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时间:2022-05-26 11:21:07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

摘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意义重大,需对诊断标准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变化情况,同时对诊断流程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旨在保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问题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心脏缺血性血样、心脏冠状动脉急性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当中的一种常见心脏疾病,患者症状多半表现为胸骨持续疼痛,同时伴随有持续和剧烈的胸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诊断一般显示为心肌酶活性持续增高、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同时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是休克,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在欧美地区较为常见,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而我国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涨的势头。在临床当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手段是心电图,所以应加强对诊断标准的分析,同时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求患者更好的得到治疗。

1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通常情况之下定义如下:检测到患者的心肌怀素生化标志物升高到了正常值的99%以上,通常选取的标志物是肌钙蛋白。同时,患者还伴随有以下几种症状:心脏缺血、心脏出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影像学诊断发现患者心室内出现心肌活性丧失以及局部活动异常、患者心电图诊断出现病理性病变等等。在临床的诊断过程当中,相关标准非常关键,应科学的制定诊断原则,同时严格的执行诊断参照依据,为患者得到及时并且恰当的治疗提供保障。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过程当中,心电图是最为重要的依据,所以在临床的诊断工作之中心电图的标准相当关键,应当制定出统一的诊断原则,且严格执行。

2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2.1传统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在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之中,针对诊断的内容定义如下:患者心电图诊断出现异常Q波,同时Q波深度≥1/4R。患者伴随有ST段升高形态,在临床当中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心电图动态演变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传统的诊断标准强调的是Q波的变化及出现征兆,而ST段升高则显示的是患者心肌梗死。传统的诊断标准具有实用且简洁的特征,但是缺点则是不能够体现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高于的理念。同时在传统的诊断标准当中未考虑到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导联因素等对于治疗的影响。

2.2 2000年ACC/ESC推荐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在2000年,ACC/ESC制定了全新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在新的诊断标准当中,提出了将患者ST段抬高以及ST段非抬高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同时在新的诊断标准当中,还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分为两个时期,即确定期以及进展期。这一诊断标准的确立为现代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提出了新的理念,同时,在相关标准当中还针对ST段抬高、异常Q波以及ST段抬高的阈值等进行了清晰的定义。相关标准,见表1。

2.3 2009年ACCF/AHA/HRS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建议诊断标准 在2009年ACCF/AHA/HRS制定的建议诊断标准当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对心电图正常调查值的研究结果。不论患者ST段是否抬高,还是ST段出现下降压低,一律的采用J点,作为ST段出现偏移的主要监测点。ST段的异常改变设定值如下:①ST段抬高:在V3和V2导联,女性J点抬高≥0.15 mV,男性J点抬高≥0.2 mV;②附加导联:V4R和V3R导联J点抬高在0.05 mV以上;③ST段压低:在患者V3及V2导联的J点压低0.05 mV以上,其他导联均≥0.1 mV。在新的诊断标准之中,采用了与性别等相关的ST段异常作为诊断的新指标,所以在分类等方面更加精确。与传统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相比,新的诊断标准针对ST段抬高作了一定的修改,对阈值进行了重新的设定。2009年ACCF/AHA/HRS设定的心电图诊断标准进一步的提升了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但是由于指标分类过细,也导致了临床实用性的降低,所以此类诊断标准更加适用于进行计算机等心电图的诊断流程当中。

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主要问题

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还存在有不少的问题。由于相关机构依然缺乏对样本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对比,所以各个权威机构所设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特异度和灵敏度依然不够明确。如何准确的协调并且理解各个心电图诊断标准当中存在的差异性,是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工作今后的核心研究项目。首先,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还需要更快的与国际进行接轨,以更好的反映我国针对相关疾病诊断的最新理念,同时在研究工作当中还应尽可能的确保指标实用性和简洁性,确保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操作性。

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表现各不相同,故应对不同类型疾病及不同阶段进行一个规范化的定义,最终确立诊断标准。当前国际上已经达成的诊断标准共识,我国应尽快接纳且采用。对于依然存有争议的部分,应展开组织讨论,尽快达成共识。诸如今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ST段压低是否应一致采用2009年ACCF/AHA/HRS制定的建议诊断标准,而不再采用J点后40~80 ms作为检测点;诊断过程中患者出现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V4R和V3R导联的ST段是否采用2009年标准中建议的≥0.05mV,或是采纳相关权威机构当中所推荐的≥0.1 mV作为诊断的依据;对ST段压低的标准,是否采用2009年ACCF/AHA/HRS制定的患者V3及V2导联的J点压低0.05 mV以上标准,还是使用传统的标准,相关问题都是急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最后,在相关心肌梗死标准定义之中,强调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T的改变,是诊断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重要依据,但是此标准对于诊断疾病并不具有特异性。故而,心电图显示数据达到了梗死及心肌缺血的标准之时,除了应考虑患者是否出现心脏冠状动脉综合症状之外,还应当加强对疾病的鉴别,重点的硬排除患者患有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心肌炎、主动脉夹层、左心室室壁瘤以及电解质异常等症状。在今后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当中,依然有相当多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摸索,还需广大医护人员更加深入的研究,加强对样本的分析,通过长期的临床数据分析对比和案例的考察,来得出最为科学恰当的依据,为临床诊断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进行细致分析,对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进行探讨,同时对诊断流程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旨在保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心脏缺血性血样、心脏冠状动脉急性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当中的一种常见心脏疾病,患者症状多半表现为胸骨持续疼痛,同时伴随有持续和剧烈的胸闷。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意义重大,需对诊断标准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必将进一步的规范化,同时由于我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水准进一步提升,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还应当制定出更加标准的原则,对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当前国际上所推荐的几种不同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为科学化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惑,应加强诊断的专项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对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集中的讨论,并且达成一致共识,共同的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许,田耘.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15).

[2]梅其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96例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5).

[3]胡立敏,李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5).

[4]衣慧,历志,王文,等.芪丹通脉片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纤维化重构的影响[J].心脏杂志.

上一篇: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6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谈22例宫外孕的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