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10 07:44:37

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社区内经我院常规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随机表法分成教育组与非教育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均按院方正常的药物治疗,教育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一步干预。将两组患者实验干预前后的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空腹血糖(FBG)等血糖状况,以及血糖监测情况、定期检查情况、饮食控制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和运动锻炼情况等方面的遵医率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 结果 与非教育组比较,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教育组2 h PBG和FBG水平降低较为明显,并且患者的遵医率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恢复健康意义深远,这对于有效地控制或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血糖;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a)-0124-0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五项基本措施(即糖尿病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血糖和药物治疗)来看,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然而根据最新文献报道,糖尿病确诊患者中约有60%并不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从而对病患的身心状态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一定干扰[2]。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旨在提高2型糖尿病的临床综合治愈率,现对2010年6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纳入标准参考我国第5届糖尿病学术会议中所确定的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36~77岁,平均(48.43±14.67)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5.99±2.48)年;并发视网膜病变者10例,并发冠心病者13例,并发糖尿病肾病早期者23例,并发高血压者27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者25例。遵循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非教育组,每组均为4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均未接受过有关糖尿病的系统教育,入院后均进行院方的常规治疗。对于教育组的患者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1.2.1 自我监测血糖教育定期自我监测血糖,对于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建议其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此作为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和调整方案的依据,从而使血糖保持稳定并降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1.2.2 饮食控制教育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饮食计划。基本原则是控制好总热量,对各种含糖食物进行严格的限制摄入。

1.2.3 治疗用药教育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制订相应的个体化规律用药方案,并让患者对相关药物的服药方法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有一个充分了解。

1.2.4 运动教育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运动方案,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推荐中强度的有氧运动。

对教育组患者保证每2周进行1次社区健康教育,每周电话随访1次以了解患者情况。对于对照组患者,只对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每周电话随访1次。要特别指出的是,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引起特殊关注,对情绪消极甚至发生不良行为的患者,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如适当的运动、分散注意力,自我暗示、渐进式放松等,使患者心态趋于平稳,自我管理能力得以改善,从而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接受医务人员提供的建议,加深对本病的了解,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并可以按要求经常到门诊进行复查。

1.3 检测指标

半年后分析比较教育组和非教育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空腹血糖(FBG)等血糖情况以及血糖监测、定期检查、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情况等方面的遵医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相比于非教育组患者,经社区健康教育后,教育组FBG与2 h PBG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率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在自我监测、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方面,与非教育组患者比较,教育组遵医率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较大的比率,而且其比率还在逐年上升。目前尚无有效办法能完全治愈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服药。受其并发症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差,心理压力大,或盲目乐观,对病情不重视,从而影响其综合治疗效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认识不足,过分依赖传统药物治疗,忽略了非药物方面的干预作用。虽然国际糖尿病联盟早已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列为五大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但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没有接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从而使长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的难度加大,失去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基础[3-4]。

本研究表明,经过社区健康教育后,教育组患者相对于非教育组患者,其FBG与2 h PBG水平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遵医率(依从性)也显著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可见,社区健康教育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基础,并与此同时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身体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社会医疗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使百姓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社区。社区健康教育有着医院的技术支持,能合理地将个体与群体的保健相统一,使患者在社区就能得到及时并便于复诊的个体化医疗服务。因此社区医疗保健的重要性也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5-8]。加上近些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加大了社区医疗保健和基层卫生服务的建设力度,使得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这类慢性终身性疾病,社区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为患者树立信心,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有助其接受长期的系统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大医院的就诊负担。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内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能使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大幅度提高,从而纠正糖代谢紊乱,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值得在社区临床中进一步深入推广。当然,从既往研究也可以看出,对社区内糖尿患者的综合治疗情况并不令人满意,这或许与目前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有关[9-12],因此,关于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知识与技能,全科医生应该熟练地掌握并应用,对社区糖尿病健康宣教应不断地加强,从而提高社区内糖尿病管理效率,其意义可谓深远。

[参考文献]

[1]白凤华,侯雯.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2):54.

[2]李春秀.高血压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28-229.

[3]刘学梅,张小玲.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控制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9):158.

[4]郝艳芬,倪冬梅.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J].中国水电医学,2007,8(2):115-116.

[5]Kelly JM,Marreor DG,Gallivan J,et al. Disbetes prevention:Agaeplan for success [J].Geriatrics,2004,59(7):26-31.

[6]杨桂芝,曾海金,肖康飞,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0例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8,30(11):1813-1815

[7]陈湘,莫丽勤,韦永金,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临床应用及护理[J].医药杂志,2011,23(4):147-148.

[8]田芳,刘静,韩咏梅.糖尿病足预防护理进展[J].医药杂志,2011,23(2):104-106

[9]奚齐红,武承荣,倪建萍,等.2型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6):27-29.

[10]黄秋红,戴霞,范海萍,等.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误区[J].广西医学,2008,30(11):1747-1748.

[11]鲍海燕.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7):46-47.

[12]林仙绒.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1, 49(13):67,74.

(收稿日期:2011-11-09本文编辑:卫 轲)

上一篇:实施声带息肉摘除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康中心防治一体化护理管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