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0 01:30:44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对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0级糖尿病足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结果 观察组经中药足浴后,皮肤发凉、麻木感、感觉迟钝、肢端刺痛或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足;中药足浴;护理

糖尿病高危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严重的神经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发生足溃疡危险,但无破溃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高危足,失去保护性感觉而极易发生损伤和感染,为了减少截肢及致残率,我院采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高危足6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HO标准确诊糖尿病及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1],糖尿病分为0~5级,0级亦称为高危足,为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凉、颜色紫绀或苍白、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兼有趾或足的畸形等高危足表现。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糖、合并其它慢性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糖足康中药方足浴治疗: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木瓜、柴胡、桂枝各10g,水蛭、冰片各5g。

1.2.1一般治疗 糖尿病饮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用丹红注射液改善微循环;使用弥可保注射液营养神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重点进行足部护理知识教育。

1.2.2对症治疗 降血压治疗及降血脂治疗,要求降至正常水平,短期内达到或接近糖尿病患者正常标准。

1.2.3护理措施

1.2.3.1情志护理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正确引导患者,消除顾虑;中药泡足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作用和方法,告知中药泡足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2日常足部护理 在日常足部护理中,教会患者注意足部保护,经常检查足部颜色,比较足部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选择宽松合适的柔软鞋袜,冬天禁用热水袋,防止因足部感觉迟钝而烫伤。夏天禁赤脚行走,防止坚硬物碰伤,诱发溃疡。休息时抬高足部30~40°,以利于静脉回流。足部禁止静脉注射,趾甲应在泡软后修剪,并保持边缘光滑,不能过短。不能长时间双叉坐或盘坐,不能远距离行走。禁止吸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2],从而加剧足部病变。

1.2.3.3饮食护理 正确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通过护士对糖尿病与饮食关系的宣教,患者提高了对饮食控制重要行的认识,本组病例均能根据个体情况执行糖尿病饮食,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1.2.3.4中药足浴护理 将中药放入3L水中浓煎后去渣剩中药药水300 mL , 将药水倒入专用足浴盆(璐瑶牌)中,足浴盆中另放清水4 L , 温度设定38~40 ℃, 浸泡双足,浸泡30 min/次左右,2次/d,4w为1 个疗程。熏洗之前应查看患者足部皮肤有无破损和皮疹,了解药物过敏史。熏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神志、面色以及出汗情况,以防止出现头晕不适或者过敏等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熏洗过后应及时向患者了解有无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若有应及时交代管床医生做相应治疗,并及时向患者了解治疗后的感受,将每一次治疗的过程和结果都做相应的记录。

1.3疗效标准[3] 显效:肢端皮肤发凉色暗、麻木、刺痛、灼痛、休息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增强。有效:上述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各项指标达不到有效指标。

2结果

3讨论

糖尿病足的形成是血管、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其早期的主要症状是足底的保护性感觉消失伴肢端皮肤麻木、发凉等,证属于中医的"痹证""痿证"范畴,也是消渴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病机为气阴两虚,血瘀脉阻[4], 消渴日久,耗气伤阴,虚热灼伤阴血,血行不畅,闭阻经脉。故其治疗当以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中药组成熏洗方中,当归有补气血通脉络之功, 生地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效,桃仁,红花,川芎、木瓜、赤芍、水蛭活血通络,祛瘀止痛, 方中有桂枝温经散寒,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5]冰片具有清热解毒、防腐止痛之作用,整方合用既活血又养血,化瘀而又不伤正。外用熏洗之后可通过皮肤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温热之性又可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和软化角质层,还可使部分药物直达病所,从而直接发挥作用。中药足浴在临床使用上方便而易于操作,简单而又有实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超楚生.内分泌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6-1587.

[2]王书贞.糖尿病足的预防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A):17.

[3]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

[4]杨青,银晓路.社会糖尿病足底压力与足部保护知识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1:1.

[5]赵彩霞,李军,任会雅,等.足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4 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33.

[6]Cronberg CN, Sjoberg S, Albrechtsson U,et al.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Contrast-enhanced 3D MR angiography of the lower leg and foo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J]. Acta Radiol,2003,44(1):59-66.

[7]Kawamoto A, Asahara T, Losordo DW. Transplantati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therapeutic neovascularization [J]. Cardiovasc Radiat Med,2002,3(3-4):221-225.

上一篇:浅谈22例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 下一篇:张振忠主任医师分型辨治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