。

最佳的做法是使用一种现金流方法为所有的资产负债进行资金转移定价,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为具有相同特征的资产和负债指定相同的转移价格,据此计算的利差水平才能真实反映银行所承担的利率风险。同时,产品定价要求转移价格能够精确反映资金成本,只有现金流方法才能够满足产品定价的精确性要求。

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很难做到使用一种方法来为整个资产负债表进行转移定价。仅使用现金流方法进行转移定价的复杂度,来源于需要为所有的未来现金流特征不确定的资产负债项目进行建模。而银行当中的一些资产负债项目,例如:现金、所有者权益、固定资产等,仅仅占到银行资产规模的很小一部分,但为其建模却要花费大量精力。

因此银行必须在FTP系统的精确性和实施成本之间进行衡量。通常对于这一类资产负债项目,银行应当在不影响总体精确性的前提下,使用非现金流方法来为其指定转移价格,以降低实施的成本。

四、原始期限FTP和剩余期限FTP

(一)原始期限FTP和剩余期限FTP的区别

直观地讲,原始期限FTP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历史成本;剩余期限FTP反映的则是资产负债的当前市场价格。原始期限FTP根据交易发生日的FTP曲线和交易的原始期限(或重定价期限)制定,该价格在整个交易期限(或者重定价周期)内维持不变;剩余期限FTP则是指基于当前时点FTP曲线和剩余期限(或剩余重定价周期)制定,它随着资产剩余期限的变动而不断变化。

(二)剩余期限FTP的作用

1.剩余期限FTP反映了与当前资产负债结构中的期限错配相对应的利差。通过剩余期限FTP,资金中心能了解到当前资产负债结构中所存在的利率风险的对冲成本和收益信息,为对冲决策提供支持。

2.原始期限FTP利差收入和剩余期限FTP利差收入的差额,是资金中心通过以前的经营实现的损益。因此,剩余期限FTP可以作为对资金中心进行盈利分析的依据。

(三)示例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剩余期限FTP的计算和剩余期限FTP的作用。

假设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如下:第一年初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为4年定期贷款和1年定期存款;第二年初1年定期存款到期,为了继续为4年定期贷款融资,又吸收1年定期存款;第三年初1年定期存款到期,又吸收2年定期存款。以上的存款和贷款都是到期一次支付利息。银行的FTP曲线逐年下移,具体变动情况如下面表2所示:

通过表2可知,第一年初银行为4年定期贷款和

1年定期存款的FTP定价分别为5%和l%。此时,资金中心承担了4年和1年的期限错配所产生的利率风险,获得4%的风险收益。第二年初的市场利率下降了50bps,同时银行的FTP曲线也向下平移50bps,使用原始期限FTP为4年贷款和1年存款定价结果分别为5%和0.5%,资金中心的利差为4.5%。

但4.5%的利差并非银行当前资产负债结构当中期限错配产生的利率风险的收益。使用剩余期限FTP为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重新定价:此时4年期贷款的剩余期限为3年,根据当前的FTP曲线可以得出贷款和存款的价格分别为4%和0.5%。利差为3.5%。这部分利差为资金中心承担利率风险所应获得的收益。而其余的1%的利差是由于资金中心在第一年初的经营决策所实现的收益。如果此时资金中心决定通过利率互换轧平资产负债结构中的期限敞口,则能够锁定未来3年内1%的利差收入。

第三年初,假设此时的FTP曲线受到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又下移20bps,使用剩余FTP为贷款和存款的定价都为2.3%。而使用原始期限FTP为贷款和存款定价分别为5%和2.3%。由于存款和贷款剩余期限相同,剩余期限FTP结果的利差为0。表明此时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已经不存在利率风险,资金中心在未来的2年内将获得2.7%的无风险收益。

三年的原始期限利差、剩余期限利差和损益情况如下面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三年当中剩余期限FTP所衡量的利差依次为:4%、3.5%、O.0%,这表明资产负债结构当中的期限错配程度在逐年降低。此部分利差反映了当前资产负债结构当中的期限错配情况,同时也是银行轧平此部分缺口所需支付的成本。

原始期限FTP和剩余期限FTP之间的差别依次为:0.O%、1.0%、2.7%。此部分利差为银行轧平资产负债缺口之后所能够锁定的无风险收益,是资金中心经营利率敞口的结果。

五、FTP价格的确定――FTP价格应当覆盖的风险

(一)FTP覆盖的风险

FTP目的之一是剥离业务部门无法控制的风险、保证业务部门能够专注于客户营销和信用风险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利率风险(包括基准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需要由资金中心进行集中管理的风险还包括:期权风险(包括隐含期权)、流动性风险。因此,在资金中心所制定的FTP价格当中还应当考虑这些风险相应的风险溢价,将这部分风险所产生的损益从业务部门分离出来、集中于总行资金中心,这一过程其实相当于业务部门从资金中心购入风险对冲工具。将这些风险从业务部门分离出来,也有利于资金中心在进行对冲决策时,能够充分掌握对冲的成本和收益信息。

(二)示例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FTP价格的调整过程。假设银行的资产负债变化情况如下:买入10年浮息债券,重定价期限为1年,利率为1年定期存款利率+2%。该项债券可提前赎回;融入2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33%。假定本年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79%。1年定期存款利率和1年SHIBOR的两年期互换利差为0.3%。该银行的FTP曲线根据SHIBOR利率制定,SHIBOR利率如下面表4所示: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知,对2年定期存款的转移资金价格为3.45%;根据10年浮息债券的重定价期限制定的转移资金价格为3.30%。接下来我们分别考虑期限错配风险、基准风险、期权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FTP价格的调整。下面的图1说明了资金中心各个风险单元对FTP价格的调整。

(三)风险溢价

1.期限错配风险(重定价风险)溢价

上面的例子中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存在“借长贷短”:使用2年期的资金为1年期的债券融资。1年期和2年期转移利率之间的利差0.15%(3.30%-3.45%)是期限错配风险。期限错配将使银行产生资产负债敞口,进而承担利率风险。

2.基准风险溢价

由于例子中资产是以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当在1年以后需要为此笔债券重新定价时,如果还是依据资金中的FTP曲线为债券进行转移定价,将会使业务部门的收益受到基准风险的影响。资金中心需要根据基准风险对FTP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向业务部门提供以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资金。由于1年定期存款利率+0.3%可以和1年SHIBOR进行为期2年的互换,因此为业务部门制定的转移价格为1年定期存款利率+0.3%。在本年,转移价格为3.09%(2.79%+0.3%),基准风险单元所收取的风险溢价为-0.21%(3.09%-3.30%)。

3.期权风险溢价

由于银行资产负债当中的期权价值(包括隐含期权)通常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因此期权风险也应当集中到资金中心进行管理,由资金中心为期权进行定价,并承担相应的损益。

上例中由于债券是可提前赎回的,因此需要考虑这一期权的成本,并据此对转移价格进行调整。假设资金中心对这一期权的转移定价为0.5%,则期权调整后的转移价格为3.59%(3.09%+0.5%)。

4.流动性风险溢价

流动性风险需要集中到资金中心进行管理,因此资金中心需要来为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并承担相应的损益。

在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于浮动利率资金,其资金成本是根据其重定价频率而制定的,与原始期限无关。如果重定价频率相同,其资金成本也就相同。根据上述逻辑,对于重定价频率相同、但原始期限为2年期和10年期的浮动资金会制定相同的价格,但其资金成本显然应该是不同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即流动性风险溢价。另一方面,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也会影响到流动性风险溢价,例如相同期限的债券和贷款的流动性显然是不同的。债券具有活跃的二级市场,能够自由交易。但贷款却无法自由转让,因此贷款的流动性风险要比债券高。

上面的例子中,假如10年期浮动资金的流动性风险溢价为0.2%,则考虑流动性风险溢价后的资金转移价格为3.79%(3.59%+0.2%)。

(三)风险对冲

在了解了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和相应的价格之后,资金中心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冲资产负债结构中所存在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银行要了解对冲的成本收益信息,则需要使用剩余期限FTP来计算利差。在上面的例子中,假设市场具有下述的金融产品,则资金中心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对冲所有的风险:

1.对冲基准风险

资金中心可以买入1年定期存款和1年期SHI-BOR-0.3%之间的两年期基准互换,银行收到1年定期存款利率,支出1年期SHIBOR-0.3%

2.对冲期限错配风险(重定价风险)

买入两年期利率互换,银行支出1年期浮动利率SHIBOR,收到固定利率。

3.对冲期权风险

卖出具有提前赎回权的债券,并买入相同金额的没有提前赎回权的债券。

4.对冲流动性风险

获得其他银行的10年期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或者其他表外融资安排。

即使市场上并不存在上述金融产品,对利差的分解也能够为银行积累相应风险的损益数据,从而为银行对产品进行定价提供支持。

六、结 论

本文在资金转移定价的理论框架内,讨论了银行建立FTP体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一)应当以各自市场的基准利率为依据,为不同的市场制定相应的FTP曲线。

(二)在FTP方法的选择上应当在精确性和实施成本间进行衡量,最佳的做法是使用现金流方法,但考虑到一些无期限产品本身现金流的模糊性,可以考虑使用非现金方法来降低FTP的实施成本。

(三)原始期限FTP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历史价格,剩余期限FTP反映当前资产负债的市场价格。

(四)FTP价格当中应当覆盖基准风险、重定价风险、期权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五)资金中心应当设立下列风险单元:期限错配单元、基准单元、期权单元、流动性中心来为相应的风险定价,并承担相应风险所产生的损益。

参考文献:

[1]吴晓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应用[J],新金融,2008,(3)

[2]白雪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浅说[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10)

[3]曹国强,通过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J],银行家,2010,(2)

[4]樊,方彦,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对银行业务经营单位的影响[J],新金融,2010,(3)

上一篇: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化进... 下一篇:银行税的理论探讨与适应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