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0 06:45:41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科技进步,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际分工也在不断被细化。各跨国企业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驱使下,对生产流程在各环节上进行不断细分,将非核心服务活动外包给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企业,推动了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首先将简单分析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和现状;其次将介绍有关服务外包的研究现状;最后将分析中国现阶段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中国;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65-02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深深影响了全球贸易格局,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货物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世纪70年代开始,服务外包以其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特性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商业措施。自此,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贸易方式在世界贸易中悄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国际服务外包业中,美国、欧洲、日本是主要的发包国,承接国的国际竞争性非常激烈。一些国家如印度已在承接发达国家企业服务外包中,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而此次全球贸易格局的大转变所带来的机遇之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国能够很好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把握此次机遇,这将对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带来无限的动力。

2 文献综述

2.1 服务外包的含义及实质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国际服务外包是母国企业将原来在企业内部从事的服务活动转移给外部东道国的企业去执行的过程。服务外包实际是跨国企业的一种新型经营管理策略,是其从“多元化”向“归核化”战略调整的新兴产物。

2.2 服务外包的理论解释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即使所有商品劳动生产率都比另一国高也可进行国际贸易,可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商品而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商品,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效果。那么,发包国企业虽然在各服务业务上的效率都比承接国高,但由于劳动成本及业务主次等方面的原因,企业应将这些非核心的业务剥离给承接国企业来执行,才能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2)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所付出的所有成本之和。交易成本可分为外部成本和内部成本。当外部成本过高时,应由企业代替市场;反之相反。由于发包国企业和承接国企业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外部成本非常稳定。由于大型跨国企业的业务量大,其完成非核心服务业务的内部成本将较高。此时,应由市场代替企业,即实行服务外包。

3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3.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体,中国服务贸易增速已是世界服务贸易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纵观世界贸易格局服务贸易仍是发达国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由于服务贸易起步晚,且主要依赖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极不健全等原因,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从1995年开始,中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逆差状态一直持续至今,并在2002年开始逆差规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中国服务业由于内部的不发达,加之发达国家及某些新兴工业体的外部竞争,其发展环境极其恶劣。

3.2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国际服务外包是一种现代新兴服务业,其对承接方的要求有很高标准。中国服务外包的现行水平较之仍有很大差距。

(1)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特点。

中国服务外包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特点。第一,发展速度快,但规模从世界角度看仍很小。第二,缺乏专业人才,尤其是在英语方面。第三,服务外包业务层次低,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甚少涉及知识密集型领域。第四,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中国较为发达的大型城市。

(2)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4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中国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中国服务外

包的发展有显著地优势,但也有一些亟待完善的不足。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之路虽艰难曲折,但若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相信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下面从以下两个角度,针对中国服务外包的不足给出对策建议。

4.1 企业角度

(1)整合自身优势力量,集中发展优势环节。中国企业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力量弱小、分散,那么想要占据一定地位,首先应该整合自身优势力量,找准自身竞争地位,抛弃以前多而不精的业务结构,集中发展优势环节。这样久而久之,中国企业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独特地位会慢慢显现出来。

(2)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国服务外包的专业人才非常欠缺,企业有一定的责任。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未对自身业务需求有明确定位,导致人才的知识水平与业务所需知识不兼容。在招聘到人才后,企业未对其进行后续培养以跟上该领域快速变迁的步伐,使得人才的知识水平滞后、脱节。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反思并努力改善的问题。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刻保持专业水平的先进性,才能高效高质的完成业务。

(3)为员工积极营造学习发包国语言、文化的环境。中国与发包国的语言、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中国服务外包无法飞速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企业应高度重视文化、语言问题,这样才能在慢慢的量变中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4.2 政府角度

(1)加大服务外包扶持力度。由于中国服务外包本身的先天性不足,导致其在世界服务外包竞争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为了防止这种弱势地位带来的恶性循环,政府应该积极加大服务外包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来支持其渐渐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由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障措施的不健全,许多发包国企业都担心一旦将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给中国,将对其知识产权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而他们宁愿与选择服务外包业务环境更差的替代国进行合作。因而,发展高层次的服务外包,中国政府应首先解决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3)发展健全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国一直未有与服务外包业切合度很高的高校来为服务外包业输送人才。中国劳动力知识水平与其他承接国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语言方面。因而,政府应该发展健全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服务外包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高质的储备军。

(4)积极采取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金融危机等不利经济环境因素对服务外包业的不良影响。这些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中国政府如果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重重困境,中国经济将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一旦陷入困境,这将困扰整个国民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将面临极大的发展陷阱。

参考文献

[1]高颖.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环境及对策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

[2]黄慧.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及策略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施玲玲.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经济效应和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9.

上一篇:近海水产养殖废水污染的防治与控制 下一篇:厚板坯加热炉液压步进梁运动曲线的优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